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素:持续火热的新风口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4/4/30 11:30:34
生物刺激素是近年来国际农化市场最火热的全新风口之一。已逐渐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全球土壤问题的加重,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频发、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的加速推进,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越发旺盛,能有效提氮解磷固钾,补充中微量元素缺失短板,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率,改良和修复土壤,提高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促进作物生长并增产提质的生物刺激素市场正在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成为国内外企业争

生物刺激素是近年來國際農化市場最火熱的全新風口之一。已逐漸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尤其是隨著全球土壤問題的加重,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的頻發、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的政策的加速推進,以及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需求的越發旺盛,能有效提氮解磷固鉀,補充中微量元素缺失短板,提高肥料和農藥利用率,改良和修復土壤,提高作物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促進作物生長并增產提質的生物刺激素市場正在進入新的增長周期,成為國內外企業爭相搶灘的細分藍海賽道。

沒有統一定義和法規

什么是生物刺激素?目前不同國家與地區給出的生物刺激素定義和法規不盡相同。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生物刺激素”技術委員會(CEN/TC 455)定義:生物刺激素是一種可以促進植物營養過程的產品,這種產品不依賴于它的營養成分,其唯一目的是改善該植物或植物根際的養分的利用效率、對非生物脅迫的抵抗力、土壤中或者植物根際有限養分的品質特征或有效性一種或多種特性。

美國農業部的定義是:生物刺激素是一種物質或微生物,在用于種子、植物或根際時能夠促進作物吸收養分,提升營養利用效率,增強其對非生物脅迫的抵抗力,或提高作物的品質與產量。

在我國官宣定義的生物刺激素是2021年5月7日頒布的NY/T 3831-2021 《有機水溶肥料 通用標準》中提及到的:生物刺激素是能使植物通過合成生長促進物質和(或)通過不受養分物質影響的營養過程來刺激其生長的成分,可達到提高植物養分利用率或吸收率,提高植物非生物脅迫耐受性,及/或改良作物品質性狀等效果目標。

廣義的定義是:生物刺激素是指具有促進植物生長和提高應激響應的物質,包括腐殖酸類物質、復合有機物質、有益化學元素、非有機礦物(包括亞磷酸)、海藻類、甲殼素和殼聚糖、抗蒸騰劑、游離氨基酸、微生物。各類生物刺激素無需嚴格區分,并非相互獨立。

除了定義上的不統一,各國對生物刺激素的管理政策也不盡相同。2022年7月,歐盟將植物生物刺激素納入新肥料法規2019/1009下登記,而不再作為農藥進行管理。法規對生物刺激素進行定義并界定其四大功能和分類。

2022年美國修訂了《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滅鼠劑法案》(FIFRA),為新類別“植物生物刺激劑”建立了一致的定義,并明確將此類非殺蟲劑的產品排除在 FIFRA 法規之外。日本市場上生物刺激素的產品是根據《肥料控制法》或《土壤肥力增強法》進行登記的。

意大利啟騰公司中國區銷售總監周俊表示,由于缺乏統一的定義和監管體系,國內外不少生物刺激素生產商利用日益增長的需求來提供劣質產品。目前市場上的一些蛋白水解物,海藻,腐酸,微生物等生物刺激素產品沒有標準,產品指標,質量,功效有很大的差異性。產品及市場的混亂也導致終端用戶對生物刺激素在植物生長、作物品質、產量和可持續管理方面所能帶來的巨大效益常被忽視,認知產生偏差。因此,推動生物刺激素廣泛使用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這些誤解。

目前,在中國生物刺激素這類新產品還沒有明確的登記要求和分類。例如腐植酸類、海藻肥類、氨基酸類等還都是以肥料的名義登記的,被歸屬在肥料中的功能性肥料類;例如寡糖素、蛋白 (多肽)等產品則是以農藥的名義進行登記的,所以歸屬在農藥類。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腐植酸、微生物菌劑、復雜有機材料、有益化學元素、無機鹽、海藻提取物、甲殼素和殼聚糖衍生物、游離氨基酸以及其他含氮物質等,都屬于生物刺激素。

在性能上,生物刺激劑能有效提氮解磷固鉀,補充中微量元素缺失短板,提高肥料和農藥利用率,改良和修復土壤,提高作物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促進作物生長并增產提質。

根據應用,生物刺激素市場分為葉面處理、土壤處理、種子處理。全球市場主要是葉面噴施技術,而種子處理預計表現出12.3%的最高收入復合年增長率。此外,由于農業種植活動的增加和對土壤肥力提高的要求,到2026年,全球土壤處理應用的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5億美元。

