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投票通过基因编辑法案,拟进一步放宽对基因编辑作物的监管
2024年2月7日,一則來自《科學》期刊的最新報道顯示,歐洲議會投票決定放寬對基因編輯作物的監管,報道描述這是歐洲生物技術的重大勝利,但關于專利和標簽的爭論仍然存在。
早在2023年7月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第一項關于新基因組技術(NGTs)獲得植物的法規提案,擬進一步放松基因編輯植物監管。歐洲對基因工程生物長期存在質疑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公眾的廣泛擔憂,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上。歐洲公眾對基因改良食品的安全性持謹慎態度,擔心可能出現未知的、長期健康風險。此外,倫理層面的考量也在其中發揮作用,涉及對人類和環境的尊重。這些擔憂,過去在歐洲引發了廣泛的辯論。
歐洲議會通過基因編輯法案
307票:263票
背后的辯論
歐洲長期以來一直是對基因工程生物持懷疑態度的堡壘,但今天歐洲議會投票決定減輕對一種DNA編輯方式產生的作物的監管(Gene Editing,基因編輯)。植物育種者的貿易組織Euroseeds稱這次投票是″重要的前進一步″,認為這將促進創新和農業可持續性。基因編輯植物能夠產生更高的產量,更好地抵御害蟲和病原體,減少對農藥的需求。然而,一些反對者批評這一決定,擔心可能導致更強大的農業壟斷。
這項立法以微弱多數的307票贊成,263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有41名議員棄權。雖然議案得到了跨越黨派的支持,但包括綠黨在內的兩個主要歐洲選區堅決表示了反對。
這一決定仍需與歐盟成員國進行協商,這些國家在是否允許對基因編輯植物進行專利申請、以及是否要求對由此類作物制成的食品進行標簽標識方面存在分歧。
歐洲可持續農業基因編輯(EU-SAGE)主管Oana Dima表示,盡管歐洲議會長期以來對新基因組技術存在相當大的反對,但最近幾個因素減輕了這種抵制。她指出,mRNA疫苗在COVID-19中的成功提高了生物技術的聲譽。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威脅以及與戰爭相關的供應鏈問題,也增加了對新植物育種技術潛力的期盼。
EU-SAGE是一個由150多個歐洲研究機構、大學和協會組成的網絡,自2018年開始倡導監管改革,當時歐洲法院裁定:使用CRISPR等方法創建的植物應被視為在歐盟法律下的轉基因生物(GMOs)。研究人員辯稱,與通過引入外源基因創建的轉基因植物不同,基因編輯作物只是對其天然基因作了微調。對GMO的嚴格監管框架,導致在歐洲只有很少數量的這類作物能獲得批準、用于種植。
2019年,代表成員國的歐洲理事會要求歐盟行政機構——歐洲委員會進行有關新基因組技術的研究。由此產生的文件得出結論,歐盟現有的GMO法規抑制了創新。在2023年7月,歐洲委員會發布了一項法規提案,放寬了對基因編輯的約束,并在議會中提出。該法案規定,如果變更可以通過傳統育種(盡管速度較慢)實現,新基因組技術將被豁免GMO法規。而更復雜的基因修改或需要外源DNA的情況仍將受到現行法律的監管。
盡管歐洲議會現在支持批準基因編輯作物,但一些成員希望禁止對新基因組技術進行專利申請,認為這將有助于降低農民的成本。在歐洲,傳統育種的植物不能在歐洲獲得專利。Dima表示,專利保護的問題應該在新基因組技術立法之外討論,并在歐盟的專利法規框架內進行。她說:″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它們應該是完全獨立的。″
歐洲議會還希望在銷售給消費者時對所有新基因組技術植物進行標簽標識,而歐洲委員會認為,應該只對豁免GMO法規的生物技術作物的種子進行標簽標識,以確保農民知道他們正在種植什么。
歐洲理事會尚未就專利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一旦達成,它將與委員會和議會進行談判。Dima希望這可能在6月的議會選舉之前發生,但這需要″非常快速″地進行。在社交媒體上,農場游說團體Copa Cogeca呼吁歐洲理事會迅速行動,稱新基因組技術是″實用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我們的農業在生產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達到平衡,同時在歐盟保持前沿研究。″
原文鏈接:
European Parliament votes to ease regulation of gene-edited crops
Move is a major victory for biotechnology, but debate remains over patents and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