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桃烂市,是桃不好还是市场不行?
這段時間,桃農的日子不好過
全國各地紛紛傳來鮮桃爛市的消息
好一點的桃子一塊錢一斤
大部分是5毛、8毛
有的甚至還賣不到這個價
先來看幾個在今年桃子價格普遍不高的情況下,仍然賣了不錯價錢的種植戶:
聞智多站長:種桃40多畝,他的中蟠11,剛上市6元一斤,后來降到5塊、4塊,最后一批桃2.5元,基本銷售完畢。椐聞站長介紹,今年行情不好的桃,基本上是加工桃和普通的白肉圓桃。
曾凡友:種桃60畝,中蟠11上市中,3塊錢左右。
鄭勛善:種桃20畝,6月中旬銷售完畢,批發價2.5至3元。
婁雙進:種桃200畝,種植的中油蟠9號剛剛獲得全國優質桃評比大賽金獎。
苑和波:種植桃面積近100畝(以下圖片,都是苑站長家的桃)。
劉振江種桃600多畝(中晚熟為主,還未上市)。
鄭忠明:種桃30畝,以晚熟為主。
趙旺志:種桃100畝。6月17日上市的這種桃,批發價5塊(下圖)。晚熟桃將于十月一上市。
趙國進:種桃50畝,以晚熟為主。
交談中,我們了解到,以上的種植高手們基本沒有出現銷售困難情況,總結原因如下:
1、選擇品種。避開7月集中上市高峰期,要么趕早,要么趁晚。
2、追求品質。精細化管理,重視有機肥,果園生草等措施。
3、開拓渠道。多考察、找市場、多樣化銷售。
反觀今年鮮桃爛市現象,有網友評析如下:
原因1 、中國人普遍跟風現象。見前幾年種桃的價格好,產量好,不分析市場盲目種植,幾年內,桃樹種植數量、產量開始出現成倍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銷路,沒有口感,沒有質量,沒有果個,沒有顏值和時間優勢的品種自然被首先沖擊,損失慘重。這也是我們常常說建園定位要做好,建園就要考慮到自己的桃要賣給誰,如果沒人要怎么辦?如果建園前充分考慮到了就不會這么狼狽。
原因2 、惡性循環。口感不好的桃子上市后,消費者吃了沒有回頭可能性,如果是把口感好的桃子送到市場上銷售很容易形成銷量爆炸性增長,一是好吃的東西會回頭,二是送人,這是我這里近兩年微商發展的真實感受,我這里今年受天氣影響錦繡黃桃產量銳減一半但價格由去年的5元一斤漲到10元一斤,不到7天,全縣一桃難求。去年一百多萬斤錦繡桃八成都是微商收走,因為我縣黃桃不套袋,品相雖然沒有套袋的好但口感一流,微商都是朋友圈賣的,只在乎口感,不在乎品相和時間,不會搶時間采摘,所以消費者吃到的幾乎是成熟度最好、口感最好的產品,表現出回頭率高。這也是冰火兩重天的原因。
原因3 、產量增長太快。同一時間,供遠大于求,桃是不耐儲存品,當供遠大于求時降價爛市即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