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薯省钱?先算算可能赔进去多少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馬鈴薯屬于非主要農作物,實施品種登記,不再需要經過審定;
第三十一條規定只從事非主要農作物種子和非主要林木種子生產的,不需要辦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第三十七條規定,農民個人自繁自用的常規種子有剩余的,可以在當地集貿市場上出售、串換,不需要辦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然而,政策的放寬也導致進入馬鈴薯種薯行業的門檻相對降低,使得行業參與者眾多且多樣。
目前,市場上種薯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種薯存在品種退化、病毒感染等問題,導致出苗率低、抗病性差,甚至有將商品薯或淀粉薯冒充種薯銷售,這些薯種不具備種薯的脫毒和質量標準,導致種植后產量極低甚至絕收。
眾所周知,種薯是關乎馬鈴薯能否增產增收的關鍵環節。
王旭東直言,種薯是馬鈴薯產業鏈的最前端,如果種薯出了問題,種植戶幾乎沒有補救的機會。
但是,還是有不少種植戶會選擇個體化、小公司的種薯,主要是能夠降低成本。
據了解,正規種薯公司種薯價格一般3000—3500元/噸,小公司、個體戶種薯價格一般在2000元/噸左右。
按照畝用種量200—250公斤,選擇正規種薯公司和小公司、個體戶之間的每畝價差250—400元。
這對種植戶來說是一筆“看得見”的節省。
但是低價的背后是脫毒技術不達標、繁育管理松散、病毒潛伏的“隱形炸彈”。
行業人士坦言,一般年份差別可能不會很大,但遇到極端氣候影響,損失可能就會特別大。
2024年連續降雨,造成晚疫病防治壓力倍增,還有莖腐病、黑莖病、環腐病等也都發生嚴重。
小企業、個體戶對于病害控制沒有那么嚴格,有的脫毒技術不達標,有的則是繁育基地管理不規范,都會導致種薯攜帶病菌的概率增大。
2025年這些種薯種下去就可能出現很多問題,想在種薯上省錢就要做好面臨這些問題的準備。
或者先算算,一旦出現問題,可能賠進去的錢有多少,損失可能會遠高于買種薯所剩的那筆錢。
以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為例,水澆地馬鈴薯的平均成本在2700—2800元/畝,其中種植大戶的成本可以達到3300—3600元/畝。
馬鈴薯商品薯產量3噸/畝,是基礎水平,高產的可達萬斤。
劣質種薯,產量可能會減半甚至絕產。成本加上產量的損失,這可是一筆不少的錢。
而正規種薯公司技術實力比較強,管理也比較到位,對于病害的控制是比較嚴格,一般都會在可控范圍,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與其堵上一年的收成,不如選擇信賴科學,信賴專業。因為,每一分省下的成本,都可能變成無法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