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万亩澳洲坚果大市场值得深挖
中國消費者在日常主食、加工食品和節慶禮物中都喜歡用到各種各樣的堅果,尤其是春節,堅果炒貨更是大家必備的年貨之一。香氣足、能健腦、抗衰老、營養價值高的澳洲堅果近年來逐漸成為春節氣氛組里的寵兒,也成為榛子、核桃、杏仁和腰果世界四大堅果之外增速最快的食用干果。
澳洲堅果又稱澳洲胡桃、夏威夷果,為山龍眼科澳洲堅果屬喬木果樹,原產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南部和南威爾士州北部的沿海亞熱帶雨林中,屬南亞熱帶常綠樹種,素有“干果皇后”“世界堅果之王”的美譽,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名貴食用干果,果仁營養豐富,含油量70%以上,蛋白質含量9%,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和維生素B1、B2以及氨基酸。除制作干果外,還可制作高級糕點、巧克力、食品配料、食用油、藥用油、化妝用品等,國際市場一直供不應求。
而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以及電商發展等因素的推動,澳洲堅果行業也保持著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勁勢頭,規模已達千億元。
澳洲堅果是舶來品, 我國最早引種澳洲堅果是在1910年,商品性栽種是從1979年開始。1979年廣東省從澳大利亞引入9個商業性品種共計1353株,交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繁殖、試種;1988年,夏威夷大學教授贈送該所7個品種,其中3個為首次引入。此后該所以粵東地區為主,建立了近10個試種點,共陸續種植了近1.4萬株澳洲堅果苗。
我國引入澳洲堅果并進行培育40多年以來,澳洲堅果產業迅速發展,主要產區為云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福建、四川等地區,品種已有20多種。澳洲堅果成熟期一般在8月中旬—10月中旬,早熟品種主要是HAES508、HAES800、HAES344;常規品種主要是HAES660、HAES816、HAES333、HAES246、HAES741、H2 、O.C、HAES294;晚熟品種主要是HAES695、 HAES900、A16、A4。
其中,云南的主栽品種為O.C 、HAES344 、A16、A4、HAES788;廣西的主栽品種為桂熱一號、O.C、A16、HAES695;貴州的主栽品種為O.C、 HAES788;廣東的主栽品種為O.C、A16、HAES788、南亞12號等。
擴種迅猛,面積已達459萬畝
近年來,全球尤其是我國以澳洲堅果為代表的高端堅果需求旺盛。唯品會數據顯示,2023年年貨節中,堅果禮盒銷量同比增長271%,休閑食品品牌良品鋪子在平臺上的銷量猛增270%,百草味銷量同比上漲244%。在此背景下,上游的堅果種植業自然也迅猛發展。
“在國內澳洲堅果多作為地方政府的扶貧樹種,種植后,正常于第三年開始結果,初始階段每株樹的結果量約為15公斤,地頭平均收購價多在15—40元/公斤。每畝地可種植20—24株堅果果樹,每畝收益約3000元,果園每畝生產成本(不含土地租金)約為800元,即每畝毛利為2200元,此后逐年遞增。樹達到豐產期(第六年)后,每株樹的結果量約為50公斤,每畝鮮果收益可達到8000—10000元,結果期超過60年。所以在云南、廣東、廣西、海南等主栽區農民擴種迅猛。”昆明恒道農林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農技專家宋漢鵬表示。
而據農業部發展南亞熱帶作物辦公室統計,2008—2014 年我國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從13.23 萬畝增加到146.83 萬畝,年均增長168.30%,是世界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增長最快的國家。
而據國際堅果與干果理事會、南非澳洲堅果協會、澳大利亞澳洲堅果協會、美國農業部和中國農業農村部農墾局等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球種植澳洲堅果共608萬畝,中國澳洲堅果種植面積達459萬畝,其中云南379萬畝、廣西62.5萬畝、廣東15萬畝、貴州2.5萬畝。目前國內澳洲堅果產量在9.12萬噸,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未來幾年產量預計將激增到50萬噸以上。