陜西優美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監連前文表示,生物刺激素既不是植物調節劑,也不是農藥,更沒有肥料的屬性,它介于三者之間。不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但可以誘導植物產生內源激素,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也不是殺菌劑,但可以誘導植物抵抗真菌、細菌及病毒等病害;更不是肥料,但可以大幅提高作物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獲得更高產量和品質。綜合來說,生物刺激素集促生、增效、增產、抗逆等功效于一身,少量施用就可以實現功能倍增、減肥減藥的目標。

中國將是亞太區增長最快的市場

作為近年來國際農化市場的全新風口,生物刺激素優勢不斷凸顯,市場普及率也得到不斷的提升、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

根據Vantage Mark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為30億美元,2022年已達32.4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5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1.71%,遠超農藥和傳統肥料的增長率。目前生物刺激素主要消費市場在歐洲,但增速最快的是亞太地區,到2027年,亞太生物刺激劑產品市值預計將達到6.316億美元,中國市場潛力不可限量,將是生物刺激劑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22年國內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已超25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10.94%。

三大因素驅動增長

都說新物種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一個長期趨勢,那么近幾年國內外生物刺激素持續火熱,快速增長的背后驅動因素有哪些?

周俊透露,消費需求、生產需求、政策傾斜是生物刺激素持續火熱的三個關鍵驅動因素。消費需求體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需求不斷提高,市場倒逼生產端技術升級,生物刺激素能夠改善作物營養轉化,有效提升作物品質。生產需求體現在受迫于日益嚴重的土壤問題以及各種頻發的極端天氣,農戶對能夠提升作物抗逆性的技術產品需求日益增強,生物刺激素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提升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有效避免因土壤及極端天氣導致的作物減產、甚至絕產,減少損失。政策傾斜則體現在全球多國政策都在持續提倡農業綠色發展,生物刺激素的使用能有效提升農藥、肥料的利用率,是發展綠色農業的重要保障。

可以說,生物刺激素的持續火熱負完全是符合了消費、生產、政策三方面需求,是大勢所趨,這也是近年來眾多大型跨國公司涌入生物刺激素市場的主要原因。

投資并購頻發

生物刺激素行業賽道的火熱還體現在并購端。

根據相關統計,近幾年生物刺激素行業投資并購事件頻發,業內知名的并購包括:

微信截圖_20240506113639.png

足見,以先正達,拜耳,巴斯夫、科迪化為代表的農業巨頭,國際大型企業正加速通過產能擴張、研發投資、并購等多種策略來獲得自己進入生物刺激素這個火熱新市場的目標,同時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管線,增強技術能力,并逐步建立起自己在生物刺激素領域的競爭優勢。

企業布局提速

生物刺激素熱潮帶動賽道布局的加速。

意大利瓦拉格羅、意大利啟騰、美國世多樂 西班牙萃科、荷蘭科伯特、挪威?阿坤納斯集團、意大利比奧齊姆、百事達(印度)、加拿大阿卡迪安、西班牙Seipasa、意大利SCL是我們所熟知的國際生物刺激素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國際生物刺激素代表企業

微信截圖_20240506113822.png

國內生物刺激素行業因發展起步較晚,但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近幾年布局者也在不斷增多。腐植酸的代表企業有,山東農大肥業、河南心連心、廣東拉多美、北京澳佳肥業、陜西優美柯、陜西鼎天濟農、安琪酵母、山東土秀才等;海藻肥代表企業有青島海大生物、北京雷力、江西開門子、威海世代海洋、青島明月、北京新禾豐、浙江新田龍等;氨基酸代表企業有深圳潤康、西安麥克斯、青島瀚生、南寧漢和、金正大、史丹利、南京軒凱、浙江世佳等;植物源生物刺激素花粉多糖代表企業有成都新朝陽。

全球生物刺激素巨大的市場潛力,讓國內企業不斷加大產品研發、推廣力度,但是由于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缺失,生物刺激素市場目前依舊處于無序化的狀態。據了解,我國生物刺激素生產企業一超過50家,但缺乏龍頭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企業集中度不高。拜耳、巴斯夫、先正達和科迪華四大農化巨頭依舊占據生物刺激素的前四大供應商地位,牢牢把控3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

連前文表示,整體來看,我國生物刺激素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目前行業內各大公司處于跑馬圈地的競爭階段,行業具有一定門檻,競爭激烈且毫無秩序可言。生物刺激素品類上還不成熟,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企業競爭也尚不充分,國外品牌占據優勢地位,進口生物刺激素產品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相信在利好的市場環境與政策雙重影響下,會將進入加速發展時期。國內企業在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上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將會逐漸縮小,并憑借本土化及性價比的優勢,市場份額會迎來快速上升,擁有技術、成本和銷售渠道優勢的企業未來發展將更具潛力。

需求存在地域差異

中國不同地區對生物刺激素的需求有差別嗎?

