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盘点】年度曲线——大涨大跌交织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12/31 11:26:07
价格永远是直观折射行业发展动向的晴雨表,而今年农资行业的动荡没有意外也是由“涨价”来搅动的。 今年以来,在国际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粮价高位带动、原材料成本上涨、刚性需求支撑等多种因素催化下,国内尿素、钾肥、复合肥、草甘膦、草铵膦等产品集体迎来涨价潮,价格记录在刷新与被刷新之间持续动荡。 但是今年的涨价最大的不同在于,价格的疯长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则是集体大跌,

4-1.png


價格永遠是直觀折射行業發展動向的晴雨表,而今年農資行業的動蕩沒有意外也是由“漲價”來攪動的。

 

今年以來,在國際地緣沖突、新冠肺炎疫情、極端天氣、糧價高位帶動、原材料成本上漲、剛性需求支撐等多種因素催化下,國內尿素、鉀肥、復合肥、草甘膦、草銨膦等產品集體迎來漲價潮,價格記錄在刷新與被刷新之間持續動蕩。

 

但是今年的漲價最大的不同在于,價格的瘋長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則是集體大跌,大漲大跌之間就勾勒出了今年的行業發展曲線。

 

我們本期將對這幾個牽動行業發展脈絡的產品價格走勢做一個集中的復盤分析,并以此來對2023年的農資行情有一個初步的判斷。

 

尿素:漲多跌少,呈現“N”字“過山車”走勢

 

尿素,似乎每年都是“漲價”潮中的主角,今年也不例外。

 

去年1月初尿素主流地區的價格在1800元/噸左右,而今年1月在糧價大幅拉漲的積極影響下,春節前后,冬小麥的用肥形勢就相當可觀,尿素的起步價就在2520元/噸的高位。

 

從下圖的價格走勢不難看出,國內尿素全年價格行情整體呈現出“N”字“過山車”走勢。1—6月的上半年,尿素價格幾乎是一路強勢飛漲的,6月之后整體開始快速下跌。根據尿素網數據,主流區域中小顆粒出廠報價由1月的2520—2540元/噸一路上漲至6月的3120—3240元/噸的價格水平。


4-2.png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國內尿素市場上半年全國市場均價2863元/噸,同比上漲33.41%。其中高點出現在6月中旬的3210元/噸,低點出現在1月初的2471元/噸,高低價格差在739元/噸。

 

但是6月中旬之后,隨著夏季備肥的陸續結束,農業、工業需求的縮減,供應的好轉以及上游液氨、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導致尿素價格在7、8月呈現出斷崖式下跌,最低跌至2320—2350元/噸,2個多月跌了900多元。

 

而進入9月,在上游液化天然氣、無煙煤價格大幅上漲的拉動下,尿素價格開始穩步上漲。10月國內農業需求疲軟,供大于求,尿素價格呈現出小幅震蕩下跌。11月中旬以后,隨著農業冬儲國儲的全面啟動,工業需求的小幅增加,出口訂單的有序推進(印度11月中旬尿素進口標購預計中國中標量可達30萬噸左右,12月下旬印度或再次發布標購),部分氣頭尿素企業開始檢修,尿素日產下降,疊加尿素受散發疫情的影響發運受阻,市場供不應求,尿素價格再次迎來新一輪的上漲周期,主流區域中小顆粒出廠報價回升到2750—2790元/噸,但此時市場對高價已有抵觸心理,部分區域市場價格已開始走軟,春節前還是要關注印標和市場供需情況。


4-3.png

 

總的來看,今年尿素市場價格漲多跌少,上半年在整體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依然漲破3200元/噸,可謂是創出歷史新高,下半年的大跌更多屬于理性回落。

 

那么,2023年,尿素上半年是漲還是跌?據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煤炭價格預計仍將高位運行,對尿素在成本面上形成強力支撐;供應面上,明年將有新的產能釋放,供大于求的形勢短期內難以改變;需求面上,上半年屬于尿素的需求旺季,且在全球糧食安全問題進一步凸顯,國內糧價向好的大背景下,糧食種植面積將穩中有增,對尿素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出口面上,尿素出口法檢實行周期延長到2023年4月30日,到期可能繼續延長,但是在印度招標、國際援助等其他因素影響下,國內尿素出口簽單呈階段性增長,所以,2023年上半年尿素行情預計將以震蕩上漲為主。

