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三大项目赋能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农网 2021/12/16 8:12:10
日前,第七届中德农业周在线上举办,来自中德两国政府、研学机构、商协会、企业等各界嘉宾展开“云”对话。拜耳应邀带来“开启农业转型的新机遇”和“数字化技术——为农业带来突破、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的主题演讲,与众嘉宾一道为中国乡村振兴与数字农业发展汇智献策。三大项目赋能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农业领域的领导者,拜耳作物科在华六十余年来,积极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在12月1日的第七届中德农业

日前,第七屆中德農業周在線上舉辦,來自中德兩國政府、研學機構、商協會、企業等各界嘉賓展開“云”對話。拜耳應邀帶來“開啟農業轉型的新機遇”和“數字化技術——為農業帶來突破、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主題演講,與眾嘉賓一道為中國鄉村振興與數字農業發展匯智獻策。


三大項目賦能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全球農業領域的領導者,拜耳作物科在華六十余年來,積極參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在12月1日的第七屆中德農業周開放日暨鄉村振興研討會上,拜耳作物科學大中華區客戶市場部總監陳昕表示,“拜耳在中國大力發展鄉村和振興鄉村過程中,以創新為驅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開啟在中國農業領域的轉型新機遇。”


在發言中,陳昕著重介紹了拜耳在中國開展的三個代表性項目:“耘遠農場” 實現可持續農業,建設美好農村;“我向往的田園”從種子到餐桌,實現產銷對接;“悅農堂”以人為本,服務廣不同規模農種植者的數字化平臺。


陳昕表示,拜耳將繼續立足中國“三農”領域的重點問題,與農業領域公司和科研機構、種植者和食品鏈伙伴一道,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做出更多積極的貢獻。


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實現“減投增收”


在12月2日以“數字技術引領創新,智慧農業推動發展”為主題的中德數字農業解決方案研討會上,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數字農業總監盧時學帶來“數字化技術——為農業帶來突破、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主題演講。


盧時學表示,拜耳始終秉持“減投增收”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價值觀,以拜耳數字農業領域的全球實踐FieldView Drive數字農業平臺為例,該平臺集成了機器、農機互聯、移動化、云計算、人工智能,可以采集到整個種植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最終為農戶提供定制化的種植解決方案。目前,該平臺已經整合了上中下游數十家合作伙伴。


同時,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盧時學表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任務,數字化管理措施是突圍升級之計。”拜耳作物科學作為全球第一家農業企業,發起了碳捕獲項目,并嘗試碳交易的新商業模式。


2020年,拜耳在美國和巴西選取了1200個農場進行試點,讓農民采用Climate Smart(氣候智能)管理措施,將先進的農業實踐轉化為碳信用。農民除了傳統意義上通過農產品產生價值之外,還可以通過碳交易獲得額外收入,這也意味著為農民減排提供了動力支撐,從而實現數字賦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目前,該項目已經平穩運行了一年有余,影響了全球10個國家,觸達面積達到150萬英畝。


公益培訓拓展中德農業合作新方向


作為在華德企,拜耳深耕中國農業領域60余年,長期致力于在中國推廣新技術,為農民提供水稻、小麥、玉米、果蔬等多種作物的綜合解決方案、安全用藥和施藥技術等服務。


自2015年中德農業中心成立以來,拜耳率先加入了這一中德兩國農業合作框架下的品牌項目,積極參與中德作物生產與農業技術示范園項目,結合中方項目方江蘇農墾集團黃海農場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當地生產實踐的水稻及小麥種植技術方案,提供安全用藥培訓并引入安全配藥港及數字農業等先進理念,探討技術落地的具體方案。


2019年,拜耳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啟動了為期五年的大型公益類培訓項目“擁抱綠色”,為中德兩國農業合作框架納入了全新的議題,拓展了中德農業合作的新方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