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问:疫情后的市场机会是什么?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冯卫东 2020/2/8 0:00:00
疫情当下,有没有受益的行业和产业呢?答案是有,例如:网游产业、在线办公软件、网络视频。农资企业是怎么应对疫情的?很多化工企业都转身做了消毒用品,例如云天化、中盐红四方、金象、六国、安徽国泰、根力多、汉和、易多收、上瑞、安徽丰乐、三宁等,把部分化工生产线调整成生产84消毒液。2020年的疫情危机,恰恰是企业自身变革的重要契机,具体农资行业在疫情后的市场机会有哪些呢?今年的企业将分成三类:第一类企业通

疫情當下,有沒有受益的行業和產業呢?答案是有,例如:網游產業、在線辦公軟件、網絡視頻。農資企業是怎么應對疫情的?很多化工企業都轉身做了消毒用品,例如云天化、中鹽紅四方、金象、六國、安徽國泰、根力多、漢和、易多收、上瑞、安徽豐樂、三寧等,把部分化工生產線調整成生產84消毒液。

2020年的疫情危機,恰恰是企業自身變革的重要契機,具體農資行業在疫情后的市場機會有哪些呢?今年的企業將分成三類:第一類企業通過彎道超車,脫穎而出;第二類企業通過轉型升級,獲得新的發展;第三類企業可能看不到今年的春晚。

我們從以下八個方面看一下疫情后的市場機會。

第一,農服熱。

農服受各個因素的制約,可能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五六年前,廣西田園在做打藥隊,他們根據不同的區域開發出不同的打藥設備,這幾年我們看到了他的威力。

農服為什么能火起來呢?

(1)勞動力的缺失,特別是疫情當下,很多工廠缺勞動力,在勞動力缺失的前提下,可能農業的產業工人更缺;

(2)工人的管理困難,農業上很多工作很難標準化,比如人工打農藥,達到什么狀態是標準,什么速度是標準,若沒有機械化,很難做到標準。

為什么這兩年無人機比較火,無人機火的前提是因為很多能標準化、能有數據化、農服和智慧農業的有效結合,更為農業下一步發展做出很好的貢獻,接下來我相信農服會做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疫情下,農服隊伍改造,改造成了集體消殺,防疫與春耕兩不誤。疫情過后農服可能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大家會更加認可農業服務行業。

第二,新媒體。

通過央視新媒體,全國近億人觀看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直播,領略了網絡直播的魅力。未來我們行業也會利用新媒體做產品的推廣、品牌的推廣、試驗田的推廣,不但賣產品,還可以講技術和銷售,包括拓展新客戶,新產品上市,都有可能搬到新媒體上。

我想疫情過后,大家可能已經養成了在網上獲取資訊的習慣,新媒體會走入我們行業的視野中,會有企業、組織或個人在網上來組織管理的工作、技術推廣的工作等。例如:先正達、拜耳、上格之路、云圖等,他們的內容大家在傳播、在裂變,像病毒式的、不求回報的傳播,這才叫好內容。新媒體已經包含了面試、短視頻、微電影,疫情過后會在我們行業留下來。

第三,營銷的轉型升級。

營銷的轉型可能會以村為銷售單位。因為不管是村級代理商還是鄉鎮級代理商,夫妻店的服務能力就是200—300戶,再多了服務能力也跟不上。這次疫情,因為出不了村,村級代理商將會崛起。

再一個,放大了三級會銷。原來的示范田建設和觀摩是以村為單位,現在的示范田觀摩,不僅僅是以村為單元,還和企業在網上的調動能力有關。你能調動多少人,就有多少人關注。就像今天的直播,我們要有1萬人的調動能力,就有1萬人觀看;有10萬人的調動能力,就有10萬人觀看。所以,以后的村級觀摩會,不再以村為單位召開,還要加上互聯網的調動能力和引流能力,兩者共同決定這個示范田的傳播力度。

新渠道的出現。目前,城市里快消品的靶標已經盯上了物業、社群等社區社群,將會由To B發展到To C,就像我們談到的“渠道的社群化”將會變為“社群的渠道化”。 

按照這個邏輯去推,我們農資行業也可以發現自己的新渠道,這也是我們在疫情過后快速上量的新路徑。

利用這次疫情,農資的營銷也有可能轉型升級。一場技術的培訓和產品的推廣,會有十多萬的粉絲在觀看,這種力量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線上的觀摩會就是推廣會。

第四,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是農業現代化推進的標志之一。

疫情過后,智慧農業可能會受到重視,因為省人工。省人工,這也是很多工廠使用機器人,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原因。工廠智能化的提高,會倒逼產業工人越來越少,生產線的工人成本越來越高,工人越來越難做,再反過來倒逼企業機械化、智能化。

農業的老齡化,不是中國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 越是發達,農業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嚴重。在這個前提下,智慧農業在加速,我們的很多企業比如說中化MAP、富邦科技等,都已經投入其中。

第五,農資“網”商。

2014年,被稱為農資電商的元年,但隨后農資電商并沒有受到太多關注,發展慢慢沉寂下去。這次疫情過后,大家又開始探討網上交易。

很多行業現在都提倡“無接觸式交易”,我們農資行業有沒有這種可能,農資電商被重新嘆氣,被行業再次關注?也不是不可能。

第六,農產品的線上交易。

在疫情期,農產品的線上交易發揮了極大作用。

農產品這個板塊,對品質提升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當農產品買到家,口感不好對消費者和種植者的殺傷力是很大的。這也說明,在農產品這個板塊中,優質的、有品質保證的農產品出路會更好。如何才能做出有品質保證的農產品,是最近兩年的一個新話題。

未來很長時間,將是品質農業的天下,慢慢會通過品質農業來增加農戶的收益。

第七,特肥。

談到品質農業,特肥這個品類不得不談。

特肥在這次疫情中會是什么樣的角色呢?銷售時間的壓縮,讓特肥成為抓手。

春耕已經快壓縮到一個月了,真的動起來的時候,甚至可能比一個月還要多。因為農時有限的,有效的銷售時間可能會變短。在這種前提下,農業的機會將更多集中在以特肥為主的品類上,后期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特肥的推廣、宣傳和銷售。

2020年特肥這個品類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會更受行業的關注。

第八,產業融合。

是指處于不同層次的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業、知識業在同一個產業、產業鏈、產業網中相互滲透、相互包含、融合發展的產業形態與經濟增長方式。

從趨勢來看,互聯網+農業、網紅直播經濟+農產品的跨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趨勢,包括現在的線上+線下的結合、線上做推廣、線上做影響力、線上做品牌傳播,包括今天的新零售、網紅直播帶貨,都是跨產業融合。

而且農業大數據將會在農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