 

鉀肥:上半年瘋漲,下半年震蕩

 

今年鉀肥的行情的關鍵詞是瘋漲與震蕩。

 

上半年,在白俄羅斯鉀肥公司持續受到國際經濟制裁,以及地緣政策沖突的影響下,國際鉀肥價格持續大漲,國內鉀肥市場受此提振,價格也是一路開啟上漲模式。2月15日,加拿大鉀肥公司與中國簽訂供應合同,即到岸價590美元/噸,較2021年的大合同247美元/噸的價格,漲幅高達138.87%。3月歐洲鉀肥主產國外輸能力又在地緣沖突加劇下大幅下降,訂單供應數量、時間皆不及預期,再次開啟新一輪價格上漲,并進一步增強了國內鉀肥經銷商惜售、待漲的心理,也奠定了國內氯化鉀現貨價格大漲的基調。


4-4.png

 

從氯化鉀的價格走勢可以直觀地看出,從1月初開始,氯化鉀的價格就突破了4000元/噸的大關,之后一路攀升,5月達到價格的高點,突破5300元/噸,刷新了近10年內的價格紀錄。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截至6月30日,國內氯化鉀上半年均價4667元/噸,環比增加24.79%;港口62%白鉀市場均價5225元/噸,較年初價格上漲1200元/噸,漲幅為29.81%,同比上漲32.28%;硫酸鉀上半年均價4691元/噸,環比增加18.64%。

 

但是隨著夏季肥的收尾,化肥市場需求整體進入淡季,邊貿鉀的集中到貨,下游對高價鉀肥的抵觸,鉀肥的行情在7月之后出現松動,國際、國內鉀肥價格都開始持續走低,10月已經跌破4000元/噸。

 

有分析人士認為,鉀肥今年整體的價格是虛高的,不理性的,下半年的下跌更多是理性回落,總體仍處于高位。

 

進入11月,伴隨冬儲備肥啟動,下游詢單、問貨及交投氛圍或有好轉。另外,國內鉀肥產區相繼進入供暖季,天然氣、物流運輸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也對鉀肥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在國際鉀肥市場低迷表現影響下,國內鉀肥供貨商大多把去庫存、回籠資金作為核心任務,所以,鉀肥價格到春節前預計還將以小幅回落為主。

 

復合肥:持續追漲,價格創出5年歷史新高

 

今年復合肥的價格從年初開始也是一路扶搖直上,創出5年歷史新高,整體氛圍也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但似乎今年復合肥的漲價多是“被動”的。因為,在尿素、鉀肥以及磷肥合力普漲的局面下,復合肥受成本的壓力,只能不斷跟漲。

 

當然,今年復合肥價格的大漲主要還是緣于以下三大因素的驅動:第一是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全球化肥供應短缺,國際化肥價格上漲,繼而拉動國內化肥價格上漲;第二就是氮磷鉀主要原料在大宗商品價格帶動下多突破歷史高位,給了復合肥成本強勢支撐;第三是農業景氣度提高,三大主糧價格的上漲,帶動底層農戶種植積極性提高。


4-5.png

 

和氮磷鉀原料高漲的價格同頻,今年復合肥價格劇烈波動,大漲期也主要集中在2月中旬至6月下旬,6月上漲至5年以來的新高位。以45%硫基復合肥為例,2月初由3200元/噸上調至6月中旬的4500元/噸,漲幅高達1300元/噸。

 

進入第三季度,隨著夏肥的收尾,尿素、磷酸一銨、鉀肥等原材料價格弱勢運行,同時局部地區因氣候影響,秋季用肥推進緩慢,市場需求走弱,再加上磷復肥會議延期,冬儲延后,經銷商儲備意愿疲軟,復合肥價格持續下降,8—10月,45%硫基復合肥的價格多降至3100—3300元/噸。

 

第四季度隨著尿素春肥備貨的逐步開啟,尿素、磷肥等原料價格的上漲,復合肥成本支撐利好,開工率提升,市場心態向好,炒漲氣氛濃厚,但整體價格調漲幅度不大,主要是部分低端產品價格調漲為主。后市更多還是要重點關注原料走勢,冬儲推進情況,成本動向以及出口政策的變化。

