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春耕行情可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生產保供作為重點,明確了穩面積、增單產的主攻方向,明確提出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任務目標。這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任務。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季農業生產占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的50%以上。春節過后各地把抓好春耕生產、確保農藥等農資供應作為重中之重。同時,美麗中國、生態中國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對于農藥業發展與市場提出一系列的生態要求,環保常態化、農藥零增長、農藥生態化,農藥生產安全等應繼續加強,這給今年春季農藥市場變與不變提供了基本參數,將對春耕行情產生直接的影響。整體看來,今年的農藥春耕行情將可能呈現出量利有增、價穩有升、需求偏旺的市場趨勢。
農藥春耕需求偏旺,但供需維持動態基本平衡
春耕行情好壞取決于春季農藥市場的供求關系,若需求旺、供應緊缺,那么,農藥市場行情肯定好,反之亦然。陽春三月,春耕大忙,是農藥需求的旺季。這一時期農藥需求多少、能否超過往年主要取決于今春的政策環境和病蟲害發生情況等因素。
政策環境有利于今春農藥需求量的提升。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農業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戰役”的第一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以來,各地都在積極貫徹,認真做好“兩個確保”,堅決守牢“三農”基本盤,圍繞抓好糧食生產保供,千方百計穩面積、增單產,從南到北,掀起了春耕及備耕熱潮。國家對于農業的重視程度和政策力度空前之大,加之春節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揚,農民種糧積極性格外高漲,春種面積進一步擴大,使用農藥化肥等農資來增加單產、提高收益的主動性明顯增強等,都為春耕農藥需求與農藥銷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病蟲草害將推動今春農藥市場轉旺。今年病蟲草害的情況將重于往年,施用農藥的機會增加。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指出,預計2024年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和油料、蔬菜作物上22種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全國預計發生面積23.30億畝次,比2023年和2018—2022年實際發生面積(均值)分別增加26.2%和18.4%,對70%以上的農作物產區構成威脅,2024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為偏重發生年份。
在我國,冬小麥、油菜以及早稻的病蟲害防控往往是春季農業生產關注的重點。油菜菌核病、小麥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和螟蟲等流行性和遷飛性病蟲害重發風險高,水稻螟蟲、水稻紋枯病發生區域廣、危害重,稻瘟病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早稻病蟲害主要為兩遷害蟲和螟蟲,一般3月開始,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就陸續從中南半島國家遷入我國華南和江南稻區。若春汛偏早,特別是3月早稻區降水量大、過程多,則利于兩遷害蟲北遷降落,造成兩遷害蟲前期遷入早、遷入量大。
此外,當春季氣溫高時,水稻螟蟲就容易發生發展,特別是在春季溫度回升快、水稻螟蟲發生期提前的情況下,水稻螟蟲對水稻生長的危害就更早、更大。一年防治病蟲草害的關鍵期在于春天,春天防治不好將殃及全年,給農業生產帶來災害。鑒于此,今春農藥防治病蟲草害的主動性將會增強,我國將重點加強專業化統防統治,預計今年農藥春耕需求偏旺,銷量看好。
生態化、綠色化、環保等帶來了綠色革命,綠色農業對于農藥提出眾多的挑戰: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及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等勢必對今春農藥帶來影響。基于農藥使用量零增長今年之目標,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控害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綠色農業、綠色食品、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風生水起,對于農藥量的增長有一定的約束,并且這種約束逐漸加強。但要系統看、整體看,農藥需求量是帶有附加條件的約束性增加。
假設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不出現大面積爆發的情況下,預計2024年春季我國農藥需求將有所增長,但供需總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基本維持動態平衡。也要看到各地農藥庫存、原材料價格、環保等因素對農藥大類需求影響不一,春耕旺季時,有升有降將成為四大農藥需求的表象特征。
基于農藥零增長以及化學農藥漲價的壓力,生物農藥用藥量會明顯上升。春耕時除草劑需求相對旺盛,由于種植結構的調整和作物病害頻發,春耕季節殺菌劑需求也較為旺盛。草甘膦、多菌靈、乙草胺、莠去津、硫酸銅等將有所表現。春耕殺蟲劑需求較弱,總體農藥供應能滿足春耕需求。
產品價格整體將保持平穩
我國幅員遼闊,東部、西部、南方、北方差異很大,各地農業生產具有差異性,加之春播作物種類多樣,既有玉米、水稻、春小麥、大豆等大宗糧油作物,也有馬鈴薯、棉花、花生、煙草、甘蔗等經濟作物或特色作物,無論是大宗作物,還是經濟特色作物都離不開農藥。不同作物對于農藥品種需求不同,加之各地的氣候、農業生產等差異性,如南北方、東西部等,就決定了春耕行情啟動時間及市場表現不同。
如在華南和西南,草地貪夜蛾在冬季和初春主要在華南和西南玉米產區繁殖,形成危害。再如小麥條銹病春季流行區主要在西南地區、江漢、西北地區東南部和黃淮麥區,春季降水多易造成小麥條銹病擴散蔓延和病情加重。近年來,北方麥區降水增多,小麥條銹病也在華北南部時有流行。同時,綠色農業要求農藥生態化,加之環保安監趨嚴等影響農藥企業部分品種的生產,農藥一些品種在今年春耕需求旺季之時,有可能在部分地區出現供應不足、價格上漲的現象。
春耕意味著一波農藥旺季的到來,但環保安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農藥裝置開車時間得不到保障,在客觀上對于農藥供應帶來影響,帶來一些農藥品種的局部緊缺和量增價升的行情。春季的除草劑如草銨膦、敵草隆等品種的價格行情看好。還有在春耕需求旺盛影響下,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啶蟲脒價格也會在部分地區出現上升勢頭,多菌靈、代森錳鋅、百菌清等品種價格也會出現新的變化,將現階段性機會。
預計今春價格將出現一定范圍的波動,但幅度不大,一部分產品均價摸高企穩,漲價品種數量、時間不一,一些緊缺品種有望超預期。百菌清、多菌靈、草銨膦等可能在春耕時節的需求較為旺盛,還有菊酯、吡蟲啉、代森錳鋅、嘧菌酯等品種在一些地域市場可能呈現量增價升。農藥廠商要針對早稻、一季稻、春玉米、大豆、棉花、馬鈴薯、春小麥等作物,在春播主要時段的不同需要來不斷調整結構,滿足不同作物、不同時段、不同地域的需求。
農藥需求最旺在三月,三月是農藥市場旺季關鍵的一個月,隨后市場將出現新的變化,一些品種的市場價格會逐步回落。春耕過后,部分品種價格可能掉頭下滑,一些熱點品種調整不確定性逐步加大,甚至有提前的可能。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思想準備,理性對待,多看少動,不可草率行事。
廠商要緊抓市場啟動制定針對性策略
總之,對于農藥來說,今春整體上將是一個較為興旺的季節,行情可期。廠家和經銷商要認識和把握規律,注意各類農藥春耕行情的時間節點與地域表現,結合市場行情和原料價格情況來靈活調整,以確保用藥旺季時能夠有充足的庫存和供應來投放市場。同時,打好開春第一仗,要正確認識春耕農藥行情、把握春耕農藥市場特點,力爭旺季時段適時介入市場,積極組織市場人員和貨源參與到市場推廣和銷售之中。緊緊抓住市場的啟動、高潮和結尾的不同階段,區別對待,有重點、分步驟,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才能游刃有余,達到旺季多銷增收目標,取得應有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