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宣布未来10年推出十大重磅创新产品,预计贡献320亿欧元峰值销售
2024年6月17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作物科學創新峰會上,拜耳公司宣布,拜耳計劃在未來10年內推出十大重磅創新產品,為全球種植者提供強有力支持。每款產品預計將貢獻超過5億歐元峰值銷售,共計超過320億歐元,在全球農業產業中無出其右。種植者將從新技術中受益,通過創新技術種植者可以在提升產量的同時保護自然環境,為再生農業提供動力。
到下一個十年中期,拜耳計劃將再生農業推廣到全球4億多英畝土地上。拜耳認為,再生農業是一種基于成果的生產模式,其關鍵要素是改善土壤健康,從而促進土壤再生。再生農業的其他重要方面包括提升生產效率;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增加土壤固碳;維持、保護或恢復農場生物多樣性;通過提高保水性、減少水流失以保護水資源,以及改善種植者和社區的社會經濟福祉。此外,在全球市場增長和生物燃料、作物育肥以及數字平臺和市場等農業相關領域投資的推動下,拜耳正在抓住機遇,力求將在農業相鄰市場的收益擴大一倍,超過2000億歐元。
拜耳作物科學事業部全球戰略與可持續發展負責人Frank Terhorst表示:″農業需要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不能再依賴過去的經驗。我們將史無前例的創新與關鍵的再生實踐相結合,幫助應對當今時代的兩個最大挑戰——不斷增長的人口所面臨的糧食安全問題和氣候變化。″
全球研發負責人Bob Reiter博士補充道:″單一和孤立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我們更專注于緊密聯系的整合農業系統,以智能的方式將種子、性狀、作物保護和數字解決方案結合起來,使種植者和環境同時受益。為此,我們正在利用基因編輯、精準育種、小分子和生物等關鍵技術創新平臺,為種植者提供所需的產品,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減少碳足跡,在全球范圍內促進生物多樣性。″
實力雄厚的研發管線是系統解決方案的基礎
拜耳的研發管線通過三大支柱推動向再生農業的轉型。首先,為幫助種植者在變化中保持競爭力,拜耳將每年更新新種質和新作物保護配方,推動產品價值提升超50%,從而推動核心業務增長。Bob Reiter博士表示:″這項計劃包括每年部署400至500個雜交種子和品種。我們預計十年內將推出90到100種新配方,實現作物保護。″
第二大支柱為全新型產品,如種子和性狀技術,或潛力巨大的新型作物保護解決方案,有望推動長期穩定增長。拜耳將利用已確立的領先種質、市場地位和創新專長打造下一代解決方案,推動世界各地農場的能力和進步發生階躍式變化。
第三大支柱為與戰略合作伙伴在基因編輯和生物解決方案等技術方面的重要合作,作為對拜耳內部研發工作的補充。拜耳擁有獨特的基因組庫、科學家的專業技術、全面的監管能力和規模化能力,這些重要資產有助于將創新快速推向市場。拜耳正在利用這一開放式創新方法,評估旗下50多項資產,尋求新的合作或授權。
玉米生產智能技術
Preceon智能玉米系統將顛覆全球玉米生產模式。Preceon植株較矮,因此在大風和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適應性更強,其銷售峰值有望超過15億歐元,覆蓋全球超過2.2億英畝的土地。通過更好地保護農作物、在種植季節提高可獲取性、提升產量,種植者可切實受益。2023年,拜耳在美國開展了″開拓者″試驗,365名種植者參與其中,其中80%以上表示愿意再次種植Preceon智能玉米。今年年初,采用傳統育種方法培育出的矮稈玉米商業化推廣目標已經實現,與此同時,生物技術版本也取得了進展,目前已進入研發的第四階段。預計生物技術版Preceon將于2027年上市。此外,拜耳正在與Pairwise合作開發基因編輯版Preceon,滿足全球市場需求。基因編輯還將加快創新和開發周期。
為了保護玉米免受毀滅性害蟲的危害,拜耳將推出新一代抗蟲性狀,其峰值銷售潛力超過10億歐元。包括第四代和第五代鱗翅目害蟲防治技術,以及針對玉米根蟲的第四代新性狀,這類害蟲一旦出現,會給美國種植者造成高達45%的產量損失。兩種新的作用模式與RNAi技術相結合使第四代抗玉米根蟲性狀(CRW4)如虎添翼。目前CRW4處于研發第四階段,將被納入SmartStax和VT4Pro等多個玉米系統。RNAi技術作為SmartStax PRO的特色,可以關閉害蟲基因組中的特定基因的表達,抑制害蟲生長,最終將其消滅。CRW4將有望通過內置保護措施有效地管理玉米根蟲,讓玉米實現自我防護,從而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降低對非目標生物的影響,并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樣性。全新抗蟲性狀預計將在2030年前后推出。
