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诺:产品唯一的方向——物超所值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郭英民 2023/4/22 10:00:48
做物超所值的产品 有的人说,商人在商言商,但这并不是商人的本质。 陈诺说,企业家都是商人,都在追求价值放大,但是他和六夫丁首先要做的是利他,因为利他才能利己。 “什么是商业?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而交换的基础就是物超所值。你和别人换东西,如果你认为他的没你的好,你自然也就不会换。”按陈诺的理解,作为商人,把产品做得更加物超所值,这是唯一的方向。 陈诺认为,商业

做物超所值的產品

 

有的人說,商人在商言商,但這并不是商人的本質。

 

陳諾說,企業家都是商人,都在追求價值放大,但是他和六夫丁首先要做的是利他,因為利他才能利己。

 

“什么是商業?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而交換的基礎就是物超所值。你和別人換東西,如果你認為他的沒你的好,你自然也就不會換。”按陳諾的理解,作為商人,把產品做得更加物超所值,這是唯一的方向。

 

陳諾認為,商業的最高境界就是利他。

 

事實上,正是靠著“利他”的商業邏輯,十幾年來,六夫丁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始終都是以至誠服務為宗旨,以打造良心企業、造福農民為己任,把責任、良知貫穿于研發、生產、銷售及植保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堅持真材實料,堅持高品質服務,打造國內集殺蟲研發、生產、銷售、植保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生物制劑公司,創造了行業奇跡。

 

想要做出物超所值的產品,研發必須放在首位。在產品的研發上,陳諾認為沒有捷徑可循。

近千種藥效助劑,上百種穩定性溶劑,從篩選到配伍都要靠恒心和耐力才能完成。

 

“說實話,當聽到農戶說喜歡六夫丁的產品的時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無數次試驗摸索的艱辛得到了回報,重要的是我們專注提高藥效、破壞害蟲防御系統的目的達到了,我們的產品在農戶那里已經物超所值。”

 

正如陳諾思考的那樣:“40年來,農資商人始終徘徊在主流商業之外。正是因為有一些人把投機取巧、吹噓欺騙當成了經營秘籍,把以次充好當成了經營信條,把牟取暴利當成了價值取向,才導致行業風評受損。只有產品好了,用戶才會好;用戶好了,商人才能好。把這個基本的道理搞明白,才能去談利他。”

 

所以陳諾認為,作為生產農資商,六夫丁只有用心中的良知、手里的產品,把自己周邊的百姓照顧好,把作物服務好,做出物超所值的產品,才是正道!


12-1.jpg

 

極致的“產品主義者”

 

品牌要始終用產品說話,用產品做代言,永遠以產品為介質和顧客發生關系。就像提到漢堡會想到麥當勞,提到咖啡會想到星巴克,所有知名的品牌,都是以產品為入口,經過強大的體系化溝通和表達,讓品牌和產品實現了共通。

 

行業內把六夫丁定義為“產品主義”,很多媒體也是這樣給六夫丁貼的“標簽”,陳諾說,他非常認可!

 

“六夫丁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產品主義者,這個詞六夫丁完全受得起。”

 

巴奴老板杜中兵把產品主義奉為圭臬,他認為,產品主義絕不是做好產品這么簡單,而是要用品牌思維、戰略思維、極致思維、信念思維來重新認識和解構產品。

 

于六夫丁而言,產品是入口,背后有很多有形和無形的支撐。

 

2009年的時候,陳諾對產品質量細節上的重視已經極其嚴苛。一條生產線配一個質檢員,誰出了問題“誰擔責”;瓶子上的標簽錯位3mm就被認定為“不良品”;用白毛巾擦拭每一瓶藥的瓶底臟物;把所有箱子內側全換成白色,一丁點臟污就會清晰可見。從那時起,“產品主義”這個詞就占據了陳諾的整個思維,也根植于六夫丁的整個“血液”,這種思維更是體現在六夫丁新的品牌定位上—長效殺蟲。

 

“長效殺蟲”這個理念是三年前六夫丁在國內率先提出的,“六夫丁始終是‘長效殺蟲’的堅實踐行者!我深知,做好長效殺蟲必須滿足兩大原則:一是綠色的、健康的、生態的,不能因為長效讓殘留更高;二是必須是高效的、長效的。”陳諾說,這兩個原則在六夫丁的產品研發、生產、經營過程中,從來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至于技術上,陳諾認為主要是應用技術和產品技術。

 

應用技術很簡單,一定要早用,就是要把用藥時間前置。現在很多農藥成分都有內吸傳導和殺卵破壁的功能,只要把卵解決,就能為以后少打藥奠定基礎。

 