在種植主體上,以云南為代表的主產區散戶是主流,百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千畝、萬畝以上的大種植園、基地、農場也不少,不過多是合作社,或者外來資本布局運作。
云南成全球第一大產區
世界堅果看中國,中國堅果看云南。
近幾年,原產于澳洲的堅果在云南得到了最為廣泛的種植。云南已經成為全球種植澳洲堅果最多的地區,云南的澳洲堅果種植面積占全球種植面積的54%,占我國種植面積的88%。
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數據,截至2021年底,云南省澳洲堅果種植面積達379萬畝,其中臨滄、普洱、德宏、西雙版納、保山5個州市的總種植面積達374萬畝,成為云南澳洲堅果的主要種植區,其余零星種植面積在紅河州和文山州。
而云南澳洲堅果看臨滄,30多年來,臨滄始終按照最大的種植基地、最強的科技支撐、最好的扶貧效果、最優的品質保障目標定位,不斷提升臨滄堅果的種植規模、品牌與影響力。截至2021年底,臨滄市澳洲堅果種植面積達262.77萬畝,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澳洲堅果種植基地,是全球澳洲堅果的核心產區。同時,臨滄市也建成了全國唯一、世界一流的國家堅果類檢測重點實驗室。目前,臨滄全市有接近51萬名堅果果農。
隨著澳洲堅果逐年進入結果期,云南省澳洲堅果的收獲面積亦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數據,澳洲堅果收獲面積從2014年的8.83萬畝增長到2021年的115.79萬畝,7年增長幅度達106.96 萬畝。
種質、品種、栽培技術等環節都存在短板
澳洲堅果產業日漸繁榮的背后,在種植端和加工端還存在著諸多短板。
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市場服務部部門助理喻家河表示,目前國內澳洲堅果種植整體發展還相對緩慢,存在以下六大突出問題:
目前主要集中于云南、廣西等地,政府方面對堅果的規劃實施進展不順暢;
缺乏資金投入,基礎設施薄弱,果園建設質量差,大多都是散戶種植,連片種植、水肥一體化少;
堅果科研相對滯后,專業技術力量較薄弱,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
品種多而復雜,果園整體表現差,產量低;
生產規模小,產品開發投入不足,沒有成套的規模化生產線,大多還處于粗加工狀態;
農戶用肥水平參差不齊,專業配套的施肥技術方案少之又少。
宋漢鵬也表示,現在國內澳洲堅果產業種質資源缺乏、老品種退化、栽培技術落后、加工基礎薄弱等產業問題很突出。散戶種植占據主流,很多果農只會種不會管,不知道品種篩選,不懂栽培、樹體修剪、科學施肥,不能及時識別病蟲害,導致產量很低。例如云南進入結果期的澳洲堅果,一畝地的產量也就200多公斤,好一點的也就300多公斤。
459萬畝背后蘊藏著巨大的農資市場容量
不同于幾十萬畝的小宗果品,在種植規模上,澳洲堅果絕對稱得上是“大宗作物”,其459萬畝的種植面積背后無疑蘊藏著巨大的農資市場容量。
“澳洲堅果是一個被農資企業嚴重低估,且值得深挖的農資大市場。”在宋漢鵬看來,澳洲堅果459萬畝的種植面積在用肥、用藥上都有著巨大的增量空間,關鍵就看企業能否為此組建起專業的技術、營銷、服務團隊,開發出針對性的產品和方案,即能否足夠聚焦,舍得投入。
在喻家河看來,企業聚焦少的原因為:一是澳洲堅果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甚少,大多屬于散戶種植模式,導致種植施肥管理技術多種多樣,不成系統;二是當地專業化種植技術培訓少,生產技術不高;三是沒有健全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四是沒有研發出一款真正適合于澳洲堅果的專用肥或者套餐方案。
而要說澳洲堅果的背后到底蘊藏著多大的農資市場容量,暫時無法評估出具體的數據。但是據喻家河透露,澳洲堅果作為山龍眼科的常綠喬木,抗旱能力較強、枝繁葉茂,經濟壽命長達半個世紀甚至更久,因此需肥量特別大。
以澳洲堅果進入盛果期為例,在五年后的青年樹,施肥管理就更加注重生殖生長,同時還要補充生長的養分,幫助果實及枝條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此時期重點以磷鉀肥為主,氮肥及中微量元素肥為輔。根據澳洲堅果需肥規律,通常可以分成花前、壯果以及采后三個主要階段,花前肥期2—3月,主要以高氮型復合肥為主,每株500克;壯果肥期5—6月,主要以高鉀型復合肥為主,每株800—1000克;采果(月子肥)期10月左右,主要以平衡型復合肥為主,每株800—1000克;每畝一般以40株種植,故澳洲堅果盛果期每畝每年投入肥料100公斤,僅每畝每年復合肥投入成本就在400—500元。所以,在用肥層面,保守估計,中國澳洲堅果肥料市場容量大概在45萬噸。
功能性特肥、套餐肥是趨勢
目前在國內澳洲堅果幾大產區的主流肥料品種有哪些?未來的用肥趨勢是什么?有哪些機會點可挖潛?
