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产业的新形势、新趋势、新发展
葡萄是高效經濟作物,適應性強,種植廣,易管理,第一年種植,第二年便可豐產,是不少地方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
經過40年的發展,葡萄不僅在種植市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已成為消費者不可缺少的水果之一。
新形勢
我國果品產業發展迅猛,2021年底全國果品種植面積1.92億畝,果品產量達2.99億噸,產值近2萬億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產國。
我國葡萄產業有著較大規模。2021年底葡萄種植面積達1174.5萬畝,產量1499.8萬噸,同1978年比,面積增加28倍,產量增長135倍。
葡萄品種方面的變化,最明顯的莫過于陽光玫瑰快速發展。從2009年引進到2022年,陽光玫瑰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推廣,初步統計現有面積在90萬畝以上,其中結果面積約70萬畝。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是江蘇,共16萬畝。當下,陽光玫瑰已然分布到了全國各地,成為繼巨峰、紅地球、夏黑之后的又一主栽品種。但是隨著陽光玫瑰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品質逐年下降,價格開始回歸理性。
另外,得益于避雨栽培技術的成功研發,新品種的引進應用,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的不斷完善,葡萄種植效益逐年提高。傳統上不能種植葡萄的南方產區,也掀起了葡萄發展的新浪潮,成為我國鮮食葡萄生產的重要力量。南方產區葡萄面積從1996年的52.5萬畝增加到2019年的458.4萬畝,增加了8.73倍,產量從1996年的36.4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522.9萬噸,增加了14.4倍。
區域發展方面,很多區域都走出了特色。比如西昌產區,和云南建水不一樣,建水90%的葡萄園是浙江溫州、臺州、金華的人承包種植,西昌80%的種植者是本地農民。2019年前西昌市葡萄種植面積為10萬畝,之后每年以3.5萬畝的速度快速發展。此外,西昌產區葡萄效益也非常好,畝產值幾萬、十幾萬元是普遍現象,畝純收入5萬元的種植戶遍地都是。
新動態
優質成為大方向
優質葡萄價格居高不下,普通果價格低迷。
市場消費者需要優質產品,但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價格優勢明顯,生產優質葡萄才能獲得高效益。因此優質成為葡萄產業發展大方向。
設施成為大趨勢
避雨設施的成功研發,使不能種葡萄的江南產區成為中國葡萄的主產區;促成、延遲錯季供應的日光溫室、連體大棚、塑料保溫棚的研究應用,改變了全國葡萄種植的格局,推動了高效栽培,擴大了種植區域。設施種植已占全國栽培面積的近1/3,而且還在進一步擴展中。
品種成為新動力
品種是種植的基礎,有了好品種就有了好市場,有了好市場就有了好效益,中國的葡萄產業發展就是很好的例證。品種永遠是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模式成為新引領
面對葡萄栽培新形勢,廣大科技人員和果農不斷創新,引進集成了一大批新模式,走出了中國葡萄產業新模式發展之路:
從露地到日光溫室、避雨栽培、塑料大棚、連體大棚的設施發展之路;從傳統種植到大冠稀植的引進集成之路;從大水漫灌到滴灌、微灌、立體灌溉的精準灌溉之路;從單一施肥澆水到肥水一體化的科學灌溉之路;從開溝種植到容器控根、起壟栽培的限域栽培之路。
技術成為新保證
為了適應新品種、新模式、新設施,廣大科技人員和果農研發了許多配套栽培新技術,為優質生產提供了保證。如陽光玫瑰拉花、保花、保果技術,為精品陽光玫瑰種植提供了技術支撐;避雨栽培、起壟栽培為南方葡萄發展提供了保證;日光溫室栽培為錯季生產和涼溫區生產提供了手段。
疏果成為新工種
陽光玫瑰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精品陽光玫瑰對穗形、果粒的要求等原因,使快速、精準的果穗整理成為關鍵技術。云南建水陽光玫瑰改造快,當地果農很快掌握了快速疏果技術,并成為全國疏果的主力軍。
規模成為新亮點
通過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的引領和高端市場的拉動,社會資本的介入,葡萄規模化種植成為葡萄產業發展的新亮點。百畝、幾百畝、上千畝的大園區不斷涌現,規模效益雙豐收,為葡萄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經驗。
