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政策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12/24 9:00:20
多“靴”落地,变革开启 当行业面临困顿之时,通常需要“两只手”来调节和纾解,一只是无形的市场之手,一只是有形的政策之手。 从年初开始,各项涉及农业、农资(化肥、农药)行业的重磅政策相继密集出台,如《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肥料质量监督抽查 抽样规范》《进出口肥料检验规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意见函,《农药经营许

多“靴”落地,變革開啟

 

當行業面臨困頓之時,通常需要“兩只手”來調節和紓解,一只是無形的市場之手,一只是有形的政策之手。

 

從年初開始,各項涉及農業、農資(化肥、農藥)行業的重磅政策相繼密集出臺,如《2023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肥料質量監督抽查 抽樣規范》《進出口肥料檢驗規程》《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意見函,《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意見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等。

 

今年這些重磅政策“靴子”的發布落地,深刻地影響著今年乃至未來農業、農資行業的發展局勢。當然,也預示著新形勢、新業態下整個農資行業將迎來新的變革風暴。

 

歲末回首,我們對這些年度重磅政策進行集中梳理和盤點,以期讓廣大的農資人對明年乃至未來的農資行業政策導向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及時做出調整,順勢而為。

 

農業政策

 

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2023年1月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公布,強調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支持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糧豆輪作,穩步開發利用鹽堿地種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統籌油菜綜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輪作,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

 

種子安全列入強制性國家標準

 

2023年2月16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2023年國家標準立項指南》的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國家標準(含標準樣品)立項工作,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其中,種子安全列入強制性國家標準。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不得改變土地的所有權性質

 

2023年2月17日,農業農村部公布《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辦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不得改變土地的所有權性質,土地承包經營權自承包合同生效時確立。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其承包地的土地經營權,由他人經營。

 

全國生態日設立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以利于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2023年8月14日,中央財辦、中央農辦、商務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目標是到2025年,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建成設施完善、集約共享、安全高效、雙向順暢的農村現代商貿網絡、物流網絡、產地冷鏈網絡,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農村消費環境明顯改善。

 

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2023年8月15日,農業農村部、國家標準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制修訂農業領域國家和行業標準1000項,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30個。

 

旱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3年8月1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試行)》,提出采取工程集水、保墑蓄水、抗旱補水、設施節水、防洪排水等五類工程技術措施,因地制宜確定不同區域、不同地形、不同水資源約束條件下的建設內容和標準,保障作物關鍵生育期應急補灌,確保建成后畝均糧食產能提高10%以上。

 

農業轉基因商業化正式落地

 

2023年10月17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發布《關于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此次共有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通過初審,標志著我國轉基因商業化的正式落地。

 

擬立法保障糧食安全

 

2023年10月24日閉幕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展開審議,一是增加調動種糧農民和地方政府保護耕地、種糧抓糧積極性的規定,并明確有關農業保險的規定。二是強化對耕地質量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規定;增加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內容;對地方政府開展撂荒地治理及有關措施提出要求。三是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做好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穩定供應和科學合理使用相關工作。四是規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應當加強本單位食堂的管理,糾正浪費行為。五是增加國家加強國際糧食安全合作,發揮糧食國際貿易作用的規定。六是在糧食的定義中進一步明確雜糧的范圍。

 

肥料行業政策


5-1.jpg

 

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穩價

 

2023年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指出鉀肥生產大省有關部門支持鉀肥企業提高鉀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鉀肥自主供應能力。鼓勵煤炭供應企業、鐵路與重點化肥生產企業簽訂產運需三方中長期合同。各地電力運行部門和電網企業要加強電力調度,支持化肥生產企業簽訂電力中長期合同,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對化肥生產企業實施有序用電。

 

肥料質量監督抽查抽樣行業標準實施

 

2023年3月1日,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并實施《肥料質量監督抽查 抽樣規范》,該標準針對生產和銷售的肥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抽樣規范進行了說明。該標準是規范肥料質量監督抽查抽樣過程的首個行業標準,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牽頭,農業農村部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南寧)等多家單位聯合制定。

 

肥料出口法檢將常態化

 

2023年5月5日,海關總署發布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SN/T 5063-2023《進出口肥料檢驗規程》,該標準將于12月31日正式實施。這是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首次發布規定進出口肥料檢驗工作程序的技術規范。這意味著2024年乃至未來,以尿素為代表的肥料品種進出口將會繼續執行法檢政策,法檢調控將常態化。

 

7種肥料產品需要設置質量安全總監和質量安全員崗位


2023年5月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工業產品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和《工業產品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正式施行。這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首次規定重要工業產品必須設置質量安全總監、質量安全員崗位,涉及復合肥料、摻混肥料等7種產品。

 

強化高效施肥服務模式創新

 

2023年6月1日,為貫徹落實《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要求,進一步做好化肥減量增效工作,集成示范“三新”技術模式,推動科學施肥技術普及,全國農技中心制定并印發了《2023年化肥減量化技術方案》。方案明確提出,要強化高效施肥服務模式創新,建立肥效監測評價體系,促進施肥精準化、智能化、綠色化、專業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穩定農用化肥施用總量,為穩糧保供、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5-2.jpg

 

2026年年底前尿素要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2023年7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了《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在此前明確的25個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乙二醇、尿素、鈦白粉等11個領域,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同時明確,新增的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推動磷化工行業向“綠”而行

 

2023年8月8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3部門聯合制定印發《四川省推動磷化工行業節能與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方案總體明確了以下四點:第一,到2027年,四川省內企業承擔的中國磷化工產業鏈節能與綠色低碳提升項目全部實施完成,并實現預期績效。第二,磷化工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平均能耗較2020年下降5%以上。第三,黃磷、磷銨行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超過30%。第四,新產生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實現全行業一輪以上安全環保節能技術改造。同時,方案還要求磷礦企業開展綠色礦山建設,要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實施“邊開采、邊修復、邊治理”,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

