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属赛道
目前,我們的消費者在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更加關注財務情況,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正在嘗試新品牌以降低成本,等等。
艾瑞咨詢公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白皮書》也顯示,65.2%的消費者認同“把錢花在刀刃上,最大化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消費觀念。
消費者發生了變化,企業也需要根據消費者的變化而變化。
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表示:競爭是行業常態,拼多多更在意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公司應對競爭的思路一直都十分清晰,不要看競爭者在做什么,而是看消費者需要什么。
2023年拼多多異軍突起,第三季度拼多多營收688.4億元,同比增長93.9%。2023年12月4日,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企業也都在積極尋找應對未來的方法。
一切商業的成功,皆源于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
我們回到農資層面,農村居民的真實消費水平是怎樣的呢?近20年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其實是一直上升的。
所以,不能簡單地說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分級了。
有消費者強調極致性價比,也有消費者愿意為價值買單。2023年很多人的口頭禪就是“該省省,該花花”,也有人說是“總體節儉,局部肆意”。企業如何去改革、去變化?得看企業是如何定位、如何滿足消費的了。
大品下的小品
品類有大小,成功無高低。
一些小品類照樣能做出大生意。2023年漢服、馬面裙的出圈就是小品類的崛起。
蘿卜刀在小學生群體中驟然走紅,頭部企業蘿卜刀甚至能做到日銷量超20萬件。很多媒體詢問義烏商家蘿卜刀火的原因,答案都是:不知道原因,干就完了。
行業那些亮眼的品類
像農資行業,2023年防治小蟲的、殺螨的、微生物肥料、生物制劑、驅(護)鳥劑、藥肥、家庭園藝肥……表現亮眼。
以驅(護)鳥劑為例,目前國內市場需求在1.2億元左右,是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新藍海。
驅(護)鳥劑有顆粒驅鳥劑、水劑噴霧驅鳥劑、膏狀驅鳥劑、超濃縮微膠囊緩釋片等。
藥肥也是大家推崇的重點,國內藥肥市場容量接近1700億元,是農藥的3倍多。全國可應用藥肥的潛在面積8.8億畝,而目前藥肥的實際市場銷售額不到100億元,增長空間非常大。
據有關機構測算,2022年,我國家庭園藝肥市場規模約為127.15億元。家庭園藝肥很多企業都在試水,2023年業內反響不錯,從渠道來看,線上渠道占比近年來呈增長趨勢,線下渠道還有待開拓,畢竟種植花卉的又是一個新的群體。2024年或將有更多企業投入更大的財力物力在家庭園藝肥上面。
而生物制劑在2023年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專注一個生態位的企業
德魯克說,小企業的成功絕對不是去和大企業硬分一杯羹,而是能夠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生態位,哪怕這個生態位暫時很小,但是它能夠在這個生態位里取得某種領先地位。
農資行業專注一個生態位的企業不少。
這些企業能夠成功,大多是專注一個生態位,并果斷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渠道的變革
只做渠道是一個越來越小的餡餅,現在的傳統經銷商逐漸萎縮,需要探尋新增長。
農資渠道的變革
目前的渠道呈多元趨勢,像零食行業的渠道結構也是多元的,便利店、商超專賣、煙酒飲料專賣店、電商、其他……行業多元化趨勢明顯,以往一家渠道獨大的現象一去不返。
2023年,快消品行業的熱點之一—零食折扣門店數量激增。
農資渠道也是在變化的,在變得多元化。
第一代農資渠道是省代、專營;
第二代農資渠道是市級代理、批發市場、夫妻店;
第三代農資渠道是縣級代理、夫妻店;
第四代農資渠道是縣級代理、直供、夫妻店;
第五代農資渠道是平臺、總部、縣代、直供、零售、線上、其他。
每年農資行業都會新增很多經銷商,分布在各種渠道中。
