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这一年丨“老代表”张庆金的新期盼
1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前一天,張慶金直到晚上還在修改完善自己準備的發言,他要在這次大會期間和大家分享我省農業“減肥增效”的新成果。雖然已經是第二次參會的“老代表”了,但他依舊不敢放松,“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責任,我不能辜負群眾對我的信任。”
一年前,55歲的心連心集團總經理張慶金有了新職務——省人大代表,第一次踏入省人民會堂,履行職責,張慶金有點緊張。
其實,參加工作30多年,張慶金有過很多職務。從設備維修員,之后歷經新鄉化肥總廠設備科科長、技術科科長、技改辦設備組組長、技改辦主任、心連心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一直到如今的總經理,從維修設備一步步到抓整體工作,從在新鄉參與老廠改革,到后來去新疆分公司承擔組建團隊、開拓業務的重任。
其中的跨度、遇到的難題都不是能輕松應對的,但他都扛住了。
也是在這些年間,心連心從險些被市場淘汰,到走向行業巔峰,2022年營收超過200億元,去年成功入選中國財富500強排行榜單。
作為這份成績的重要締造者,按理來說張慶金不該覺得難,但他確實是有些緊張。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是我們企業做產品的宗旨,也是我個人的追求。”張慶金不斷向其他代表請教,如何審議、如何發言,平常履職要注意什么?而當他搞清楚,人大代表就是要廣泛收集民情民意、為民發聲時,張慶金心里有了底。
這些年,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走訪調研、收集群眾意見。
化肥,是心連心最主要的產品,改善土地質量、提升作物產量,離不開試驗,也離不開調研。“做化肥,就要讀懂農民,才能做出符合農民需要的好產品。”
耕地情況如何?化肥效果怎么樣?農民使用后啥評價?過去,張慶金每年都會到全國各地的試驗田、示范田中,同研發人員、農民朋友認真探討研究,因為那里有“心連心的未來”。
當選人大代表后這一年,張慶金依舊去了田間地頭,也去了心連心遍布各地的商戶門店、服務中心,見種糧大戶,問農技推廣人員,不僅了解化肥產品的問題和需求,也問大家在生活上的急難愁盼;不僅關注心連心自己的業務,也關注全省的煤化工產業發展情況,與相關部門和企業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推動我省化肥工業的轉型升級。
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張慶金提出了《關于大力研發推廣減肥增效新技術、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認為河南作為農業大省,應加快生態友好的農業種植模式推廣、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和種植業全面升級。
事實上,心連心一直在為這一目標努力著。“我作為來自全國糧倉的化肥企業總經理崗位上的省人大代表,有責任、有義務、也有信心,引領全國化肥企業轉型升級,為國家提出的‘減肥增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23年,心連心瞄準“減肥增效”,在高效肥研發推廣方面取得了眾多成績。
心連心進行“水溶肥+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探索和實踐,在新疆投資建設水肥一體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已覆蓋棉花種植面積達50萬畝,幫助當地農戶實現省肥20%,增產15%。
針對贛南地區肥料利用率低、施肥不方便等問題,心連又聯合外部企業設計開發首部適用于贛南臍橙區域使用特點的水肥一體化設備,不僅較傳統施肥實現節肥30%至50%,而且能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同時在改良土壤、提升臍橙產量、改善臍橙品質、提升果樹抗寒、抗旱能力、促進果樹生根等方面效果顯著。
與多家高校院所共同研發水觸膜3.0肥料,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減肥增產增效顯著,在保證玉米不減產的情況下,增收一茬大豆,不僅緩解了我國大豆供需矛盾,還能提高農民的種植收益,真正達到一地兩收、農民增收的目的。
“我們董事長劉興旭一直說,心連心要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企業,那就是說,我們不僅為企業發展考慮,更要為群眾考慮,為社會考慮。”今年,張慶金帶去了兩項新建議,這也是心連心的期盼,一個是倡導大工業企業低碳用能,提升全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水平;一個是推動化肥科技創新,讓河南的“高效肥、高效農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金字招牌”。
人生歡樂事,揚鞭策馬中。張慶金說,自己還要不斷學習提升,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加強與基層的密切聯系,積極推動產業發展,關注民生問題,為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杰 袁楠 通訊員 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