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行情贯穿全年 新安股份:公司业务布局有望平抑周期波动

作者:财联社 财联社 2021/7/9 9:45:20
今年以来,头顶高景气度光环的有机硅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在此背景下,财联社记者于7月2日走访了行业头部厂商——新安股份,了解下半年行情走势以及中长期业务看点。公司董秘金燕表示,有机硅全年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一方面,行业新增产能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下半年行业将迎来密集检修期,导致供给端进一步收缩。公司中长期发展方面,全产业链自给自足的模式不会改变,公司需要证明拥有基于此而来的抗周期性,从而改变市场对自身

今年以來,頭頂高景氣度光環的有機硅成為市場關注熱點。在此背景下,財聯社記者于7月2日走訪了行業頭部廠商——新安股份,了解下半年行情走勢以及中長期業務看點。


公司董秘金燕表示,有機硅全年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一方面,行業新增產能不及預期;另一方面,下半年行業將迎來密集檢修期,導致供給端進一步收縮。公司中長期發展方面,全產業鏈自給自足的模式不會改變,公司需要證明擁有基于此而來的抗周期性,從而改變市場對自身周期股的定位。


檢修期來臨供給進一步收縮


有機硅價格從今年春節后開始走強,至今仍維持在30000元/噸左右高位。金燕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國內有些項目還沒滿產,整體供給端還是存在一定缺口,進入三季度,行業公司一般需要安排停產檢修,所以我們對年底前的行情都比較樂觀。”


過去兩年,有機硅行業檢修潮均發生在9月,通常持續15-20天左右。與停產檢修相對應,相關公司當年Q3營收規模也有所縮水。


有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今年Q4預計將有60萬噸-70萬噸有機硅單體產能釋放,對市場價格的沖擊值得關注。對此,公司方面認為,新項目第一次試車就順利投產并不容易,最快也需要經過2-3個月的調試期,預計對今年行情的影響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增產能主體不少為行業新入局者,顯示競爭格局還尚未穩定。其中,云南能投(002053.SZ)大股東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手筆最大,首個項目包含40萬噸有機硅單體及配套,一旦全面投產,有望躋身全國前五大廠商。在云南能投集團之后,恒星科技(002132.SZ)首個年產12萬噸高性能有機硅聚合物項目也將在下半年投產。

55e736d12f2eb938e39f14aa3806463de4dd6f61.png

截至2020年末,國內有機硅產能格局,來源:西部證券研報


上下游廠商的周期性困境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海外產能逐步關停也是本輪有機硅行情的助推因素之一。事實上,近年全球有機硅重心向國內轉移,國內廠商逐漸占據了上游如有機硅單體生產環節,國外廠商則更聚焦于下游深加工環節。


對于這一行業趨勢,金燕指出:“國外廠商成本做不過國內,他們做的都是后端高附加值產品,如果外購更劃算肯定選擇外購,而且他們的裝置比較老了,再更新也不劃算。”


由于具備深加工優勢,國外頭部廠商能憑借定價能力平抑行業周期波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相比之下,硅寶科技、回天新材等國內下游廠商仍無法完全轉移原料成本壓力,因此呈現出和上游相反的周期性。


金燕告訴財聯社記者,國內外深加工技術差距較大,“目前國內氣相二氧化硅市場均價大概是3萬/噸上下,贏創(德國廠商)低端產品能賣到4萬/噸-5萬/噸,高端能賣到6萬/噸以上,成本其實相差不大。”6月28日,贏創新安9000噸/年氣相二氧化硅項目投入試生產。項目主體為兩方合資,新安持股40%,贏創持股60%,該項目收益將計入新安股份的投資收益一項。


全產業鏈布局平抑周期波動


國內有機硅上下游都存在的周期性困境的背景下, 新安股份全產業鏈優勢有望逐漸顯現。財聯社記者了解到,隨著明年云南鹽津10萬噸工業硅項目投產,其工業硅產能有望達到20萬噸,完全實現原料自主,同時公司也在拓展外部合作機會,進一步提升工業硅產能上限。


金燕表示,有機硅原料自主和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是公司既定戰略,目標發展成為硅基新材料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有機硅終端產品轉化率和終端產品中的高端產品比例均達到70%,是我們未來3-5年的目標。”截止2020年末,前述兩項數據的分別為35%和40%左右。


金燕稱,下游應用非常廣泛且分散,很難說要以哪一類產品為主,公司更多著眼的是下游行業客戶具體需求,以此切入提供解決方案。據她介紹,子公司浙江勵德在光伏、5G、LED等行業客戶拓展上已有所進展,子公司新安天玉在高溫膠領域建立了一定優勢,此外,新能源汽車等重要增量市場也是公司關注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對有機硅的認識仍聚焦于上游單體產能,這一領域擴產步伐最快的合盛硅業受到較多機構熱捧,總市值逼近850億元。相比之下,硅寶科技等下游廠商體量普遍較小。


對于這一現象,金燕表示,上游產能擴張相對明了,各項指標也更容易測算,下游深加工產品則比較復雜難辨,“同樣是生產功能性硅烷的兩家公司,可能產品完全不同,也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我們一直在向外傳達自己的全產業鏈布局優勢,但這個說法真正被市場接受可能需要等待一輪下行周期來檢驗,如果我們的波動性更小,那就能證明我們終端布局優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