 

草甘膦、草銨膦:維持高景氣,溫和回落

 

跟去年相比,今年霸主產品草甘膦、草銨膦的價格行情瘋狂不再,但二者的高景氣度依舊,原藥價位水平還是遠超歷史同期。

 

受2021年煤電供緊、能耗雙控、疫情反彈等多重影響,國內草甘膦供應縮減、需求增量,使得原藥出現十年不遇的高漲行情,這種高景氣也延續到2022年,所以草甘膦原藥2022年起點是居高的。從1、2月,草甘膦原藥價格還保持在7萬元/噸以上,但難耐一季度春耕用藥、外貿采購力度都表現平平,所以在3月底,價格直接跌到6.3萬元/噸。

 

二季度草甘膦內銷收尾、外貿跟進向好,原藥逐步大穩小動,價格多維持在6萬元/噸以上。百川盈孚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草甘膦價格是大幅下跌的,價格從8.05萬元/噸下跌至6.25萬元/噸,跌幅在22.36%;第二季度,草甘膦價格開始窄幅推漲,并在6.35萬—6.5萬元/噸震蕩。

 

從第三季度開始,農藥行業整體進入傳統的銷售淡季,即使有企業高溫檢修計劃,但草甘膦整體需求還是清淡利空主導。到了第四季度,需求也略有提升,但幅度不大,原藥價格一直延續震蕩下調的基調,11月底,已經下滑到5.2萬元/噸。


4-6.png

 

再看草銨膦,從 2021 年年末開始,隨著國內草銨膦廠家產能的逐步釋放,行業開工率的逐步提高,部分生產商庫存開始走高,草銨膦價格也開啟了回調模式。所以,和草甘膦一樣,今年的草銨膦在價格層面也沒有了去年的瘋狂姿態,原藥價格持續震蕩下滑也是主基調。

 

今年第一季度,受國內新產能釋放和需求淡季的影響,草銨膦價格持續下滑,3 月底價格最低跌至 17萬元/噸;第二季度,草銨膦進入國內外需求旺季,外貿訂單不斷下發,價格開始觸底反彈,5 月最高漲至 26.5 萬元/噸。進入第三、四季度的銷售淡季,草銨膦價格持續小幅下滑,截至11月底,原藥價格下滑到19萬元/噸。

 

據百川盈孚數據,2022 年上半年草銨膦均價24.7 萬元/噸,同比增長 35.98%,其中第二季度均價 23.3 萬元/噸,環比下降10.51%;第三季度,價格環比下降3.1%,但草銨膦的整體盈利仍是比較可觀的。

 

一如業內人士所說,草甘膦、草銨膦去年一度飆漲到10萬元/噸,35萬元/噸的高價是瘋狂的,是注定難以持續的,背后是有泡沫的,今年的跌勢更多是合理的市場價格表現。

 

那么,草甘膦、草銨膦在春節前是延續跌勢,還是會觸底反彈?業內人士分析認為,11月、12月雖然是農藥備貨旺季,但市場表現是穩中走低的,上下游備貨都很謹慎,以消化庫存為主,整體備貨率低于去年同期,進而倒逼制劑廠家減產,原藥廠家下調價格預期,庫存增加,開工率減少。在此背景下,草甘膦、草銨膦在需求面上處在出口量減少,內需下游信心不足的局面;供應上雖然產能會增加,但是廠家輪番檢修,產量是下降的,所以,二者價格在春節前預計還將保持溫和回落的趨勢,大漲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2023年草甘膦、草銨膦市場除卻價格應該關注什么?有哪些機會?草甘膦行業企業還是要嚴格落實好國家“雙控”和“雙碳”政策,有序開發利用有限的磷礦資源,實現安全綠色可持續生產;企業要生態環保劑型的研發力度,更多的草甘膦產品要向高含量粉劑或顆粒劑型演變。草銨膦行業企業轉向在草銨膦復配產品上進行研發,并加大復配產品的市場投入力度,彌補單劑的利潤損失。同時,在營銷渠道層面,特別是在終端的競爭是用戶爭奪戰層面,有基層品牌優勢、推廣優勢的企業才會被優先選擇,另外,積極布局精草銨膦將成為行業競爭的下一個高地,值得火熱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