產品技術上主要有兩點,一是傳導技術,將農藥的有效成分更多地傳導到害蟲取食部位,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殲滅戰;二是阻斷技術,通過干擾昆蟲性信息素的釋放,阻斷交配產卵。

 

再觀效果,過去打一次藥可以持續一周左右,如今六夫丁的長效殺蟲系列產品持效期更長。對種植戶來說,使用起來省工省力又省錢。

 

“不取巧”是一種精神

 

某種程度上說,“投機取巧”是一個商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是陳諾對這種“投機取巧”簡直是深惡痛絕。

 

“什么是品質?品質就是厚重,就是用心!吸引人的產品大多是品質好,用心創造的,好產品一定是靠不偷工、不減料、不走捷徑、不取巧做出來的。我希望六夫丁的每一個人都去做一個笨人,慢一點,不取巧,去踐行科技的力量。”陳諾說,這就是他給六夫丁灌輸的一種文化。


12-2.jpg

 

六夫丁“三大紀律”的第一條就是:全力以赴執行任務,不應付、不欺騙、不取巧。

 

六夫丁“八項注意”的第四條是:實事求是,用結果說話。

 

六夫丁的銷售人員從市場上回來,沒曬得黑里透紅都感覺不好意思。

 

所以,陳諾認為“不取巧”是一種精神,好產品是靠不會取巧的老實人創造的。

 

不僅如此,在六夫丁,陳諾還明令禁止討好領導,鼓勵大家給領導提意見,如果覺得薪資低,可以向主管提加薪。

 

這種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其戰斗力和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

 

六夫丁一年要開上萬場現場會、觀摩會、農民會等大大小小的會,如果心里想著如何“取巧”,幾乎不可能完成。

 

一年幾億元的銷售,賒銷幾乎為零。如果六夫丁的員工有“取巧”的想法,幾乎做不到。

 

重要的是,在前些年河南農資企業頂著“重營銷而輕產品”這頂帽子的巨大壓力下,六夫丁能在短時間內“殺出重圍”,為河南農資企業正名,奠定如今的行業地位,相信這一定是“不取巧”的精神所帶來的!

 

誠如陳諾所言,經過時間的洗禮,六夫丁沉淀出了一大批腳踏實地且不巧取的老實人,這些人分布在生產、研發、生測、倉儲物流、銷售、后勤等每一個崗位上。

功名不獨享,立名不取巧,威名不看重。

 

“正是這些不取巧的老實人,形成了今天六夫丁的性格。”陳諾認為,這就是六夫丁的文化。

 

不折不扣的“服務公司”

 

一個徹徹底底的“產品主義者”非要強調六夫丁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服務公司”,陳諾到底在下一盤什么樣的棋?

 

2013年,一個叫“服務評分系統”的測評模式在六夫丁誕生,這意味著業務員僅靠打個電話就賣貨的時代在六夫丁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也讓陳諾將技術服務提到了一個戰略高度。

 

“其實,六夫丁早就提出‘人人生測員,人人技術員’的目標,并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我們團隊流傳這樣一句話:做業務的將沒有業務可做。意思就是業務員必須要懂得植保技術,包括教大農戶怎么打藥、打多少藥、打幾遍、什么時候打效果最佳、怎么樣少投入多產出,這是我們服務的一個基本點。”在陳諾看來,你用服務給農戶創造了價值,你的企業就有價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不斷得到提升。

 

尤其是在行業新的競爭格局下,六夫丁一直堅信,服務就要服務到用戶的心,讓用戶徹底服你,這樣的服務才到位。然后再通過產品和人才兩方面的“實”去鞏固這個“虛”的服務,虛實結合推動六夫丁走得更遠,走得更久,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此外,因為目前農戶使用農藥還很不規范,也造成了很多浪費,急需技術指導服務。陳諾認為:“這個事情,你不去做會有其他人會去做,這是市場的需求,也是時代的需求。誰率先去做研究,誰就能抓住更多的用戶。”

 

需要指出的是,技術和市場之間是要培養感情的。在推廣農藥使用技術的過程中,不要被表面的銷量下降迷惑,表面看銷量是降低了,但是抓取的忠實用戶變多了,最終市場份額是增大的。

 

當然,技術的推廣是比較難的,因為它可能會帶動更多的變化。 陳諾表示,六夫丁將用技術推廣代替產品的推廣。六夫丁將近200人的業務團隊,將堅持使用技術推廣為中心的工作方式,用專業的知識,再加上一些專業設備,把藥效發揮到最佳。

 

1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