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新一轮产能淘汰潮来袭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3/8/13 9:40:03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实施《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以下简称:2023年版改造升级文件)的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23年版改造升级文件通知称,对此前明确的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

7月4日,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發布實施《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以下簡稱:2023年版改造升級文件)的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2023年版改造升級文件通知稱,對此前明確的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對本次增加的乙二醇,尿素,鈦白粉,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子午線輪胎,工業硅,衛生紙原紙、紙巾原紙,棉、化纖及混紡機織物,針織物、紗線,粘膠短纖維等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通知中主要涉及煤化工,有色、黑色金屬冶煉,建材領域,相應板塊商品基本實現全覆蓋。其中涉及甲醇、尿素、PP、PE、PVC、純堿、玻璃、乙二醇、PTA、工業硅等多個期貨品種。這些品種大多屬于大宗商品,也是高能耗品種的代表,基本處于產能過剩的周期階段,利潤情況不佳,多數虧損或處于盈虧平衡線,有待出清、優化。

 

這一通知的發布也意味著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擴大,尤其是行業加快節能降碳步伐,落后產能出清進度有望進一步加快。這一舉措也釋放了對全行業進行洗牌以及推動技術改革的信號。

 

此次2023年版改造升級文件明確提出尿素產能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的時間要求,主要與尿素行業近兩年愈發凸顯的供需過剩格局有關。同時,也表明尿素新一輪產能淘汰潮來襲了。

 

中國尿素產能全球第一

 

尿素是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目前,工業上主要用液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直接合成尿素。

 

在產能層面,中國從2005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尿素生產國以來,已經累計保持17年。


9-1.jpg

9-2.jpg

 

中國農業大學劉學軍教授指出,2022年世界尿素產能主要集中在亞洲,以東亞為主,其次是南亞和西亞。截至2022年底,我國尿素產量5761.3萬噸(實物),尿素產能6634萬噸,尿素產能依舊全球最大,約占世界尿素總產能的32.9%;其次是印度,約占17.6%。但尿素大國面臨的挑戰也最多:一方面,近些年行業長期虧損;另一方面,尿素也是浪費最大的肥料品種,平均利用率才33%,浪費了大量養分,并造成污染。

 

產能小幅下降,產量同比增長

 

在“雙碳”政策背景之下,煤化工產業(包括尿素產業)作為節能降碳的重點領域,一直受到市場的關注。當前國內尿素生產超過七成是以煤炭作為原料,而且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尿素行業減排壓力非常大。

 

尤其是近兩年,全球尿素產能都在擴張,潛在過剩量逐漸增加。中國尿素產能在2014—2022年期間經歷了先減后增的過程。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09年我國尿素產能約6300萬噸,2015年尿素產能達到8900萬噸 (實物量7533萬噸)。2016年國家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尿素產能過剩局面得到逐步優化。但是由于我國尿素表觀消費量約4000萬噸,尿素產能還是嚴重過剩。因此,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對尿素行業產能退出設置了明確目標,嚴格淘汰開工率低、連年虧損及負債率大于100%的企業。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2017年累計退出尿素產能約1590萬噸。其中,2017年退出尿素產能約380萬噸。落后產能的退出使我國氮肥產能過剩壓力有所緩解,加上國家安全環保監管趨嚴,限制了不合規產能的發揮,氮肥供需趨于平衡。

 

截至2018年底,全國尿素產能合計6954萬噸/年,同比減少322萬噸/年,產能過剩的局面有了較大改觀。2018年規模以上氮肥企業201家,同比減少52家。

 

2021年受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各國糧食種植面積增長、種糧投入提高、成本推動等因素的影響,全球尿素市場價格一路上揚創多年新高,全年產能投放與淘汰并存。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國內尿素產能7193萬噸,計劃新增產能超過400萬噸,順利投產的產能超過300萬噸。

 

截至2022年底,中國氮肥產量(折純)4131萬噸,同比增長2.6%;尿素產量5761.3萬噸(實物),同比增長3.6%;尿素產能6634萬噸,同比下降0.2%。2022年我國氮肥表觀消費量3638.7萬噸(折純),同比增長8.1%;尿素表觀消費量5478.7萬噸(實物),同比增長8.7%。2022年,我國農業領域消費尿素35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440萬噸。

 

出口層面上,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氮肥出口504.5萬噸,同比下降26.2%,進口12.2萬噸,同比下降44.1%;2022年我國尿素出口283.1萬噸(實物),同比下降46.6%,進口0.5萬噸(實物),同比下降91.1%。

 

在企業層面上,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尿素生產企業約170家,產能在100萬噸/年及以上的企業產能占尿素總產能的55%以上。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落后產能正逐漸被淘汰。

 

尿素行業一直面臨著供應過剩的問題。

 

2018年以來我國尿素行業大幅產能出清告一段落,行業利潤逐步好轉,產能產量逐步回升,產能集中度及產能結構不斷優化。

 

尿素產業分布由靠近市場轉變為靠近資源,西北地區(內蒙古、新疆)產能迅速增加,南方部分地區產能關停。目前國內產能占比前五的地區為:山東、山西、內蒙古、新疆、河南。當前以煙煤、褐煤為原料的氣化裝置(航天爐、水煤漿)產能占比超過40%,已經超過傳統以無煙塊煤為原料的固定床裝置,以天然氣為原料的裝置占比約27%。

 

中國氮肥協會統計,今年1-6月,國內尿素累計產量2971.0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0.23萬噸,同比上漲2.78%。在產能上,中國氮肥協會預計,2023年新增尿素產能492萬噸,除了新疆中能60萬噸裝置已于5月底投產外,3季度仍有超過200萬噸裝置投產,后續日產有望沖擊18萬噸。


9-3.jpg

 

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尿素的落后產能占比不會高于20%,但新增產能預計會超過2026年要淘汰的落后產能,供需仍難看到明顯好轉。業內人士表示,只有將行業利潤壓到低位迫使高成本企業減產才能逐步改善供需情況。后續需要重點關注固定床企業是否會出現虧損性減產,市場競爭淘汰尿素落后產能的時間可能會比政策淘汰來得更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