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晚熟柑橘市场:“大热”之下的冷思考
短短的幾年時間,柑橘市場的“大熱”之地從廣西來到了川渝。前車之鑒,“大熱”固然可喜,但絕不可以失去冷靜,對此,廣東、廣西的種植者應該深有體會。
今年四川晚熟柑橘市場迎來了“大熱”,量價齊升。
用四川省眉山益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波的話說,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季的柑橘行情,一掃陰霾,價格來了一個兩級跳,給低迷中的從業者注射了一劑強心針。
“從去年的10月到今年的3月,愛媛的價格一直不錯,最高的時候達到8—9元/斤;沃柑的價格也一直維持在3—4元/斤。”眉山晚熟柑橘協會監事長黃長征認為,造就今年價格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眉山柑橘的品質好、市場需求量大等都在拉動價格的提升。
“今年我們這邊的價格都比較好,和去年價格相比,像耙耙柑這些品種基本上翻了3倍,愛媛平均翻了2倍,不知火也基本翻了2倍?!钡だ庹棕S農業總經理黃偉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三點:第一,和去年的自然災害有關,去年很多地方嚴重高溫干旱,影響了柑橘種植;第二,放開以后大家消費更舍得;第三,和種植理念變化有關,比如在四川,很多人就愿意種高品質柑橘,在投入上比較舍得,種出來品質也非常好。
綜合分析,造成價格兩級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種植技術迅速提升
價格好當然能給種植戶帶來巨大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四川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調研期間的一個場景更是說明了這里種植理念的巨大改變:
在丹棱兆豐農業黃偉的農資店里,100多位種植戶聚集在店里。我們很好奇:“這么多人都等著買他家的農資產品嗎?”實則不然,這些人是在等著黃偉帶他們到地里現場講解柑橘種植技術。而且了解后才知道,這些人并不都是當地的種植戶,還有慕名而來的廣東、上海的職業種植者。
“他們現在對種植技術就是如饑似渴的狀態!”黃偉說,這也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的確如此,黃偉是地地道道的一線實戰技術專家,這么多年他依靠個人影響力,以技術為核心,把一個小小的農資店,經營成了農資公司,年營收額過千萬元。自2020年,黃偉的高品質柑橘課程已經培養了1000多名柑橘技術員,影響和服務了十幾萬畝柑橘園。如今,黃偉的學員遍布各地,他們就像蒲公英,將柑橘科學種植的種子傳播出去。
種植面積“限新退舊”
縱觀柑橘行業最近二十年的發展,面積增加、品種迭代、配套產業完善……都支撐了柑橘產業不斷向好,這是大前提。
“對于對行情更為敏感、種植面積占比更大的規模種植者而言,首先要考慮的一個變量是國家現在對于耕地紅線的政策。目前四川不少柑橘園,特別是新果區,都是前幾年發展起來的,占用耕地的不在少數。有些地方采用糧經復合種植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臨時之舉;有些地方采用‘限新退舊’的方式,只做減法,也就是新果園絕對不發展,老果園發展不好的給予補償退出,在當地反而讓已建果園變成了稀缺資源,轉讓價有較大攀升;有些地方采用高額補償的方式集中騰退,但效果不如人意?!彼酝醪ㄕJ為,目前四川發展新果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種植品種符合“潮流”
了解四川柑橘產業,品種一定是繞不過去的重要話題。無論是老品種,還是新品種,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個四川柑橘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主流老品種反映的是現狀,潛力新品種代表的則是未來,而新和舊的交替一直都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在四川柑橘品種新和舊交替的大環境下,優勢老品種能否守得?。啃缕贩N是否有未來?
