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葡萄产业调研】陈利斌:宾川已经进入淘汰赛?
云南葡萄會調研期間,我們來到了葡萄種植最熱的區域——賓川。來賓川肯定要拜訪賓川的大平臺之一——云南省佳豐恒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佳豐恒業總經理陳利斌給我們講述了賓川的一些變化。
賓川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地”,無論農資產品的容量,還是價格、利潤的分配上,在全國都是數得著的。
穩定、高投入、強需求,這也是很多企業、資本涌入的基本邏輯。
但是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零售商數量在減少
目前的零售商數量是在下降的。有一部分農資經營培訓已經不參加了,也意味著不再經營了。最新在工商、農資協會備案登記的經銷商數量在1500–1600家。
有的零售商一邊經營,一邊種植,當種植效益更高的時候就可能放棄經營。
未來能做得好,活得好的估計在300–400家。
相對穩定的是村級零售店,雖然提升空間幾乎沒有,但是他們都有親友團,都還能生存下去。變量最大的就是鄉鎮級經銷商,未來一到兩年,有實力、有模式、有技術的年輕一代的強者就凸顯出來了。
市場經營者在更新,建水已經都是大零售了,未來賓川也會是。
經銷商向品牌化轉變
一些經銷商比較保守,只想服務老客戶,不想去開拓市場。
基地服務的話風險較大,回款風險也大。但是賓川的零售商基本上都能回經銷商的款,商業規則和程序仍在。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肥料,前兩年受原料影響,肥料價格高企,導致今年終端疲軟,需求不暢。
肥料方面,云圖、芭田,撒可富,稍微多一些,各大品牌都有份額。
農藥方面,國內幾大制劑企業整體高于外企的份額。
特肥方面,蘇貝爾、芳甸、中迅、新瑞豐、康樸稍多些。
隨著利潤分配更合理,競爭更良性,經銷商也在向品牌化轉變。像佳豐恒業就強調廠商一體化,更強調服務質量。
葡萄的科技感在增強
外來經濟的涌入,也增強了農業的科技感。
譬如,葡萄架勢的改變,新架勢采光度更高,葉片可以更好地采光。
滴灌設施更加先進,無人機、霧化機的使用,節約用肥、用藥成本。
大棚的引入,各種基礎設施的鋪就,設施優勢盡顯,只是投入也很可觀,5–6萬/畝。
種植一定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的,需要更貼近市場需求。經銷商和種植者也都需要優化思路,調整思路。
種植品種、種植思路,包括經營者都在更新,這是市場趨勢,“熬”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