抗性機制更優良的大豆系統
拉丁美洲和北美洲采用拜耳領先的大豆系統,其中各類病蟲害控制性狀和除草劑耐受性可供選擇,為種植者帶來更高的品質和產量。種植者使用這類系統后,不僅能夠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還能大規模進行免耕耕作,從而保持土壤健康,有助于固碳和防止土壤侵蝕。
拜耳研發管線中的新性狀為種植者提供了更先進的抗性機制。第三代抗蟲性狀IP3(目前處于研發第四階段)提供多種昆蟲控制作用模式,將于2028年上市。以巴西市場為重點的第四代抗蟲性狀 IP4(研發第二階段)將采用多種作用模式,進一步加強領先的Intacta系列。第四代耐除草劑性狀 HT4(研發第四階段)將增加更多的耐除草劑性狀,種植者在管理雜草時比以往擁有更多選擇,靈活性更高。第五代耐除草劑性狀 HT5(研發第三階段)又增加了一個除草劑耐受性狀,為種植者提供了總共六種雜草管理選擇,且有助于預防抗藥性。以上特性有望共同產生超過30億歐元的峰值銷售。
顛覆世界上最重要糧食作物的種植方式
2023年10月,在馬尼拉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水稻大會上,拜耳宣布推出直播稻(DSR)系統。直播稻相比起移栽稻,可以幫助種植者節水高達40%,減少高至45%的溫室氣體排放,并將種植者對稀缺且昂貴的人工依賴降低達50%。在這些優勢的推動下,DSR有可能帶來變革性潛力,預計到2040年,印度75%的稻田將轉用此類種植方式,而目前這一比例約為11%。到2030年,拜耳計劃將DSR系統推廣到印度近250萬英畝的土地上,通過其DirectAcres計劃為200多萬早期采用該系統的小農戶提供支持。
拜耳正致力于改造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作物——小麥。開發雜交小麥將大大有助于確保和推動可持續生產以及支持全球糧食安全。為了抓住這一企業和人類的重大機遇,自2021年4月以來,拜耳與歐洲領先的品種小麥制造商RAGT建立戰略研發合作伙伴關系,成功推進了拜耳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雜交小麥育種計劃。RAGT公司一流的種質資源和豐富的天然性狀組合,與拜耳各種研發資產、領先的植保產品組合和種子生產專業技術相結合,雙方在戰略上完美契合。首批產品上市預計將在該10年計劃的期末。
引入拜耳農匙(CropKey)開發Icafolin等下一代作物保護產品
拜耳農匙(CropKey)是開發下一代化學保護的全新突破性方法。Bob Reiter博士表示,″這種全新方法在精度、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方面提供了新的機遇,超越了現行標準,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基準。″
為了尋找下一代具備特定性能和安全特性的作物保護化合物,拜耳研發人員沒有采用人工篩選的方式,而是利用虛擬篩選和計算建模技術,設計出與雜草、病原、害蟲的目標蛋白質完全吻合的新分子,實現完美匹配。CropKey方法可完善研發管線中所有應用領域。Bob Reiter博士表示:″與只使用早期研究方法相比,我們目前擁有的新作用機理數量至少是十年前的三倍,而現在CropKey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工智能工具可與人類共同學習,因此每一代解決方案都將比之前的解決方案更智能迅捷。″而這種突破性發展的速度在農業領域史無前例。
第一款采用CropKey的產品是異噁呋酰草胺,這是30年來一款用于大田作物的新型苗后除草劑,峰值銷售潛力超過7.5億歐元。預計該產品將于2028年首先在巴西推出,而后擴展到其他國家。該活性成分殺草譜廣,包括主要的抗性雜草,如黑麥草、牛筋草和兩耳草,以及難防的雜草,如糙果莧等。異噁呋酰草胺將首應用于大豆,也可用于棉花、玉米、向日葵和園藝等多個細分市場,為種植者提供綜合雜草管理的新選擇。
另一款CropKey產品是一種具有新作用機理的廣譜殺菌劑,能夠控制主要的葉斑真菌,并提供了從園藝擴展到谷物、油菜籽和種子處理的機會。該產品目前正處于研發的第二階段,預計峰值銷售潛力將超過2億歐元。此外,該管線還包括一種新型廣譜殺菌劑,其作用機理經過驗證,可在全球范圍內用于谷物、玉米、水果和蔬菜。該產品具有控制多種病害的能力,在法規要求方面具有優勢,適用于多個市場。該殺菌劑目前正處于研發的第三階段,峰值銷售潛力超過10億歐元。