比如烏蘭察布市中泰農旅1500畝的日光溫室陽光玫瑰葡萄,今年喜獲豐收,銷售價20元/斤;云南建水金華人朱方成1000畝葡萄園,畝收入10萬元;云南建水許家忠600畝葡萄園,前兩年畝收入均在10萬元以上;陜西農墾合陽添緣1200畝葡萄園,集體經營年純收入幾百萬元。
整體上,葡萄產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總結為:四季成熟替代了一季成熟,全國種植替代了優勢產區,精細種植替代了粗放管理,新優良種替代了傳統品種,設施種植解決了錯季上市。
新發展
新時代,我國葡萄產業要走優質高效、品牌發展、差異化發展、品種創新、模式創新、技術集成之路。
走優質高效之路
要堅持走優質高效之路,為葡萄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隨著陽光玫瑰、妮娜皇后等新品種的不斷引進,廣大科技人員和果農不懈努力,研究總結出成熟的精品陽光玫瑰栽培技術,生產出優質高端葡萄果實,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高度認可,引領了葡萄高端精品市場,誕生了一大批畝產值幾萬元、十幾萬元的優質高效生產基地,帶動了全國葡萄產業蓬勃發展的新浪潮。
但是,在利益驅動下,陽光玫瑰迅速在各地推廣種植,參差不齊的品質讓陽光玫瑰一步步失去市場,價格大跳水。同時,許多種植戶又走回了高產多賣的老路。糖度不足14度、空心、不香等問題突出,嚴重干擾了葡萄優質高效健康發展的道路,最終影響了產業發展。
走品牌發展之路
走品牌發展之路,是未來葡萄產業的方向。
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在《市場營銷學》中對品牌的定義是:品牌是銷售者向購買者長期提供的一組特定的特點、利益和服務。
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成功的葡萄區域公用品牌,比如戶縣葡萄、臨渭葡萄、吐魯番葡萄、饒陽葡萄等等。
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以陽光玫瑰為例,通過十幾年的發展,種植者摸索出根據市場不同階層消費者的需求,種不同質量標準陽光玫瑰的道路。
精品葡萄:有技術的種植者,通過拉、保、膨處理,精細管理,促成栽培等措施,生產精品陽光玫瑰,7月底前上市,價格在50元/斤以上,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
優品葡萄:具有一定栽培技術的種植者,在氣候條件適宜陽光玫瑰生長的中南部產區,通過保花保果處理,精細管理,設施避雨栽培,生產大穗、大粒陽光玫瑰,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上市,價格15—50元/斤,滿足中高端客戶需要。
產品葡萄:北方優質產區,不做保果膨大處理,走一般市場,生產有核香甜的陽光玫瑰,價格在5—15元/斤,滿足一般客戶的需求。
走品種創新之路
走引、選、育、繁 、推、保的新品種之路。
如冀西北產區經過三年露地設施引種對比試驗,篩選出早熟南太湖特早,中熟紅皇家、紅陽玫瑰,玉波二號,晚熟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設施品種6個,露地金田玫瑰品種1個,實現了冀西北設施葡萄一年種植長干,兩年壯蔓滿架,三年達產收獲的種植目的。
走模式創新之路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過去南方單一的籬架栽培和北方的棚架栽培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避雨栽培技術的成熟,設施葡萄得以迅速推廣,原本不能種植葡萄的長江以南地區,在短短20年間,面積發展到445.5萬畝,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葡萄產區,涌現了廣東、廣西、云南、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一批面積超過10萬畝的新產區。
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不斷創新,帶動了全國葡萄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幾年研發的新的栽培模式如下:
架形模式:L形、T形、H形、改良Y字形;
灌溉模式:噴灌、滴灌、灌溉帶灌溉,立體灌溉;
栽培模式:圓盤、長條控根模式,起壟栽培模式,深溝栽培模式。
走技術集成之路
隨著技術的進步,走技術集成之路,如省力化技術(省力化施肥技術、省力灌溉技術、省力化免耕、省力化機械管理技術、智能化管理)、軌道車技術、固定噴藥技術、整形修剪技術、冬季修剪技術等技術集成。
(本文節選自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劉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