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农药:反内卷企业卷出的新赛道
有人調侃,現在的年輕人流行“朋克養生”,用最貴的眼霜,熬最久的夜。
至于熬夜是主動還是被動不提,還好有好產品。
產品是越來越卷了。無論是什么品牌,都得根據消費者的變化而變化。消費者熬夜,你就根據熬夜生產產品;消費者過敏,你就生產抗敏產品……
這和農資行業有點相似,為了收成,種植者不得已經常更換產品,試圖用最貴的品牌,去防最難治的病蟲害。
面對日益加重的抗性問題,從種植者到經銷商再到企業,整個農資產業鏈條的從業者都很頭疼,不得不卷起來。
這時候,農藥研發圈開始流行的“用更少的農藥,達到更佳的效果”的納米農藥就令人眼前一亮了。
“農藥產品性能的體現,最直接的就是藥效,以最少的量實現最大的防治效果。”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學民表示,農藥納米科技帶來的藥效提升,將給行業帶來革命性的進步,成為新時代農藥發展的核心。
多企業入局納米農藥
企業開始入局納米農藥,也緣于時機成熟、技術成熟以及市場接受度的提高。還有,就是企業對新品研發的重視程度。
企業需要不停地做技術和產品的迭代,以提升組織活力,保持競爭優勢;提升溢價空間;能夠滿足用戶并未發現的需求。
另,據了解,南京善思、中科邦安、廣東真格、山東仕邦等企業均生產有納米農藥。
為什么企業這么熱衷于創新?
在內卷的行業競爭中,只有不斷迭代、不斷創新才能脫離低端競爭的射程。一個又一個新產品接力推廣,會形成一個又一個波峰,持續推動企業健康地向前發展。
銀農科技的掌舵人錢炫舟就表示,銀農科技一直就致力于通過劑型改造、技術指標升級,不斷打造出具有卓越性能的產品。銀農科技要做真正的納米農藥,發揮更好的藥效,創造更多的價值!
其實,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產品策略:開始是單品品牌打造階段,基于打造精品,塑造品牌;之后是重點作物導向下的產品線拓展階段,主要是為了賦能渠道合作伙伴,滿足終端用戶對更多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
納米農藥的突圍
納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只有“十億分之一米”。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據說,一納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萬分之一。
納米技術帶動了技術革命。很多高科技產業都用上了納米技術,如,新能源、醫學、航空等。
令人欣喜的是,這項高大上的技術,現在已經切實應用在農藥上了。
當然,在納米技術的領域里,納米農藥只是一個小品類,但是在農藥行業里,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
眾所周知,農藥粒徑影響藥效,粒徑越小接觸作物的面積越大,藥效也越大。
銀農科技研發部研發工程師張萬全解釋,在極小的粒徑下布朗運動很容易克服重力作用,納米級產品通常不會發生絮凝或沉淀,同時具有優異的穿透力和極低的界面張力。
實驗表明,與傳統農藥相比,使用該納米材料,能夠在相同防治效果下降低約三分之二的田間施用量,提高藥物的使用效率。
廣東省農業納米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周新華指出,納米農藥能夠有效進入植物、真菌、害蟲體內,提高藥效性能與利用率,助推實現減藥增效與農業綠色發展目標。
在很多專家眼中,納米技術的應用場景就是:綠色、機械化智能化、環境友好、生物利用率高。
據了解,納米農藥主要針對水不溶性的農藥品種,目的是使其能以盡可能小的微粒尺寸分散在水中。水溶性農藥則不需要。
水溶性農藥在水中是單分子分散,分子的尺寸小于1個納米,不需要制成納米農藥。
根據提高性能的側重面不同,業內一般將納米農藥分為三大類:一是提高有效成分表觀溶解度;二是保護有效成分,避免過早分解并賦予其緩控釋性能;三是納米金屬和納米金屬氧化物單用或與農藥合用。
麒麟農化總經理王肖表示,麒麟農化2018年的時候就開始做納米農藥,正式推廣產品在2021年,現在主要應用在殺菌劑上。“它的優勢主要是細度細,吸收更好,入水的分散性、擴散性應該是屬于市面上最優秀的產品劑型,包括葉面噴霧表現都非常好,增效上也比較明顯,在內吸的殺菌劑上推廣還不錯。”
據王肖介紹,納米農藥和市場上現有的產品有所區隔,產品藥效之間的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也符合國家趨勢,所以納米農藥市場前景還不錯。
也有專家指出,目前納米農藥也還存在成本、工藝、制備等問題,相信在未來這些都不是問題。
專家也指出,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要納米化,也不是說所有的農藥都適合納米化。
納米不是目的,而是采用納米技術,你要解決什么問題,解決的那個問題才是目的。納米是手段與方式,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但是,將納米技術應用于農藥加工、制備,讓產品具有更多不同特性,無疑是農藥的未來趨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企業的不斷創新,納米農藥也已經從工廠走向了田間。目前,筆者還沒有接收到納米農藥銷售額的反饋,但是,相信未來納米農藥會憑借其實力突破增長困境,成為企業的增量品類,并占據市場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