周俊表示,中國東西和南北跨度大,氣候土壤及農作物結構和種植模式差異大,導致農業生產對農資投入品及生物刺激素的需求不盡相同。南方以果蔬類經作為主,對于生物刺激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緩解/預防極端氣候(高溫,低溫,臺風,干旱等)造成的各種非生物脅迫,以及對作物重要生長節點進行干預,達到提高產量和提升農作物品質的目的。北方以大田糧食作物為主,生物刺激素的進入晚于南方經作區,對于生物刺激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農作物的生育節點適當干預,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在西北干旱地區,提高農作物抗旱能力的生物刺激素有較大的市場前景。

連前文也指出,中國地域廣闊,氣候條件和作物類型多樣,導致對生物刺激素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在生物刺激素市場的初期發展階段,主要集中在云南、山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重點區域。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行業的持續發展,生物刺激素已逐漸進入中國的大部分市場。盡管如此,由于用戶對生物刺激素的認知程度和畝收益的不同,其在使用次數和用量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杭州瑞年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曹江也強調,事實上,國內各個地區都有通過生物刺激劑來改善作物生長狀況的需求,但是因為每個地方作物的產值不同,經銷商和種植戶對生物刺激劑的認知不同,造成各個地區的需求不一樣。國內最成熟的生物刺激劑市場在云南、海南、四川、山東等地,類似新疆、東北市場也有一些區域開始逐步認識到這類產品的作用。

要因地制宜制定推廣策略和方案

針對不同地區對生物刺激素需求的差異化,也倒逼企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推廣策略和解決方案。

在周俊看來,推廣生物刺激素的方式與化學制劑有著明顯的區別,化學農藥的靶向是病、蟲,它的使用目的和效果觀察比較直觀和單一。種植戶對其使用方法更易把握,效果的鑒別也相對比較容易。而生物刺激素的靶向是作物本身,它涉及到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一系列內在及外在的,種植戶對其使用方法和效果的觀察鑒別,需要一個教育培訓的過程。所以生物刺激素的推廣難度會大于農藥,需要做更多試驗示范及科學數據的收集論證。

連前文也表示,推廣生物刺激素與化學制劑的差別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生物刺激素見效速度往往沒有化學制劑快,特別是不同氣候條件下,差異更大,所以更需要因地制宜,辯證分析。第二人們對生物刺激素的認知較淺,需要很高的教育成本及推廣成本,而化學藥劑發展時間長,人們接受程度更高,推廣效率更高。第三,生物刺激素的推廣很容易受到農作物行情的影響,一旦用戶收入降低,在縮減投資時,首先減去的就是生物刺激素,而化學制劑則是剛需產品,不輕易被棄用。

田曹江也指出,化學制劑產品已經存在較長時間,市場、渠道都相對穩定,類似氮磷鉀這類的需求甚至是過量的。同時化學制劑產品是植物生長的基本需求,各種元素的需求量、需求曲線都為大部分人所了解,價格是推廣的核心問題,它是保證作物生長的基礎。生物刺激劑出現時間較晚,各種物質的作用機理還在被逐步研究,它的需求量會隨著更多人的認識而不斷增加。生物刺激劑主要解決工業化種植所面臨的各種土壤、氣候、品種等問題,它的推廣需要和農業技術相結合,和生產實踐相結合,推廣需要足夠的技術和經驗積累。

在方案層面,意大利啟騰根據中國農業現狀及種植戶的痛點,制定了一系列以肽+生物刺激素為主的解決方案:在南方柑橘類、葡萄等果樹區,通過植物刺激肽的應用,能夠促進萌芽、抽稍整齊,新稍轉綠、保花保果;通過肽+鈣技術解決果裂,提高果品品質、延長貨架期;通過“奧麗組合”技術(奧西沐+萃麗)解決果品大小不一、畸形等痛點,提高果品風味;肽+有機氮技術可以解決作前期發育問題,搞高作物抗脅迫能力、提高養份利率,搞高產量;肽+拌種方案,提高種子發芽率,提高苗期抗脅迫能力等等,經過多年推廣得到了合作伙伴及廣大農戶的高度認可。

“優美柯立足全球20年,耕耘中國10年,目前在南北方均表現優越,主要體現在提升樹勢,改良土壤。通過讓作物生理效率更高,使其在氣候變化的條件下生長穩定,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同時通過內源調控基因與酶,使得根系發達,節間均勻,葉片質量好。”連前文表示,農戶通過優美柯解決方案最終可實現產量與品質共同提升。

瑞年特肥從國外引進100多種特肥,涵蓋生物刺激劑的各種品類。比如今年推廣的科耐曬產品,解決南方地區高溫下葡萄、柑橘等出現的生理問題;益膨達產品解決某些獼猴桃品種不能使用激素進行膨大的問題;鎧佳620產品解決草莓控旺問題;綠力海康產品解決陽光玫瑰的高負載產量下營養供應和防早衰問題;綠力根康產品解決經濟作物掛果后期持續保持樹勢延長采收問題。