 

2024年化肥最低產量要穩定在5500萬噸

 

2023年8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應急管理部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七部門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指出,2024年化肥產量(折純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這個產量是近5年內最高的化肥產量,如果目標得以實現,國內化肥供應將會有充足的保障,化肥價格也會保持穩定。

 

2024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1365萬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于2023年11月7日制定發布了《2024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分配原則及相關程序》,明確2024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1365萬噸。其中,尿素330萬噸,磷酸氫二銨690萬噸,復合肥345萬噸。

 

加快推動合成氨行業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3年10月13日公告《合成氨行業規范條件》,鼓勵合成氨企業采用大型或超大型高效煤氣化、廢鍋或半廢鍋流程、大型低壓氨合成、大型先進流程空分、一氧化碳等溫變換、余熱余壓綜合利用、高效氨合成催化劑等技術裝備改造提升現有裝置。企業應全面淘汰被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淘汰類的設備、工藝。

 

鉀肥進出口需要報告

 

2023年11月7日,商務部網站發布關于印發《大宗產品進出口報告統計調查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到,將實施進口許可證管理的原油、鐵礦石、銅精礦、鉀肥納入《實行進口報告的能源資源產品目錄》,這意味著未來國內鉀肥產品的對外貿易經營者應履行有關進出口信息報告義務。該制度自2023年10月31日起執行,執行期至2025年10月31日。

 

農藥行業政策

 

未經審查的農藥互聯網廣告不得發布

 

2023年2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了《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明確發布農藥、獸藥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廣告,應當在發布前由廣告審查機關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強化農藥登記試驗管理

 

2023年5月12日,為了進一步完善農藥管理制度,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發布了 “關于公開征求《農藥登記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在農藥生產許可證管理、農藥登記申報和評審管理、相同相似產品登記管理、農藥登記資料授權、農藥登記證換發/轉移、境外OECD-GLP報告的使用管理、農藥申請人和代理人(機構)/登記專員權責義務上都做了比較大的調整,無論是對農藥企業還是對從業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行業發展的形勢也會發生變化。

 

 “一證多用、一證多品”現象將終結

 

6月1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征求《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辦法要求同一生產企業僅可使用一個品牌標志或商標;農藥標簽應當標注的內容中,除了要有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外,還應根據使用方法標注相應的稀釋倍數;登記用于轉基因作物的除草劑應當標注適用的轉基因作物和轉化體名稱;用于基因編輯等耐除草劑作物的,應當標注對應的適用作物品種名稱;使用時需要添加指定助劑的,應當標注其相關信息。

 

這意味著,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實施后,一些企業“一證多用、一證多品”現象將終結;原來沒有標明稀釋倍數標簽的企業需要重新制作標簽;轉基因的玉米、大豆商業化即將到來,法律法規上已經做了提前的布局;助劑亂添加以及農藥套裝的亂象也將被終止。

 

農藥經銷商不再有學歷要求

 

2023年6月2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征求《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其中改動較大的一項為,農藥經營者無需再有農學、植保、農藥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專業教育培訓機構56學時以上的學習經歷,但需有與農藥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農藥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要身體健康,且年齡在70周歲以下。

 

還有就是利用網絡銷售農藥的,應當取得線下實體店農藥經營許可證,還應當具有支撐線上產品展示和病蟲害診斷咨詢的設施設備,并具備線上銷售電子記錄追溯系統。

 

植保無人機飛手不用再考駕照

 

6月28日,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發布的第761號令《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將于2024年1月1日起執行。條例規定使用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150千克的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在農林牧漁區域上方的適飛空域內從事農林牧漁作業飛行活動無需取得運營合格證。取得運營合格證后從事經營性通用航空飛行活動,以及從事常規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作業飛行活動,無需取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和運行合格證。

 

此外,從事常規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作業飛行活動的人員無需取得操控員執照,但應當由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生產者按照國務院民用航空、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規定的內容進行培訓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證書。

 

儲備農藥不得出口

 

2023年7月21日,為進一步完善救災農藥儲備管理工作,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供銷合作總社發布《國家救災農藥儲備管理辦法》,國家救災農藥儲備品種選定主要用于滿足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救災需要,并兼顧其他病蟲疫情特殊用藥需求,不得出口。國家救災農藥年度儲備時間為12個月;采取原藥和制劑儲備相結合,以原藥儲備為主,但制劑儲備不得低于20%。

 

海南農藥經營格局迎來新一輪變革

 

7月24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了第四次修訂的《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宣布取消農藥批發專營特許制度,相應地不再以招投標方式確定農藥批發企業和農藥零售經營者,降低農藥使用價格和經營成本,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市場容量超20億元的海南農藥大市場經營就此松綁,將迎來新一輪大變革。

 

氧樂果、克百威、滅多威、涕滅威將被禁止生產

 

2023年9月7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征求對氧樂果等4種高毒農藥采取禁用管理措施意見的函》,自2023年12月1日起,發證機關撤銷氧樂果、克百威、滅多威、涕滅威制劑產品的登記,禁止生產,已經合法生產的可以在質量保證期內銷售和使用,自2025年12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使用;僅保留原藥生產企業的原藥生產出口,實施封閉運行監管。意見的發布也預示著自20世紀70年代上市在中國應用半個多世紀的克百威將從此告別中國農業市場。當然,這也意味著高毒農藥加速淘汰下的新機遇期來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