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以待
新的一年,代表新的希望!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2023年來了。
無論經歷,無論過往,人們都期待新的一年一切能重啟。
正常的營銷活動重啟,正常的社交活動重啟,正常的行業秩序重啟……
沒有人問類似“今年會不會更好”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今年會不會更好,完全取決于自己。
對未來報之以樂觀,是我們的態度。
樂觀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積極應對現實問題的能力。樂觀者為什么能報之以樂觀?
因為,農化行業整體向好。
不用羨慕那些一出生就在羅馬的人,因為你也一直在羅馬。
其實,農化行業遠遠沒到競爭殘酷的時候,2022年的困擾基本都是普遍性問題。
即便是2022年,農化行業也是活得最滋潤的十大行業之一(前瞻研究院根據行業凈利潤率和行業注銷企業比例統計)。
根據A股58家上市公司的財報,農化制品行業在2022年凈利潤率達到16.4%,同比增長4.8%;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高達33.9%。
為什么能報之以樂觀?
因為,行業的營銷活動已經在重啟。
行業的新年,被營銷專家馮衛東用演講開啟。他用樸實的言論和真實的案例,描述行業的變化,并將行業問題分類,從案例中找規律,找方法,給出未來的路徑。
元旦假期開始,來訪的企業就絡繹不絕。大家都想交流、學習,想用思想的碰撞給今年一個明確的方向。
為什么能報之以樂觀?
因為大家都已經找到了方向,只需要用時間去踐行。
大象過河不需要戰略,保持既有優勢加創新就可以笑傲江湖。
中小企業都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專注一個賽道,或品類或作物,然后專注技術,且不斷豐富迭代,以期能成為細分領域的領航者。
相信在今年的細分領域,將會有看不盡的精彩紛呈!
為什么能報之以樂觀?
因為農資行業一直在發展,在延伸,一直充滿希望。
農資行業已經不單單局限于農資,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廠商開始自覺不自覺地往農服、智慧農業傾斜,開始往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
他們不僅僅從產品的層面去指導用肥用藥,而且給出作物生長期整體解決方案,甚至是根據種植者售賣(水果)時間段給出不同的營養方案。
農資人就是這樣,不固化,不被限制,一直致力于將更豐富的產品以更方便的方式帶給用戶,給用戶帶來更多價值。
“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堅定地執行。”這是稻盛和夫的《活法》中的一句話,放到農化行業也適用。
2023年,讓我們樂觀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