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市政协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2023/10/31 10:15:58
本报讯(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刘勇 瞿明奇)“大数据为农业合作社‘量身定制’种植规划;种粮大户采用无人驾驶农机进行智能精播;摄像头、无人机等成为了解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的‘火眼金睛’。”10月19日,在河南省漯河市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农业界委员围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议题,畅谈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农业应用的新场景。“目前,我市智慧农业发展还存在数据资源整合不畅、传统小农户经营对智慧农业应用
本報訊(記者 王有強 通訊員 劉勇 瞿明奇)“大數據為農業合作社‘量身定制’種植規劃;種糧大戶采用無人駕駛農機進行智能精播;攝像頭、無人機等成為了解作物長勢和病蟲害的‘火眼金睛’。”10月19日,在河南省漯河市政協召開的專題協商會上,農業界委員圍繞“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議題,暢談新時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智慧農業應用的新場景。
“目前,我市智慧農業發展還存在數據資源整合不暢、傳統小農戶經營對智慧農業應用能力不高、專業人才相對短缺等問題。”對此,漯河市政協調研組建議,加強數據資源整合,構建智慧農業合作格局;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智慧農業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數字農業發展保障;注重“新農人”培訓,強化智慧農業人才支撐。
“我市智慧農業建設在‘種’‘管’‘收’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史林紅委員認為,漯河市在智慧農業建設方面基礎較好,但仍存在對智慧農業設施產生“不想用”“不會用”“不敢用”等現象。為此,她建議,培養與提升小農戶個體的數字技能,不斷推動“小農戶”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張旭委員認為,應充分利用“互聯網+”、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構建集實時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精準作業、科學管理于一體的智慧農業體系。
市政協副主席羅偉民認為,要發揮好智慧農業的作用,加快漯河“三鏈同構、農食融合”,不斷提高農產品對食品工業適配性,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針對各位委員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們照單全收,全面認領,對照我市智慧農業建設目標,系統謀劃、多措并舉、協同推進。”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要在從‘會’種到‘慧’種上下功夫、做文章。”市政協主席王克俊表示,下一步將在形成高質量協商專報的基礎上,持續跟蹤,加強督辦,確保協商成果落地落實,共同推進漯河智慧農業發展取得扎實成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