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经作崛起激活农资行业的增长新势能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0/5/13 11:28:16
一般来说,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农业发展越是现代化。在河南省各市县中,许昌市就是这样一个代表。2019年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许昌市生产总值339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与之相对应的是,是许昌全省第三的综合实力。2020年1月9日,《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在2019年河南省

一般來說,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農業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農業發展越是現代化。

在河南省各市縣中,許昌市就是這樣一個代表。

2019年許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許昌市生產總值3395.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2.3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

與之相對應的是,是許昌全省第三的綜合實力。2020年1月9日,《河南經濟發展報告(2020)》正式發布,在2019年河南省各轄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中,許昌位居全省第三。

全省第三的經濟實力和4.8%的農業占比,無一不在表明,許昌正在成為一個農業強市。

從農業大市到農業強市的過程中,種植結構的調整優化、特色農業的發展壯大和健全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為農資行業帶來了可觀的增量市場。

1626147598(1).jpg

經作崛起,市場所向

“在河南市場主要關注哪些作物(區域)?”

“主要是小麥、玉米和花生,經作也關注一部分,比如說開封的大蒜、滎陽的石榴、三門峽的蘋果、中牟的草莓、臨潁、鄢陵的辣椒……”

“我們主要是特肥產品,比較關注經濟作物,特別是種植面積大且區域集中的經濟作物,比如說鄭州周邊的蔬菜種植、開封的西瓜、扶溝的大棚蔬菜、當然還有禹州的中藥材和紅薯……”

“除了傳統的優勢市場外,我們也在重點布局一些經作市場,比如說鄭州周邊的中牟、滎陽、開封,安陽的內黃,許昌的鄢陵、禹州等等。”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農資行業所關注的重點農作物中,除了小麥、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外,許昌的辣椒、紅薯、中藥材、花木、煙草也赫然在列。

為什么農資行業如此看好許昌市場?

很顯然,對于增量極其敏感的企業嗅到了許昌巨大的市場機會,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消費能力,許昌都有了全新的面貌,正迎來爆發的關口。

糧食、蔬菜(辣椒)、花木、中藥材、煙草,這是很多農資人對于許昌的印象。

也確實沒錯,圍繞糧食、花木、蔬菜、中藥材、煙草、畜牧養殖六大主導產業,加快種植結構調整,重點發展經濟效益高的糧食或經濟作物,是許昌建設農業強市的一項主要內容。

以此為發展方向,許昌的高效經濟作物面積明顯增加,且已形成多個農業產業集群。比如,以禹州為中心,發展道地中藥材種植,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2萬畝,年產量達15萬噸;以襄縣為中心,建設高標準現代煙草示范園區,全市煙葉種植面積穩定在12萬畝;以鄢陵為中心發展花木產業,全市花木種植面積近100萬畝;以鄢陵望田鎮為中心發展辣椒產業,全市辣椒種植面積近40萬畝;以禹州市、襄城縣山崗地區為重點,發展優質紅薯規模化種植,全市紅薯種植面積近42萬畝。

此外,還有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的花生、花卉、蔬菜、紅薯等作物。據許昌統計局公布,2019年,許昌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72.8萬畝,比上年減少11.21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46萬畝,減少3.51萬畝;玉米種植面積224.02萬畝,減少15.3萬畝;棉花種植面積1.2萬畝,減少0.06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8.45萬畝,增加3.92萬畝;煙葉種植面積13.99萬畝,增加0.2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62.43萬畝,增加0.38萬畝?;ɑ芊N植面積65.19萬畝,增加2.22萬畝。

許昌市建安區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李保明也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據李保明介紹,建安區種植作物還是以小麥、大豆、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但政府也在逐漸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經濟作物。其中,辣椒種植面積約有8萬畝,花生種植面積大概在6萬畝,煙葉種植面積將近2萬畝,紅薯種植面積達到1萬多畝,其他雜糧種植面積近1萬畝。

這些經濟作物雖然每個鄉鎮都在種植,但也呈現鄉鎮集中的趨勢。以辣椒為例,8萬畝的辣椒面積主要集中在緊挨著鄢陵和臨潁的3-4個鄉鎮。

效益較好,集中種植,這些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的農作物在為行業帶來增量的同時,也改變了行業對于河南經作“面積大但分散”的印象。

1626147638(1).jpg

辣椒,小作物也能創造大市場

俗語說“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給人一種錯覺,似乎辣椒產量最高的省份應該是這三個省份中的一個,其實不然,全國辣椒產量最高的省份是河南。 

而許昌鄢陵就是河南省辣椒種植的主產區之一,全縣辣椒種植面積在20多萬畝。

鄢陵縣望田鎮,位于鄢陵縣西南部,是許昌辣椒種植的中心區域,從2002年開始,把辣椒種植業確立為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目前全鎮辣椒種植面積6.5萬畝,占全鎮耕地面積的79.3%。

望田鎮是辣椒種植大鎮,也輻射帶動了周邊的陶城鎮、南塢鎮、只樂鎮和張橋鎮,以及建安區的部分鄉鎮種植辣椒。

“就我們南鄉的幾個鄉鎮來說,我們的辣椒種植面積會多一些,辣椒種植面積會在60%,另外40%種植玉米和大豆?!毙绿锏睾献魃幺沉攴稚缲撠熑怂疚涅i告訴記者。

辣椒的種植面積之所以擴展的這么快,是因為種辣椒比種玉米、大豆劃算多了。

鄢陵縣望田鎮黃家社區董桂芳表示,她去年栽種了10畝辣椒,除了自家的6畝地之外,還承包了別人的4畝地,一畝地辣椒收600斤(干辣椒)不成問題,按照去年辣椒每斤七八元的價格計算,10畝地的辣椒能掙四五萬元。

