农技讲堂丨哪些措施可以促进苹果果实着色?
對于廣大蘋果種植戶來說,不僅對蘋果產量比較關注,同時蘋果品質也是關心的一個問題,蘋果不僅要好吃,而且還要賣相好,這樣才能獲取更高的收益。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蘋果果實著色?哪些措施可以促進蘋果果實著色? 影響蘋果果實著色的主要因素 01 品種 蘋果品種不同,著色狀況差異較大,像嘎拉系中,皇家嘎拉較普通嘎拉著色好,麗嘎、煙嘎較皇家嘎拉好;富士系中條紅富士較普通富士著色好,片紅富士較條紅富士著色好;秦冠中粉紅秦冠、全紅秦冠較普通秦冠好。因而選擇著色好的品種種植不但可簡化管理程序,減少勞動用工,而且有益于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02 栽培環境 栽培環境中對著色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光照及夏秋季溫度。一般隨海拔的升高,果實糖分增高,著色好。蘋果為喜光果樹,光照充足,樹體發育健壯,同化產物多,有利于著色。夏、秋季日平均溫度低,夜溫低,晝夜溫差大,果實含糖量高,著色好。 03 栽植密度 紅色品種果皮細胞含有紅色色素(花青甙),這種色素是以光合產物為原料合成的,只有果實中的糖分積累到一定數量后才能出現。因此,栽培密度過大,果園郁閉,光照不良,不僅影響光效能,也影響紅色素的合成,造成果實著色差。 04 肥料 在供給蘋果正常生長發育的多種營養元素中,對著色影響較大的主要有:有機質、有益菌、氮、磷、鉀、鐵等元素。氮素過多時,易引起枝條徒長,葉片中含氮量高,導致果實著色差;磷是生長和光合作用必需的元素,在碳水化合物運輸中起重要作用,缺磷時,葉片小而窄,果小,色暗淡,無光澤;鉀與新陳代謝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質合成均有密切關系,增施鉀肥可提高果實含糖量,對增進著色十分有益;鐵與葉綠素形成有密切關系,缺鐵時,近頂梢葉片變黃,有時有焦邊,并逐漸開始落葉,影響樹勢,導致果實色澤不佳。 05 根系 蘋果的主要吸收根——毛細根分布比較淺,生長最活躍,對溫度、濕度最敏感。蘋果生長最低溫度:5.0℃左右,最適溫度:13-25℃,最高溫:40℃。干旱、高溫、低溫極易導致毛根枯死、土壤缺乏有機質和有益菌時,影響吸收養分及合成細胞分裂素的能力,不利于果實著色。 06 采收時期 果實著色與果實中糖分積累密切相關,只有糖分積累到一定數量后,果皮細胞才會出現紅色素。而糖分積累與果實生長時間有極大的關系,是隨著果實生長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早采則糖分積累不足,著色不佳。 07 套袋栽培 套袋栽培是目前生產中提高品質的有效措施之一,果實套袋后,加速了果實葉綠素褪掉的進程,果實中葉綠素含量明顯減小,在脫袋后果實能夠很快著色。 促進蘋果果實著色的措施 01 選擇易著色的品種 根據果區栽植表現,富士系中著色好的有巖富10號、宮崎短富、煙富系列、壽紅富士、紅將軍等。 02 適地栽培 總體上,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相對干燥的環境,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適宜蘋果生長,是蘋果優生區。 03 合理密度 栽植密度過大,果園郁閉,果實著色不良是老果園生產中最突出的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大范圍實施間伐,改形改造后生產效益有了明顯改善,這引起了群眾對栽植密度的思考和對栽植密度的重新認識。由于肥水條件所限,蘋果栽培以喬化為主,長期的生產實踐證明,喬化密植栽培是沒有優勢的,密植情況下,極易封行,光照易惡化,對著色及品質提高非常不利,而稀植更有利于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大范圍內,蘋果栽培密度已由每667㎡54株降到了33株左右。栽培密度趨于合理,果園的通透性得到了有效改善,所產果實著色狀況大為改觀。 04 配方施肥 近年來蘋果生產中生物有機肥、復混肥、復合肥的大量施用,使蘋果生產中施肥狀況明顯好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配方施肥的有效實施,克服了單施氮素肥料,導致著色不良現象。特別是有機復混肥、生物菌肥的大量應用,使蘋果果實的光澤、色度明顯提高。今后應堅持增施生物有機肥,走配方施肥的道路,通過持續不斷地施用有機肥,將土壤有機質含量由目前的1%左右提高到2%左右,保持氮、磷、鉀的施用比例在1:0.8:1左右,這將會促進果實品質有一個大的飛躍,果實著色狀況進一步好轉。目前蘋果生產中突出問題是生物有機肥及磷鉀施肥量不足,雖然黃土高原區為富鉀土壤,但蘋果是需鉀肥較多的植物,適量補充生物有機肥和鉀很有必要。 05 推廣覆蓋栽培 降水稀少和干旱缺墑是黃土高原蘋果生產中的最大限制因素,干旱常導致毛根枯死,對果實著色很不利。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覆蓋為主的保墑措施,通過在地面覆蓋一層砂石、雜草或地膜,為根系創造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促進形成強大的吸收根群,增強樹體吸收養分及合成細胞分裂素的能力,對果實著色非常有利。 06 適期采收 蘋果品種組成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發展比例失衡,早熟品種極缺,中熟品種很少,形成晚熟品種一統天下的局面,生產中早中熟品種不足兩成,晚熟品種占到80%以上,這樣的品種組成,導致生產中早采現象十分突出,大量的晚熟片紅富士在9月下旬采收,以供應中秋及國慶市場。早采不但直接影響產量,更重要的是導致品質下降,著色不良,含糖量下降,對蘋果品牌構成極大威脅,因而適期采收是蘋果生產中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之一。一般10月中下旬采收的果實比9月上旬采收的果實,可提高一個級別,著色會更鮮艷,品質會更高,生產中早采現象應避免。 07 套袋栽培 雖然近年來,蘋果省力化栽培理念提倡無袋栽培,但栽培技術等還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探索。套袋栽培仍是主流,套袋果果面細嫩、光潔、著色鮮艷,農藥殘留低、食用更安全,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占據主導地位。 注:部分內容引自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