拜耳將推出酮烯醇類殺蟲劑Plenexos,作為一款潛力巨大的創新殺蟲劑,適用于葉面和土壤施用,預計將于2025年起問世。Plenexos具有廣泛的作物應用范圍,適用于大田和園藝作物,包括大豆、棉花、果樹和蔬菜,適合多種場景。Plenexos用途廣泛,可靈活應用于未來的產品組合中,預計其峰值銷售潛力約為5億歐元,是種植者保護作物的高效選擇。
種植者需要面對以上眾多選擇,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將需要強有力的數據驅動支持,拜耳也在開發技術和工具,讓種植者在應用作物保護時有的放矢。Delaro Showcase目前正處于商業化前開發階段,是一種獨特的數據科學驅動的解決方案,可預測成效并為玉米大豆殺菌劑的用法提供田間建議,幫助種植者決定如何管理作物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病害。
生物制品與合成產品共創未來
拜耳利用全球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大大加快了生物技術研發進程。通過與 Ginkgo Bioworks、Kimitec、MustGrow 等公司建立多年戰略研發合作伙伴關系,拜耳正在加快下一代固氮、植保和生物刺激素產品領域的突破性生物創新研發,同時持續通過領先的開發平臺提供創新產品。
Ibisio是一種以黑胡椒油精為活性成分的驅鳥劑,已進入研發第四階段,預計將在歐洲推出,可保護新播種的田地免受烏鴉、鴿子、野雞和其他鳥類的攻擊。2023年,歐盟和英國約有20%的玉米總面積使用了包括驅鳥產品在內的種子處理解決方案,而目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植保產品數量較少。種植者需要一種面向未來的新的解決方案,對環境友好且達到監管要求。這種驅蟲劑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其功效與化學替代品不相上下,是一種創新的生物種子處理方法,將幫助種植者維持產量的同時保護作物。
Bob Reiter博士:″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我們預計生物制品的銷售額增長將超過15億歐元,與 2022 年 2 億歐元的銷售基準相比,增長了7倍多。″
為發展生物制品,拜耳采取的合作方式包括與創新企業簽訂分銷協議,加快將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此前拜耳宣布,正在與AlphaBio Control公司合作推出一款用于大田作物的生物殺蟲劑,其中包括油菜和谷物,該殺蟲劑有望于2028年面世。拜耳擁有專業的監管知識、既定的分銷渠道和能將產品集成為整體工具包的系統方法,借此將持續擴大生物制品對再生農業的貢獻。
人工智能加速研發,助力數字化產品推出
隨著應用技術和數據科學的進步,數字化已然成為農業領域最令人興奮的前沿技術之一。拜耳正在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專業知識,加快種子、性狀和作物保護產品的研發,并為食品價值鏈提供基于云端的解決方案。
拜耳作物科學數字農業負責人Jeremy Williams表示:″人工智能是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能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保障全球糧食安全。″
精準農業和數字農業技術的進步正在幫助農戶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和農業實踐的生產力和可持續性。Climate FieldView數字農業平臺已成為重要的決策工具,廣泛應用于全球超過2.5億英畝的作物,是業內最大的涵蓋種植者和田間試驗種子性能的數據庫。
此外,拜耳與微軟共同開發了基于微軟 Azure 農業數據管理器的 AgPowered Services。這項服務提供了即用型功能,可授權各類規模的企業和組織用于其內部或面向客戶的數字解決方案。另一個與微軟合作的例子是GenAI 專家系統的試點,旨在惠及農戶和農業專家的日常工作。拜耳持續使用專有的農事數據來訓練一個大語言模型,這些數據包含多年的內部數據、來自龐大測試網絡中數千次試驗的洞察以及拜耳全球農業專家數百年的累積經驗。最終形成的專家系統能快速準確地回答與農藝、農場管理和拜耳農業產品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