據悉,目前在以云南為代表的澳洲堅果主產區,農戶選肥用肥習慣參差不齊,普遍流行的是通用型復合肥,如15—15—15、15—5—25,甚至還有選擇含量在25—35的低含量復合肥;在施肥過程中存在施肥方式不合理、施肥節奏不科學、施肥用量不匹配,以及根據澳洲堅果價格走勢選擇肥料產品的現象。同時,很多種植區不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導致產量低品質差等現象非常普遍。
“近幾年隨著國家倡導科學化種植、專業化種植、機械化種植以及綠色、有機、生態、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推進,農戶品質種植意識逐步提升,功能性特肥在澳洲堅果上也顯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并憑借提質增效的突出優勢獲得農戶的青睞,發展勢頭漸起,是企業和經銷商謀求增量的重點品類路徑。但是要想分得一杯羹,還要在以下兩點做好發力:需根據澳洲堅果的需肥規律,研發相對應產品,必須有助于果樹提質增效,農戶增產增收;目前種植戶施肥習慣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改變和深化農戶對功能性特肥的認知,實實在在做出效果,并根據澳洲堅果的施肥規律制定出科學的施肥方案,才能獲得市場占有率。”喻家河表示。
云天化目前就主要聚焦國內云南、廣西、廣東等澳洲堅果產區市場,主要投放綠色智能澳洲堅果專用肥、鎂立硼、美滋樂、雙機源等產品,以及公司一些通用型復合肥產品,并擁有成熟的澳洲堅果施肥方案。施肥方案根據澳洲堅果的需肥特性及生長規律設計,同時根據不同的種植管理、機械化種植情況進行耘套餐設計,真正以作物生長規律為出發點,以達到堅果增產提質、農戶增產豐收的目的。
隨著各產區地方政府種植扶持力度的加大,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會不斷擴大,種植風向也會向標準化種植轉變,所以未來的用肥趨勢將會更傾向于專用肥、功能肥、套餐肥。
病蟲害高發,農藥登記空間大
隨著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問題日益突出,農藥市場容量也在不斷擴大。
澳洲堅果有蟲害108種,病害27種。常見的害蟲有薊馬、蝽象、鱗翅目幼蟲等。其中,蝽象類是危害最大的一類害蟲,對果實的危害率最高能達到90%。主要病害有莖干潰瘍病、花疫病、灰霉病等。除此之外,在澳洲堅果果園中,經常會有前來偷食堅果的小松鼠,甚至很多果園鼠害成患,所以,在澳洲堅果的田間管理中,鼠害防治也必不可少。
對于澳洲堅果病蟲害加重,宋漢鵬認為有五大原因:
樹種單一。澳洲堅果果園因為樹種單一,生物多樣性明顯降低,病蟲害缺乏制約因素,在生物學上是不穩定的,更容易發生病蟲害。
果園郁閉度大。澳洲堅果果園進入投產期后,由于種植密度過大、修剪不到位等因素,普遍存在過于蔭蔽,通風透光不良,給病蟲害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人工林病蟲源廣。人工林是由人工培育成的苗木,雖然人能控制病蟲的傳播,但難以做到萬無一失,異地移栽苗木后,由于該地的天敵較少,隨苗木傳播的病蟲害很容易爆發成災。
人工林病蟲抗藥性強。人工林在管理過程中,由于經常使用農藥等化學物質來殺蟲防病,長時間大量使用這些化學品,必然會導致病蟲害的抗性增強,而且大量使用農藥,也會造成林地天敵數量的減少,這樣會進一步加劇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
防治措施不當。面對生態系統脆弱的堅果園,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在監測的基礎上綜合使用物理的、生物的、農業的措施來防止病蟲害大暴發,治早、治小才能事半功倍。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采用簡單粗暴的化學方法來控制病蟲害,農藥使用頻率和濃度逐年提高。為了控制好病蟲害,有些果園每年打5—6次化學農藥,造成果園原來的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薊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的果園薊馬危害原本不重,但常年打藥后天敵殺傷殆盡,加上抗藥性薊馬的快速擴繁,暴發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有著459萬畝的種植規模,病蟲害種類也特別多,但是澳洲堅果在專用藥劑層面卻是面臨著和不少小宗作物一樣無藥可用的困境,在澳洲堅果上的農藥登記還處于空白階段。這也意味著農藥企業有著巨大的登記空間。
一如四川國光作物品質調控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江文所言,澳洲堅果的種植面積是足夠大,在病蟲害防治上也沒有什么技術門檻,但是種植管理比較散,企業無法獲得良好的上量預期。同時,相比熱門水果,澳洲堅果在農資需求上的熱度不足以引起企業的重視,再加上團隊精力有限,自然就很少有企業投入專用藥劑產品的研發;還有就是企業不敢盲目投放產品,怕出藥害。當然,這種情況會隨著澳洲堅果整體種植面積和市場熱度的進一步提升而改變。國光也是這兩年才開始配備專業的團隊聚焦澳洲堅果,主要在臨滄做植調劑在澳洲堅果保果、控梢、促花、抗逆層面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未來會有相應的產品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