除了傳統渠道之外,有的在抖音、視頻號、朋友圈、小紅書上賣貨,有的是農機服務者在服務耕作的時候賣貨,有的是大戶組織團購賣貨……不一而足。
各行各業的資本都在涌入農資經營的競爭之中,行業正在經歷劇烈的變革。
渠道新圈層
什么是圈層?圈層就是基于隱性的共同需求,自愿代言和傳播共享來影響身邊的朋友,從而形成集體認知、凝聚共識的交互過程。
構成農資行業的圈層有:廠家、經銷商、零售商、意見領袖、圈團購(種植圈、朋友圈的團購)、關鍵用戶、大戶基地、普通用戶等。廠家提供品牌與產品,經銷商整合資源,零售商搭臺交互,意見領袖背書影響,圈團購圈圈互聯,關鍵用戶用關系鏈接,大戶基地示范轉化,引得普通用戶跟風效仿。
如果圈層用金字塔結構表示的話,那么意見領袖是在塔尖的,他們是默認的代言人,天然具有品牌商的立場,他們的出現就是為品牌制造口碑。
第二層是關鍵用戶,也就是最活躍的用戶。
第三層是大用戶—具有示范性的用戶,一次性購買很多的用戶,有影響一個圈子的能力,但一般不推薦給別人。
基數最大的就是最基礎的消費者—普通用戶。
我們來看小米和江小白。
小米的圈層是這樣的:
線上營銷與線下體驗店拓展融合(小米之家)— 搭臺交互;
意見領袖(雷軍)— 背書影響;
關鍵用戶(米粉)— 關系連接;
大戶(中國移動等,2022年中國移動向小米公司采購小米12系列手機65萬臺)— 示范轉化;
普通用戶 — 跟風效仿。
江小白的圈層是這樣的:
用戶定位:新一代年輕群體。江小白有活動或者出新品,粉絲就會奔走相告,做足宣傳。
線上平臺與線下媒體互動—做到最大化傳播。
約酒大會—吸納粉絲,打造圈層營銷。
正因為圈層能夠有這么多的優勢,所以大家都在打造圈層,抱團取暖。
蔚來和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在構建換電聯盟;我們農資與市場傳媒也在和經銷商構建農資經銷商共同體,集合500位具有長期經營發展理念的農資服務商,打造農資經銷商百億俱樂部,專注于中國農資經銷商交流探討的高質量社群圈子。
電商、直播洶涌
農藥、肥料、種子2021—2023年的線上交易額年均增長分別達589%、196%、182%!網絡銷售已經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
但是我們要看到,目前農資線上化率僅2%,距離2萬億元農資市場規模還差得遠。
據了解,淘寶網依然是目前農藥經營的最大電商平臺,平臺有11000多家賣家,產品涵蓋4200多個品種。
快手農資銷售額保持高速增長,有農資銷售額的主播每年發布超300萬條短視頻,直播超50萬場。
2023年,抖音商城雙11好物節,農資綠植在22個重點品類中排名18,熱度指數9.0,同比增長134%;客單價24元,同比增長5%。
為了取得更大的突破,2023年試水電商的農資企業在增多。
史丹利園藝肥業務2023年上半年實現全網零售額5262萬元,同比增長30.8%。
2023年雙11期間,中保電商總銷售額突破1058萬元;諾普信訂貨104.3萬瓶,63.98萬袋。
先正達升級了其電商品牌“翼選”,通過整合植保業務單元多方的產品資源,解決種植者一站式的農資采購需求。
快手頭部農資網紅水稻一朵在3月18—19日直播銷售額達1680萬多元。
還有部分中小企業已經放棄了線下渠道,專攻線上。
……
電子商務發展很快,農戶的購買習慣變化了,我們商家也得隨之變化。
也許,未來幾年間,農資面臨的也將是行業和電商互相適應、融合的過程,無論是線上、線下,都是渠道而已。
營銷革命
農資行業很長時間都在誤讀營銷,說營銷無用。
當然并不是這樣,營銷就是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或傳播。哪個企業不涉及這些?只不過在不同的階段表現不同而已。
農資行業的營銷從“四大”轉為“四小”了而已。
原來,農資行業的營銷策略就是大生產、大傳播、大流通、大產品,但是現在當化肥農藥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存量搶奪和結構性增長的情況下,消費分化,傳播分化,大眾媒體的影響力減弱,渠道多元化趨勢明顯,促使農資營銷向小生產、小傳播、小流通、小產品轉型。
從規模生產向柔性生產轉化,從面向全體受眾的大眾傳播向以人為節點、內容為載體的個性化傳播邁進,從農資大單品向小產品集群延伸,從大流通渠道向圍繞目標消費者的多元化渠道轉型。
和以往的以價格、贈品為主的促銷,“電視+墻體廣告”的大傳播不同,制造內容、引起共鳴才是當下很多企業的傳播手法。
以青島啤酒為例,青島啤酒目前在做的就是挖掘內容,運營商品,全域營銷加速融合。青島啤酒在做場景化營銷,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圈定群體,抓取需求,打造場景,把握節奏,引導購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