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疫情到底影响行业了什么?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冯卫东 2020/2/8 0:00:00
时代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在疫情之下,我们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说:“战争中充满不确定性,战争中四分之三的行动都或多或少处在不确定的迷雾当中。”在疫情之下,行业遇到的不确定性是挑战,也是转型升级的机会。农资是刚性需求,只能延后不会减少从2003年非典事件对部分农化企业的营收报表来看,非典对部分原材料企业第一季度报告和中报稍有影响,但是对年报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历时7个

時代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在疫情之下,我們要學會與不確定性共處。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也說:“戰爭中充滿不確定性,戰爭中四分之三的行動都或多或少處在不確定的迷霧當中。”

在疫情之下,行業遇到的不確定性是挑戰,也是轉型升級的機會。

農資是剛性需求,只能延后不會減少

從2003年非典事件對部分農化企業的營收報表來看,非典對部分原材料企業第一季度報告和中報稍有影響,但是對年報幾乎沒有影響。說明歷時7個月的非典幾乎沒有對農化行業造成影響。

所以無論是主流的農資市場還是經濟現狀,上漲的愿景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我們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勢頭也不會做太多調整,當然對行業的影響也和疫情控制情況相關。并且,農業生產資料是農業生產的剛需,從整個市場需求看,目前銷量下滑也是有限的。

種植端:主糧無影響,影響南方大宗水果

疫情對小麥、水稻、玉米、馬鈴薯四大主糧幾乎無影響;蔬菜端,四川、廣西、海南、云南等地蔬菜受到影響;水果端,對蘋果、西瓜影響小,對柑橘、草莓影響較大,對南方大宗水果有影響,但影響也是短暫的。

所以總體來看,疫情對農資銷量影響有限(南方市場除外),并未對銷售有深層次的波及。

1625708312.png

最大的問題:化工企業的連續生產、發貨是問題;大田作物由于季節不到,基本沒影響;大田經作,不到季節;大棚經作,應季產品較多;鄉鎮二級商受影響,對村級二級商是機會。

從水果端看,雖然送禮減少了,但是家庭消費增加了,水果需要轉換場景銷售。

堅定信心,無農不穩

雖然目前銷量下滑、 延后,但我們只要等待,就會迎來銷售爆發期。疫情過后,一定是農業生產資料的狂熱,不要被當下的銷售延遲所迷惑。不怕沒銷售,就怕沒信心,只要信心在,特別是農資板塊,剛需的產品,井噴是有預期的。所以我想說,銷售的暫時延遲,不要緊張,等待銷售爆發期的來臨吧,這個時間不會特別遙遠。

雖然強疫對局部區域、局部作物有影響,放在全國來說,影響有限。

我們農資人不要焦慮,與往年相比備貨有延遲,但是并沒有對我們實際需求發生重大的影響。所以我想說,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只是農業生產資料延遲,并不是銷售的停止。

不等待、不消極、不放棄

面對當下的疫情,我有三個建議:不等待、不消極、不放棄。

不等待,你在家睡5天,醒來還是5天前的你,睡15天也還是15天前的你,沒有絲毫的長進。而疫情過后,我們還需要生活,還需要衣食住行,只消極等待沒有價值。

不消極,悲觀者都失敗的,樂觀者都是成功的。

不放棄,我們一切照舊,沒有出現新的不可控、不可逆的,我們根本沒有放棄的必要。

所以,疫情既是危機,也可能是機會。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

疫情下的不確定性會持續發生,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解決什么問題,而是在不確定的狀態下,調整我們的姿態,去認知,去學習與疫情共處的能力,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