“在鄢陵,一畝地辣椒賣到四五千元不是什么稀罕的事”,鄢陵縣相信農資銷售中心張繼軍告訴記者,春節前,辣椒的收購價格在10-11元/斤,就是三櫻椒常規品種也能賣到7.5-8.5元/斤。一畝地辣椒的產量在六七百斤,就是最差的產量也在五六百斤,產量就按550斤,銷售價格按8元來算,一畝地也能收入4400元。 

種植一畝地辣椒,肥料、農藥的投入在3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栽辣椒、摘辣椒和澆水的人工費用,一畝地辣椒的成本也就在1000元左右,相較于4000多元的收入,確實比種小麥、玉米劃算多了。

因為收益較高,種植辣椒的農戶也舍得投入。張繼軍表示,在鄢陵這么多作物中,相對來說,辣椒的用肥量還是大的,不管是硫酸鉀復合肥還是菌肥,老百姓都樂于接受。

“辣椒是施足底肥,施次追肥。以底肥為主,麥前麥后再施次追肥?!睆埨^軍告訴記者,鄢陵縣常年種植辣椒面積20萬畝以上,營養失衡和重茬問題較為嚴重,有時施肥量過多會造成辣椒苗黃、不長,老百姓也愿意用菌肥調理;而且用菌肥還能降低化肥使用量,他們也能接受。

相較于小麥、玉米一畝地一袋肥,大豆基本不用肥,辣椒種植一畝地300多元的農資投入,算是很不錯的了。如果再考慮到種植模式的創新和滴灌、噴灌的推廣運用,農資市場的容量還將進一步增大。

鄢陵辣椒,以及以此為中心形成的40萬畝的種植規模,正在成為各農資品牌都想進入的一個大市場。

1626147684(1).jpg

紅薯,下一個增量突破口

除了辣椒外,許昌另外一個規模種植作物,就是紅薯。

在襄城,種植紅薯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時尚。因為良好的效益,全縣60%的農戶都有種植紅薯,加工紅薯粉條的習慣,紅薯在襄城縣秋糧中種植面積最大。

在禹州,紅薯更是有著200多年的種植歷史,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輻射帶動7.8萬農戶從事紅薯種植,在古城、朱閣、郭連、萇莊、淺井等地形成紅薯種植帶。

以禹州市、襄城縣為中心的紅薯規?;N植,輻射帶動了全市42萬畝的紅薯種植。

與傳統的糧食作物相比,種植紅薯的經濟效益明顯較好。比如說襄縣王洛鎮的紅薯,平均每斤可賣到5/8元一斤,而且供不應求;而加工成粉條,收益更高。

較高的收益,也使得農戶愿意投入。底肥、葉面肥、裂縫肥,遍遍不落,價格較高的硫酸鉀復合肥、水溶肥、液體肥、生物有機肥等新型產品也被用在了紅薯上。如果再加上農藥、生長調節劑、保鮮劑的使用,一畝地的紅薯農資投入大概在300元左右。

隨著種植結構的繼續調整及產業帶的集中與延伸,紅薯的種植面積還在繼續增加;而隨著消費者對于紅薯(粉條)品質的重視,生產出優質紅薯的需求,也在倒逼種植者重視精細管理和農資投入,紅薯帶給農資市場的增量潛力相當可觀。

流轉加速,大田區成為市場增長點

除了種植結構的優化調整外,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是許昌打造農業強市的另外一項重要內容。

這種勢不可擋的規模化種植,也在大田區為農資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市場活力。

滎陽新田地合作社鄢陵分社2016年進入鄢陵市場,為種植小麥、玉米的散戶提供全程托管服務。據分社負責人司文鵬介紹,鄢陵分社堅持“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對入社農戶提供統一供種(強筋小麥、中弱筋小麥)、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產品、統一加工銷售,第一年托管土地400多畝,第二年就發展到8000多畝,到2019年托管土地16000多畝。

“我們還為會員提供了農藥和肥料,我們直接和廠家對接,相當于‘去中間化’了?!彼疚涅i表示,在生產資料的采購環節,合作社直接與廠家對接,并采用出廠價直銷給會員,降低了生產資料的投入成本。

在建安區,就有種植大戶和經銷商簽訂協議,將病蟲害防治進行托管,只要經銷商能夠將地里的病蟲害防治住,種植大戶不再考慮要用什么藥劑,只管付錢就行。這就對經銷商的技術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懂農藥知識,還要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習性和防治節點。

“我們這有個大戶承包了100多畝地種土豆,以前都是用15-15-15復合肥做底肥,現在都是用腐植酸液體肥?!遍L葛市大周鎮供銷社付寶紅表示,在長葛市,土地流轉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靠種地賺錢的種植大戶也越來越多,為了種出高品質的農產品,他們更舍得投入。在她銷售的肥料中,液體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能夠占據銷量的20%。

除了要求更多的服務外,種植大戶們也開始算起了經濟賬,高性價比、高投入產出比、高效率、低使用量、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農資產品需求越來越高。

經作集中擴增,大田流轉加速,許昌在建設農業強市的過程中,釋放出了巨大的增長潛力,成為農資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突破區域和全新的利潤增長點。誰率先布局,誰就把握住了市場先機?。ㄎ闹袛祿碓矗涸S昌市統計局  網絡公開數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