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振,柑橘产业存量博弈开始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安亚杰 2021/10/5 12:57:54
近10年,柑橘都保持着每年100万亩左右的扩种速度,目前种植规模大约4000万亩,在低投入、高回报的刺激下,柑橘始终承载着种植者的发财梦。 不过,近两年,在疫情和极端天气的打击下,产量激增、病害不断、品质欠佳、管理薄弱等问题始终逃不开,困扰着柑橘产业的发展。 现状:丰年危机下的存量博弈 近几年,我国柑橘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4138.14万吨,2019年458

10年,柑橘都保持著每年100萬畝左右的擴種速度,目前種植規模大約4000萬畝,在低投入、高回報的刺激下,柑橘始終承載著種植者的發財夢。

 

不過,近兩年,在疫情和極端天氣的打擊下,產量激增、病害不斷、品質欠佳、管理薄弱等問題始終逃不開,困擾著柑橘產業的發展。

 

現狀:豐年危機下的存量博弈

 

近幾年,我國柑橘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4138.14萬噸,20194585萬噸, 2020年達4800萬噸左右,但商品果占比非常小,豐年不豐收,賣難滯銷仍是痼疾,提升果品品質成為當下共識。

 

柑橘產業的四大特點

 

根據近期調研,筆者總結出目前柑橘產業目前存在幾個特點:

 

存量博弈開始

 

2011年至今,柑橘的種植面積開始擴張,特別是被廣泛看好的晚熟雜柑類品種,近兩年發展快速,目前已經突破500萬畝,因其較高的經濟效益預計后期擴種速度仍會保持。

采訪中,陜西標正總經理溫忠群表示,柑橘隨著這幾年的瘋狂擴種,果品價格逐年下滑。整個產業已經開始進入存量博弈階段,種植利潤開始向塔尖集中,這個塔尖比的是誰的種植技術更專業、管理成本更可控、果品質量更高。

 

大洗牌速度加快

 

柑橘樹好栽,但想管理好就難了。

 

供應量的增加勢必帶來價格的下降,并且新增加的供應量大多是品質比較低的,復購率低,貨走得慢,勢必導致價格再次下跌,導致柑橘產業良莠不齊,市場混亂。這種情況下,原本品質好的也賣不上價,而消費者想買到好品質的柑橘也比較難,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不過,柑橘畢竟是第一大水果,未來要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關注柑橘產業的農資同仁,要對柑橘有一些耐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批老品種,非核心產區以及一些水平低的種植者被淘汰,那些懂技術,注重品質,善于策劃品牌的將會留下來,繼續為促進柑橘產業的良性發展努力。

 

橘農投入積極性低

 

行情下跌的時候,最受傷的還是柑橘種植戶,當收益降低時,大多數種植者的第一選擇就是減少投入,減少投入必然帶來品質下降,品質下降必然帶來銷售減緩、價格下降。這種惡性循環可能會帶來整個柑橘產業的崩盤。

 

海南金象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元興告訴筆者,今年,前期柑橘價格低迷,農戶種植信心不足,再加上農資價格大幅增長,形成倒掛現象,今年柑橘行情不容樂觀。

 

四川省益農人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波也有同感,他認為,柑橘是一個近兩年讓果農和從業者備受折磨的品種。2020年,隨著新建柑橘園的逐步投產,市場供應量增加,加之旱災、水災和凍災,特別是2021年初的凍害,柑橘價格一落千丈,“跌破成本價”。許多剛投產或者舉債投入的業主深受打擊。

 

晚熟雜柑異軍突起

 

目前,晚熟雜柑如沃柑、春見、不知火等異軍突起,成為一大亮點,種植面積已經突破500萬畝。晚熟柑橘可以在每年56月錯峰上市,具有議價能力,一定程度上緩解銷售困境。有人調侃,四川眉山、蒲江等種柑核心區一畝成年柑橘園純年收入低于萬元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吸引了大量外界資本爭相涌入,市場前景有目共睹。

 

但晚熟柑橘發展不能盲目樂觀,銷售季節一定要遵循市場規律,并在質量和品牌上多下功夫才能走得長遠。

 

柑橘產業的六大痛點

 

柑橘近年來痛點不少,種植觀念和管理跟不上,效益也急劇下滑,讓關注和深陷柑橘領域的農資同仁憂心忡忡。到底有哪些痛點呢?

 

價格不穩定

 

2019年開始,柑橘的價格漲跌幅度較大。特別是砂糖橘,今年春節前后的價格下跌創歷史新高,跌到1/斤,基本沒有什么收益,有些種植戶甚至是賠錢。

 

拿比較火的沃柑來講,雖然給廣大種植戶帶來驚喜,但是由于2015年之后井噴式增長,沃柑價格一路走低。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價格810/斤;2016年價格510/斤;2017年價格3.510/斤;2018年價格35/斤;2019202026/斤,2020202124.5/斤,后期價格也不太看好。

 

果品品質低下

 

我們經常提出品質多么重要,但實際上很多種植戶缺少對果品品質的重視,使用農資也僅僅是常規的農藥肥料。對提高品質的有機肥、功能性肥料等應用份額遠遠不足。與此同時,柑橘品質非常依賴于品種,推陳出新速度很快,品質滯后性是難題。

 

果園管理粗放

 

