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的行业机会、发展模式、场景应用、未来路线

作者:农业行业观察 影响农业 2023/11/21 14:08:05
什么是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智慧农业三大发展模式智慧农业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下,打通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收益。可以说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不

圖片

圖片

圖片

什么是智慧農業


圖片

圖片


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
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閑旅游、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圖片

圖片

智慧農業三大發展模式


圖片

圖片
圖片
智慧農業在先進的信息技術下,打通農業產業鏈,讓農民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收益。可以說智慧農業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不二之選。
圖片

◆ 建立混合縱向一體化的鏈接機制


圖片
為了實現農業產業鏈合作企業的共同戰略利益,使加盟產業鏈的企業都能受益,就必須形成一種長期合作博弈的機制來加強成員企業間的合作,使得成員企業能夠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種機制就是混合縱向一體化連接方式。
圖片

◆ 建立“公司+農業園區+市場”的組織形式


圖片
在“公司+園區+農戶”的生產模式中,公司是主導。確保園區的統一設計;生產標準的制定;投入物資(化肥、飼料等)的供應;技術指導;回收、加工、銷售;品牌宣傳推廣;貸款擔保公司的組織。
圖片

建立“品牌+標準+規模”的經營體制


圖片
農業產業鏈成功與否取決于整個產業鏈的效益,而產業鏈的效益取決于“品牌+標準+規模”的經營體制。其中品牌是終端產品實現價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沒有終端產品的品牌溢價就沒有整個鏈條價值的提升,風險就無法避免。
圖片

圖片

智慧農業8大場景


圖片

圖片


圖片

◆ 植保無人機


圖片

圖片
植保無人機不僅僅打農藥,而且有數據收集、監測等作用。
植保無人機是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主要是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來實現智慧農業噴灑藥劑作業。無人機植保作業與傳統植保作業相比,具有精準作業、高效環保、智能化、操作簡單等特點,為農戶節省大型機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
據了解,植保無人機防治病蟲害能減輕農民田間勞動強度,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每架可負載8-10公斤農藥,在低空噴灑農藥,每分鐘可完成一畝地的作業,其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的30倍,特別是對地形環境惡劣,人工作業有困難的地方,無人機更是凸顯其優勢。
圖片

◆ 智能化溫室


圖片
圖片
智能化溫室,通常簡稱連棟溫室或者現代溫室,它是設施農業中的高級類型,擁有綜合環境控制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直接調節室內溫、光、水、肥、氣等諸多因素,可以實現全年高產、穩步精細蔬菜、花卉,經濟效益好。近幾年隨著蔬菜大棚建設的快速發展,智能溫室為農業發展帶來了推動力。智能溫室的控制一般由信號采集系統、中心計算機、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智能溫室已經被諸多農業企業在運營。
圖片

◆ 水肥一體化沙土栽培系統


圖片
圖片
該系統是采用水肥一體化和土培系統結合的方式,控制整個肥料和養分。
圖片

◆ LED生態種植柜


圖片


圖片
該項目LED燈、水培技術的結合體。
目前,該系列產品支持50多類蔬菜栽培。同時,客戶運營可通過酒店、高檔餐廳、大型超市、品牌生鮮門店以及線上等多渠道進行蔬菜分銷,另外由于基地型LED生態種植柜(基地型植物工廠)兼具觀賞性,也可以用于親子教育。
圖片

◆ 工廠化育苗


圖片
圖片
工廠化育苗是以先進的育苗設施和設備裝備種苗生產車間,將現代生物技術,環境調控技術,施肥灌溉技術,信息管理技術貫穿種苗生產過程,以現代化,企業化的模式組織種苗生產和經營,從而實現種苗的規模化生產。
圖片

◆ 智能配肥機


圖片
圖片
各類依托測土配方施肥的“互聯網+終端智能配肥”模式正在全國掀起一場顛覆性的肥業革命。有專家預測,幾年后,“終端智能配肥”將取代現有肥料生產及經營模式,與發達國家同步。
“互聯網+智能配肥”的最大優勢在于通過測土實現精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農民投入,順應了化肥“零增長”的國家大勢。
圖片

圖片

智慧農業5大加速器


圖片

圖片
圖片

◆ 品牌化


圖片

為地方政府提供區域公共品牌規劃、評估和推廣服務,收集大量農業品牌數據形成品牌云圖并進行縣域公共品牌數據庫建設,結合大數據分析,可為買賣雙方提供品牌參考,為地區產品的戰略布局提供依據,提升產品溢價空間,促進食品安全體系建設。
圖片

◆ 電商化


圖片

整合鄉鎮縣域電商服務商及多層級電商平臺資源,承擔農產品電商服務和農產品上行的服務。其中,農產品電商服務主要包括對可上行農產品的評估整合、電商運營主體的培訓等服務,農產品上行包括自建電商平臺的運營服務和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運營服務,以實現互聯網銷售服務與途徑的全支撐。
圖片

◆ 信息化


圖片
結合傳感器感知技術、信息融合傳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打造可視化服務平臺。應用可視化服務平臺,實現對農業生產基地的標準化監測,并向供需雙方提供生產基地的客觀情況及實時動態信息等相關資料。
圖片

◆ 資本化


圖片

新農村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是產業結合、產業支撐、農旅結合及三產融合,如何做到融合,關鍵是要協同的資金安排和建設。整合相關社會資本,設立專項基金服務新農村建設與產業發展,實現規劃、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落地,對政府資金、銀行資金、社會資本合理利用共同發展風險共擔,大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風險,提高項目的成功率。
圖片

◆組織化


圖片

整合擁有行業沉淀和完善服務體系的社會服務主體,面向新農人進行全程社會化服務,應用專業化多功能的服務手段為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農人提供生產培訓、財務管理等服務,提高新農人的競爭力,并為政府提供合作社和農業產業發展所需的數據和信息。
圖片

圖片

未來智慧農業路線圖譜


圖片

圖片
圖片
國家也提出了未來五六年智慧農業發展的愿景,從技術攻關(2019),到產品研發(2020),再到集成應用(2021),引領農業(2022),直到培育產業(2025)。
但據專家表示:智慧農業的成熟和蓬勃發展還需要20~25年的時間,所以推進智慧農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
最后,智慧農業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戰略重器,隨著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巨頭的進入,智慧農業將會從技術走形產業服務,這也是農業所期望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