從這幾年的價格走勢來看,愛媛38、耙耙柑、不知火是川渝市場的三個主流品種,其中愛媛的優勢仍然突出,地頭銷售價格還是比較高。對于今年愛媛38價格走高,我們通過眉山和仁壽地區的種植戶了解到,今年四川多地干旱嚴重,尤其在愛媛38果實膨大、著色成熟期,降水量較往年同期偏少,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產量相較往年減少,基于這個原因,預估今年后期價格會偏高。實際上,愛媛38在所有柑橘品種里,量不是最大的,但是它的品質是在眾多品種里比較讓客戶滿意的。
除愛媛38之外,作為四川柑橘種植面積最大的晚熟明星品種,耙耙柑在四川種植面積約300萬畝,上市時間為每年的1—3月。它憑借肉質脆嫩化渣、酸甜適口、風味濃郁且少籽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這也是耙耙柑價格長期保持相對高位的主要原因。
價格雖好,問題也不少
四川柑橘市場的高價格并不能掩蓋背后存在的種種問題。
在黃偉看來,現在種植戶的主要痛點和難點就是,果農在種植的時候很多是憑經驗和感覺,不是憑技術,而是憑運氣來掙錢,很多人也踩了不少的坑。
“所以,我們針對性地給大家傳遞這方面的技術知識,從底層邏輯搞清楚柑橘種植要怎么去做。對病蟲害、肥水管理都有系統的梳理,幫助果農盡量少踩坑?!秉S偉說,四川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盆地氣候,這邊幾乎沒有黃龍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機遇,一定要把種柑橘的底層邏輯搞清楚。因為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氣候、不同的砧木,差異比較大,大家不能簡單地憑經驗去種植。一定要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從底層邏輯出發,只有這樣才能種出更高品質的柑橘,真正把四川的柑橘品牌維護好。
四川省眉山市晚熟柑橘產業協會會長馬建英教授表示,眉山晚熟柑橘協會以及市農業局針對異常天氣專門制定了相應的技術規范,幫助農戶降低極端天氣帶來的損失。痛點在于,農戶缺乏提升柑橘品質的認知,比如說現在對于柑橘的果實來講,可能比較注重的是它的外觀,而四川獨特的氣候,導致當地柑橘的病蟲害發生比較重,特別是一些生理性的病害,比如油斑病,這個問題就要通過技術層面來加以解決;還有部分果園的果實含酸量比較高,上市的時候口感不太好,需要通過技術把果實酸度適當地降低。
四川農大汪志輝教授則認為,四川柑橘產業發展需要再思考:
一是品種的再思考。產業發展品種為先,品種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每個地區的產業發展都應遵循市場前沿和生態適宜來選擇品種。品種對產業貢獻率在60%以上,新品種將快速代替老品種,這是個趨勢。但是在更換新品種過程中,很多種植者出現了慌不擇路的現象。四川柑橘產業要做好總體定位:不與兩廣爭早,不與兩湖爭中,以晚熟為主,適度發展特早熟品種,淡季上市。
二是老果園改造的再思考。因為品種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市場對品種的選擇將呈現多元化,所以對于老果園,大規模高接換種將成為必然。老果園改造的重點是“改品種、改密度、改土壤、改樹形、改設施”的 “五改”技術體系。尤其是密度,應為3m×5m或4m×5m,行間一定要為機械化作業留足空間。
三是果品安全性的再思考。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果品安全,高安全性要求將成為必然。
四是果園輕簡栽培的再思考。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果園輕簡栽培將成為趨勢,其中,高光效簡易修剪將成為必然。
“大熱”能延續多久?
四川晚熟柑橘市場“大熱”能延續多久?
王波表示,每年價格行情走勢,終歸還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像今年眉山柑橘價格的上升,就跟全國其他種植區同時期柑橘產量下降有關。與其探究行情能持續多久,不如探究一下如何抓住行情。行情怎么走自有它背后的市場規律,每一個種植者作為行業的一員,怎樣在行情中避險和獲利才是最關鍵的。
對于像眉山市東坡區、丹棱、彭山、青神以及成都市蒲江縣這樣的老果區而言,種植者以散戶居多,種植面積不大,特點是精耕細作、種植技術已經自成體系,往往是出精品果的地方,價格自然會高一些。所以他覺得,對于這些老果區散戶,只要品質有保障,在當季多關注全國柑橘上市的各種報道,多比多問,同期賣個相對好的價錢并不是難事。
在四川瑞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彬看來,柑橘價格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預計今年冬天到明年春節,行情比現在好。現在這段時間(對應時段4月底),大型經銷商、服務商收購價已經給到3.7元/斤-4.2元/斤的水平,但是大家還在觀望,無論是供大于求還是供小于求,現在看起來供需并不那么平衡。
四川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靜認為,未來柑橘產業會逐步向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以及設施農業方向發展,因為人口老齡化,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結構模式。比如產業工人,如果后續出現了斷層,整個產業就會面臨采后處理、初加工、分級等相應的用工壓力。所以,未來四川柑橘一定是往數字化農業方向發展。
綜合來說,未來五年內四川市場的柑橘供應量將趨于基本穩定。對于已經建成的規模果園而言,競爭已經是存量競爭了。說白了,就是比拼成本、品質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規模業主的技術、管理與其規模的匹配度高低,就是在行情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