一方面是因為真正的種植戶年齡越來越大,新鮮力量進入很少。即使有新鮮力量進入,更多人選擇只提供資金而不參與田間管理,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入門門檻相對較低,容易出現管理不專業的問題,選擇品種和產銷對接方面力量薄弱;再者,國內柑橘主要傳統產區大多散而亂,所以缺乏系統的種植管理技術,同時受習慣施肥影響,品質參差不齊,效益也不好。

 

植保知識缺乏

 

農戶真正的痛點必定是危害很大但又無力解決的問題。根據調研我們發現近年來柑橘種植最突出的痛點是安全除草和高品質技術配藥方案問題。眾所周知,柑橘上的病蟲草害很多,不同柑橘品種,不同種植區域有所不同。柑橘蟲害和病害逐年變化,種植者不能準確篩選環保、新劑型農藥進行使用,致病蟲害越來越難以防治,特別是紅蜘蛛日益嚴重,落花落果現象尤為難治。

 

資金不足

 

柑橘種植管理過程中,資金的作用至關重要。四川益農人總經理王波表示,柑橘成熟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及成本均較高。直接通過柑橘園融資的渠道較少,柑橘種植戶們要解決資金問題往往只有通過“主業”向“副業”輸血或者用其他抵押物貸款。業主們必須權衡“主業”與“副業”的比例,很多柑橘園區的老板都有自己的主業,柑橘園只是副業。在當前經濟形勢的情況下,主業向副業輸血,老板們更謹慎。

 

銷售渠道不暢通

 

種出好果子,賣出好價錢一直是柑橘種植戶的夢想。當前銷售渠道不外乎三個:傳統渠道、電商渠道、品牌渠道。傳統渠道是買家市場,電商渠道是價格市場,只有品牌渠道有一定議價能力。但一個種植業主要走品牌渠道,是非常之難甚至是不現實的。對于業主,不僅是賣得好不好的問題,最主要的是要考慮能不能賣出去的問題。

 

用藥施肥特點:由盲目到科學化

 

由于近年來面積擴張迅猛,導致柑橘價格比較低迷,農戶投資積極性比較低,用肥、用藥大幅減少,病蟲害發生相對嚴重,柑橘樹黃化較多,品質也有較大的下降。與此同時,很多橘農喜歡根據經驗施肥,價格好時多施、勤施,價格低迷時少施或不施,重視藥效,不重視安全性,用藥不注重預防為主等問題不少。

 

采訪中,佳田化學江海表示,隨著柑橘產品多年的發展,種植戶經驗越來越豐富,并且由于土地流轉速達加快,越來越多的青年農場主和以柑橘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技術型經銷商的出現,逐漸改變以前的各種誤區,比如:用肥量越多越好、施肥位置不對、用藥時間隨意等情況越來越少。環保、安全、無公害農資產品應用會逐步形成主流,比如農藥環保劑型、新型功能性肥料的應用由單純追求產量為主逐步轉向以追求品質為主,種植者開始追求更好的口感、更長貨架期等諸多圍繞“提質”需求。

 

總之,在施肥用藥期間,服務商提供高水平的技術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助力農戶提高果品,真正幫助農戶實現價值,獲得財富。柑橘種植者根據生長特點,合理用肥用藥,培育健壯果樹,是實現柑橘優質高產的關鍵。

 

出路:提質增效下的理性回歸

 

接下來幾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的柑橘,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一定是方向,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永遠都是剛需,注重科學種植理念以及品質提升也將深入每一位柑橘種植戶的內心。

 

精準化的管理

 

從依賴經驗、盲目跟風到系統化、精準化的管理,根據自己果園的樹勢、土壤等實際生產情況,制定系統化管理方案,合理使用肥料農藥,進行精準化管理,降本增效。而大多數種植者并沒有這個能力,因此,專業的組織提供系統化、精準化的管理服務是未來趨勢。

 

標準化種植

 

近年來,標準化種植已經成為農業生產領域的“高頻熱詞”。未來,會有更大面積的柑橘改變過去混亂、無標準的種植局面,進入標準化種植。化肥、農藥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也標準化,只有嚴格標準化才能種出好柑橘。

 

專業化服務

 

柑橘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確實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很多企業選擇與國內各個大專院校、農科院植保所等深度合作,打造一套技術實力雄厚,執行力強的技術服務體系。

 

四川大合錦總經理梁小坤覺得,專業技術服務團隊介入管理體系,要考慮地勢、地貌、土壤、品種等差異,要以干肥加水肥的方式調控樹勢,形成品控體系;從零散農戶的維度來看,以農資二級商為樞紐,建立緊密的交流平臺,并通過在幾個關鍵生產節點的介入,逐步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最終提高整個區域種植水平。

 

品牌化的銷售

 

對于種植者來說,自己的產品好果賣好價,并且銷路穩定一直是目標。而達到這個目的,品牌化是最好的方式。但品牌化的前提是要形成穩定且品質一致的供應,因此一家一戶去做品牌是不現實的,而是需要更多的種植者聯合起來,在統一投入物、統一管理的基礎上,打造統一的品牌,進行統一銷售。

 

柑橘是一個周期長的產業,合理投入和規劃,不盲目,不跟風是前提,種出高品質果子、賣出好價錢是目的,柑橘產業未來任重道遠,我們仍需繼續努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