是以,在市場上推廣推廣生物刺激素時,一定要重技術、重體驗,通過大量的前期調查及試驗示范,針對特定市場的特定作物生理特點制定出最科學合理的方案,讓農戶真正體驗到使用效果,才能穩步推進。

增量機會在大田

根據作物,生物刺激素市場分為條播作物、草坪和觀賞植物、水果和蔬菜。條播作物和谷物主導著整個生物刺激劑市場,包括玉米、大豆、大麥、燕麥、小米和棉花。這些作物在全球大面積廣泛種植,為該行業提供了利潤豐厚的增長機會。

但是目前從全球來看,蔬菜水果等高價值作物是生物刺激素的主要消費市場,然而從長遠看,遍布世界各地的大田作物對生物刺激素的需求正快速興起,有望成為生物刺激素的新藍海市場。這一定程度上也會破解企業生物刺激素銷售體量難以做大的難題。

連前文認為,定位精準的生物刺激素產品是可以給作物生長發育帶來很多的功能性改變的,比如促進根系生長、促進揚花、促進灌漿、抵御低溫高溫干旱、解決藥害等等。例如在7、8月份南方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水稻出現不結實的問題,在東北地區,早期氣溫低容易導致水稻育苗難和生根難問題,這些問題用常規的農藥或者肥料是難以解決的,這正好是生物刺激素走進大田作物市場的一個突破口。而且生物刺激素與農藥和傳統肥料復配,都有協同增效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也符合國家藥、肥減量增效的要求。所以,這也注定了未來生產商最好的機會市場一定是大田作物,因為這是相對不成熟的有機農業領域,農民有接受能力,廠家有創新性和影響力,大田作物的高占有率基于應用新的技術革命使農業實現增產增值的潛力。

近幾年意大利瓦拉格羅、意大利啟騰、優美柯為代表的企業都在加大進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馬鈴薯、花生大田作物市場的力度,都針對作物生根、抗逆、促花優果、增產、提質配置了完善、全面的生物刺激劑產品管線,都擁有了很好的口碑和用戶黏性,銷售體量都在穩步提升。

當然,不同于高價值的經濟作物,大田農戶更看重的是效果和性價比,這就要求企業在做推廣時,要更注重技術服務和體驗感,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讓農戶真正看到實效。

植保融合,土壤改良,激發作物潛力是趨勢

盡管國內生物刺激素的發展面臨著標準缺失、市場接受度較低、與國外差距較大等多種問題。但毋庸置疑,生物刺激劑在我們農業中的作用在未來將有更多的顯現,從作物的生產表現到土壤健康,從農產品營養水平到生物多樣化,都將有賴于生物刺激劑的加持,這個全新的風口,全新的賽道會持續火熱。

那么,未來10年生物刺激素市場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周俊透露,未來10年生物刺激素市場的發展趨勢有三:

第一,生物刺激素的標準化將逐步完善,市場越來越規范化。在研發方面功能越來越精準化,靶向功能越來越來明確;

第二,在應用層面,生物刺激素將會與植保方案、營養方案、拌種方案、大肥增效配方等多方面結合。生物刺激素將成為未來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品;

第三,在應用方向主要會以土壤及根際環境改良、提高作物自身如抗脅迫能力、內源調控生育節點及代謝、提質增產、生物防控等多方位應用,衍生出不同功效作用的生物刺激素產品。

連前文也指出,第一隨著農產品安全、土壤修復和提質增產等問題的關注度提升,未來10年全球和國內生物刺激素市場規模肯定會持續擴大。第二品類會更加多元化,市場將會出現更多的品類,以滿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環境的需求。同時,新型材料研究及產品復配的趨勢也將更加明顯,以提高產品的綜合效果。第三技術創新將會推動市場發展,在材料科學、基因編輯、微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將推動生物刺激素產品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效果和穩定性。第四行業標準會逐步建立,面對當前生物刺激素市場亂象,未來將會出現更加嚴格的行業標準和監管政策。

田曹江則認為,生物刺激劑已經得到渠道和種植戶的廣泛接受和認可,從產品模式來說,未來10年基本是往三個方向發展:第一是大肥+生物刺激劑的形式,這種方式幫助傳統大肥增加功能性宣傳特點,體現差異化,促進傳統大肥銷售,缺點是功能性的效果比較有限;第二是在常規生物刺激劑的逐步標準化后,產品的價格競爭,渠道競爭更加激烈,逐步出現優勝劣汰;第三是創新功能性的生物刺激劑,這類產品對研發、推廣的要求都比較高,但是可以解決種植者的具體問題,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當前氣候劇烈變化、種植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傳統產品難以解決類似問題。

總結來說就是未來10年生物刺激素市場的發展趨勢在于植保融合,土壤改良,激發作物潛力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