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大会】西安黄氏秦志波:小麦主要病害自动监测预警技术应用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大会组委会 2023/3/25 17:13:30
西安黄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志波1.病害监测预警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寄主抗病性、面积等;病原菌数量、致病力、抗逆性等;环境生长因子、温度、降雨、相对湿度、紫外线等进行检测。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寄主感病性程度、栽培面积、分布等是目前最难以测定的。因此,很多时候假定寄主是100%感病的。2.监测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输入初始菌量等数值,初始化注册;区域实时数据采集、无线传输与存储云端数据库模型

秦志波26.jpg

西安黃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志波

1.病害監測預警

病害發生的影響因子:寄主抗病性、面積等;病原菌數量、致病力、抗逆性等;環境生長因子、溫度、降雨、相對濕度、紫外線等進行檢測。

在整個監測過程中,寄主感病性程度、栽培面積、分布等是目前最難以測定的。因此,很多時候假定寄主是100%感病的。

2.監測預警系統工作原理

秦志波188.jpg 

  • 輸入初始菌量等數值,初始化注冊;

  • 區域實時數據采集、無線傳輸與存儲云端數據庫

  • 模型預測;

  •  結果發布預警信息至客戶端(手機、PC端)。

秦志波256.jpg 

 

3.小麥主要病害預警范例

秦志波272.jpg 

小麥赤霉病:麥類作物上的一種流行性病害,在世界5大洲30多個國家發生和流行,可以為害小麥、大麥和其他小粒谷類作物,尤以小麥受害最重。重發年份減產20%―40%以上,每年發生面積在6000萬畝以上,約占全國小麥種植總面積的1/4。

秦志波389.jpg 

秦志波391.jpg 

赤霉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模型:包括子囊殼形成與溫度關系模型、侵染概率模型、菌量模型、潛育速率模型、顯癥率模型、重復侵染概率模型、病穗率模型等子模型。

  • 溫度影響赤霉病菌的發育;

  • 降雨、露水、相對濕度影響子囊孢子的釋放和侵染;

  • 溫濕度、品種抗病性影響病情進展。

秦志波519.jpg 

采集生長環境因子、氣象數據。隨后通過人工,或選擇單逆流離心式孢子捕捉儀、膠棒旋轉式孢子捕捉儀、車載式孢子捕捉儀Ⅰ型、Ⅱ型等工具進行病原菌調查。

秦志波593.jpg 

秦志波595.jpg

小麥條銹病:引起的產量損失一般在10%―30%,嚴重時顆粒無收。

開展小麥條銹病的預測預報工作,是科學精準防控的前提和基礎,在綠色綜合防治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秦志波681.jpg 

秦志波683.jpg 

目前在甘肅、陜西、河南、四川、湖北、青海、新疆七個省推廣應用。

秦志波717.jpg 

2023年小麥條銹病預測結果展示

秦志波736.jpg 

小麥白粉病:小麥生產上的重要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的品質與產量,一般發病后減產10%―20%。監測預警技術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小麥白粉病防控效果。

秦志波808.jpg 

2023年小麥白粉病預測結果展示

秦志波827.jpg 

4.其它作物病害監測預警

水稻稻瘟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

秦志波858.jpg 

玉米大斑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

秦志波875.jpg 

蘋果褐斑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

秦志波891.jpg 

 

5.產品的推廣應用

  • 推廣小麥赤霉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300余套,涉及17個省;

  • 推廣小麥條銹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40余套,涉及7個省;

  • 推廣小麥白粉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20余套,涉及6個省;

  • 推廣玉米大斑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100余臺,涉及5個省;

  • 推廣水稻稻瘟病自動監測預警系統30余套,涉及5個省。

發展前景與展望

智能化:提升病害測報數字化、信息化水平。

范圍廣:構建不同生態區全作物種類病害的網格化監測預警模式體系。

提升準確度:持續穩定收集植物保護基礎數據,不斷提升模型預測準確度。

微信圖片_20230325085555.jpg

2023智慧農業大會現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