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肥旺季,市场遇冷为哪般?
今年市場一直不溫不火,春季追肥季節過了,眼看夏季肥銷售旺季要來了,廠商卻“拔劍四顧心茫然”:不能說沒銷量,每個廠區、每個區域都在走貨;也不能說有銷量,和往年同期比差距較大,銷售壓力很大卻沒有辦法緩解。
往年的5月初,大部分肥料肯定已經在經銷商的倉庫里了。而今年一些企業連夏季肥料會議都召集不起來。
那么,今年肥料市場為什么會在銷售旺季遇冷?
2023年化肥產量增加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農用氮、磷、鉀化肥產量(折純量,下同)為5471.9萬噸,同比增長1.2%。2023年我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5713.6萬噸,同比增長5.0%。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去年就共同發文指出,要將2024年化肥產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
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1493.2萬噸,產品供應充足。
我國農用化肥的產量基本上在5500萬噸上下徘徊,施用量在5000萬噸上下徘徊。
2020年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為5250.65萬噸,2021年施用量為5191.26萬噸,2022年施用量為5079.2萬噸。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理事長修學峰介紹,2023年,磷肥的國內供應與消費基本匹配。
氮肥方面消費將繼續增長,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24年國內尿素新增投產產能為469萬噸,2024年全年尿素產量預計將達6790萬噸,同比增長7.9%,預計2024年國內尿素供應量或將再創新高。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處長田有國在鉀鹽鉀肥行業年會上發布預測:2024年全國農用化肥需求量約5046萬噸,預計氮肥2565萬噸、磷肥1174萬噸、鉀肥1307萬噸。分農時看,預計春耕期間用肥2175萬噸、夏管1492萬噸、秋冬種1379萬噸。
進口方面,商務部發布公告顯示,2024年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1365萬噸。其中,尿素330萬噸,磷酸二銨690萬噸,復合肥345萬噸。
上市企業業績遇冷
我國的復合肥行業,從拼營銷到拼資源,再到拼“資源+科技含量”。
去年,“家里有礦”的那些企業大多賺錢了。今年,僅僅有礦還不一定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下降3.5%。具體到企業層面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如何?我們從部分肥料上市企業的季度報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數據顯示,八成以上的復合肥上市企業營收同比都有下滑趨勢。
部分上市企業給出的原因是,一季度原料價格下降使得公司產品售價下調,一季度產品價格比去年同期降低。
曾經大肆擴張而從去年開始遇冷的新能源項目—磷酸鐵鋰,目前企業層面均在謹慎推進中。
創新遇到瓶頸
大多數企業在去年年末時樹立目標:一方面要持續做產品創新,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一方面要降低基礎產品的價格,惠及更多種植者。
可能這些策略短期內還沒有見效。
目前,市場上的表現就是,經銷商說不賺錢,企業人員說貨銷不出去。
就像河南省肥料協會副會長袁國峰在第三十一屆全國磷復肥行業年會上表述的那樣,目前河南復合肥的現狀是:工業變革快,產能集中,競爭激烈,行情難把握,創新遇瓶頸。
其實,創新一直是廠商追求的目標。
靶標準確、綠色高效、低碳環保、有差異化、有利潤的產品在市場中更吃香,這是毫無疑問的。
龍頭復合肥企業都在積極推進肥料的轉型升級,磷復肥工業協會修學峰理事長介紹,龍頭復合肥企業的新型肥料產品占比從2019年的34.5%增長至2023年的42.2%。
以2023年為例,上市企業的新型肥料產品的銷量都在增長:云圖控股新型復合肥的銷售額達41.15億元,幾乎快趕上常規復合肥的銷量;新洋豐的新型肥料銷量達112.26萬噸,7 年時間增長了234.51%,年復合增長率18.83%;史丹利新型肥料實現營收18.92億元,占總銷售的19%;金正大新型肥料銷售額達15.94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18.65%,銷售額同比增長15.39%……
筆者在天眼查中查到,目前復合肥生產企業2517家中,有專利信息的就有649家。
市場推廣方面,創新依然珍貴。
雖然市場有部分經銷商在抱怨高端產品不上量的情況,但是從筆者市場調研的整體信息來看,市場對新型肥料價格的敏感度較低。新型肥料本身的銷量不如普通肥料那么多,即便是在今年,很多經銷商新型肥料的銷量并沒有下滑趨勢,依然保持不錯的利潤。
一些經銷商開始根據在終端市場作物經濟附加值的不同,去推廣不同價格層級的產品。這種做法也得到了農戶和企業方的青睞。
也有很多經銷商開始利用“線上推廣,線下賣貨”的方式來推廣新型產品,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個深耕行業30多年的老經銷商告訴筆者,市場的整體需求在那里,不可能不需要肥料,就看你怎么把好產品賣給消費者了。試驗、示范、觀摩、會議、視頻、直播……這些方法都要用起來。
很多業內人士將今年行業的問題歸結于極端天氣影響,南方暴雨、西北干旱,無法進行農事活動,影響用肥;經銷商買漲不買跌,消費行為受原料價格下跌影響大,且經銷商去庫存明顯,不愿意將貨壓手里;部分農產品價格一般,影響種植者持續投入……
接受無法改變的,改變能夠改變的。
我們要看行業整體的情況,關注行業產品創新趨勢,結合區域情況找到不同的、適合的推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