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勇: “归根”再出发, 入局大生鲜
2019年是百果園的變局之年,更是“歸根”之年。百果園不受外界競爭的牽引,一切以消費者為出發點,回歸商業邏輯的根本,回歸顧客價值,創新突變,再度揚帆起航!
——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
在水果零售業領域,百果園絕對是最具勵志和傳奇色彩的巨頭典范!
從2001年成立,度過7年虧損,百果園集團全渠道銷售額超百億,從1發展到4000多家門店成為生鮮水果領域獨角獸,余惠勇和他的百果園是國產水果零售行業一股傳奇的清流。
水果生意誘人,但水果在業內一直有著“世上最難做單品”的稱號,余惠勇的百果園卻憑借在這個領域獨有的優勢和成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它的未來屬性。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要專注于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花長時間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遠勝于把一萬件事做得平庸。百果園就是最好的例證。
你有多專注,你就有多優秀。身材魁梧,梳著小辮,常年一身寬松中山套裝打扮的余惠勇一直在水果這條賽道上全力奔跑。
百果園的逆襲,完美地詮釋了把一單水果生意做到極致就是成功這句話。百果園已成為國內水果零售業的一面鮮明旗幟和成功范本。進入2019年,余惠勇和他的百果園發展更具成熟的張力和魅力。
生鮮變局下的創新逆襲
2019年,于生鮮行業來說,注定也是不凡的一年,
不少曾經紅火一時的生鮮品牌紛紛出現了關店潮。從永輝超市旗下品牌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關閉,到社區生鮮電商“呆蘿卜”,再到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順豐優選、美團小象生鮮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關店的泥沼,面臨著盈利不濟的重壓。
無疑,生鮮領域的玩家們正歷經著一場大變局。
然,百果園卻依舊堅挺。
2018年百果園集團全渠道銷售超百億元,截至到2019年,其線下門店數已突破4000家,遍布全國80多個城市。同時線上App下載量也突破1000萬,小程序用戶量超過1800萬,社群覆蓋人數超過近500萬,“818”活動三天,百果園線上銷售額就達到3500萬元,其中百果園App銷售額突破1700萬元;線上總訂單量高達25萬單,同比增長50.5%。
在生鮮零售行業日趨緊縮下行,行業內哀嚎一片的大背景下,百果園在平穩中增長,不僅在生鮮零售行業構建了規模最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店倉網絡系統,還選擇逆流而上,進軍生鮮新零售行業,并成為2019年胡潤最新獨角獸榜單上唯一的上榜水果新零售企業。
經過18年的潛心深耕,今日的百果園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水果連鎖第一品牌。
當然,高光表現的背后,是不是意味著,百果園獨立于變局之外?答案是沒有。
一如余惠勇所說,“趨勢之下無完卵,沒有誰能置身趨勢之外,今年是生鮮領域變革最為深刻的一年,洗牌淘汰在加劇。尤其是水果生鮮圈層,競爭廝殺的態勢更為激烈,我們百果園也感受到了洶涌的生存競爭壓力,今年也是百果園的變局之年。”
余惠勇表示,對于國內生鮮新零售行業而言,大量在剛開始時高歌猛進的品牌都在迎來自己的動蕩時刻。水果生鮮行業在過去的幾年是春秋時代,現在已經進入了戰國時代,給了行業很大的警示。解決貨源標準化、冷鏈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等問題成為活下去最嚴峻的挑戰。
“市場競爭總是不進則退,如果不創新不發展,很快就會被超越。任何的止步不前都意味著退步,要在同質化嚴重的商戰中站穩腳跟并得以發展,創新無疑是唯一的出路。一切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始終和顧客在一起,總能贏得下一次機會。”余惠勇透露這就是今年百果園能在生鮮變局下異軍突圍的關鍵所在,堅守深挖水果全產業鏈和顧客價值訴求,創新求變。
全產業鏈布局,偏執“更好吃”
什么是“好吃”的水果?
余惠勇的百果園給出了定義。
就像海底撈的特色是“服務”一樣,百果園的特色就是“好吃”。相信很多人都能在百果園的門店綠色招牌上看到“好吃”字樣。這也是百果園縱橫水果零售業18載的靈魂所在。
水果領域標準化的連鎖模式是極易受到品種、氣候、種植、采摘、運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水果質量標準化一直是個行業難題。而百果園卻通過“好吃”率先解決了這個難題,從而得以實現高速良性的發展。
從建立之初,余惠勇就把“好吃”植入百果園的發展肌理,透入血脈,奉為圭臬,且以“好吃”作為品牌發展戰略。
對于“好吃”,余惠勇是極度偏執的。在余惠勇看來,“好吃”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
“我們百果園品牌定位于好吃是檢驗水果的首要標準。為顧客提供更好吃的水果,一直是百果園的信仰。2007年百果園首次發布了‘好吃’戰略,但輕飄飄的一句‘好吃’,消費者剛開始并不買賬,問題也特別多,畢竟水果不是標準化的工業產品。它沒有標準可言,無法做到所謂的100%好吃。所以,一旦顧客發生不好吃的體驗,就必然會退貨。為方便顧客退換貨,百果園決定顧客可以‘無實物、無小票、無理由’退換貨。”
百果園圍繞“好吃”做出了標準,制定了相應的采購標準、品控標準、驗收標準和門店標準。“從2015年開始,百果園就建立了自己的水果的全品類果品標準體系—即‘四度一味一安全’,‘ 四度’指新鮮度、糖酸度、爽脆度、細嫩度;‘一味’指果香味;‘一安全’是食品安全。同時又將水果分為招牌、A級、B級、C級,并在線下門店的實際銷售中與水果價格共同展示。”余惠勇詳細地給記者解說“好吃”理念。
其實,偏執“更好吃”的背后,是嚴格的態度,更蘊藏著余惠勇對水果行業全產業鏈體系的極致鍛造。他認為,當前農產品尤其是果品市場在種植端最大的痛點在于種植戶缺乏以市場為導向的配套的種植體系,優質的水果生產必須和系統的種植方案相匹配。
“百果園的終極愿景就是希望成為水果生鮮行業的生態鑄造者,真正能把下游渠道與消費者和上游的生產種植端對接,實現水果的規模化與標準化,并形成品類品牌。百果園的戰略就是做渠道、做內容,并逐步形成大的生態系統。”余惠勇說。
當前國內還沒有像百果園這樣的大型水果連鎖品牌,根本原因就在于水果很難做到標準化,而加盟連鎖需要標準化。百果園“四度一味一安全”分級分類標準則徹底解決了水果標準化的難題,通過不斷的摸索,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標準化體系。
從產業種植指導、物流運輸到保鮮和質量的控制,再到零售端的布局陳列,儼然,百果園已經完成了水果行業全產業鏈的布局。有了標準化體系的加持,百果園門店數量每年都保持著快速的增長。
余惠勇強調,全產業鏈的價值出口在終端,終端價值就是全產業鏈各環節價值的總和,全產業鏈各環節價值是終端價值進行分配的結果。終端價值決定了全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而品牌價值決定終端價值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產業鏈協同的結果;任何一個環節的錯失,都可能影響品牌,從而影響最終的結果。
在他看來,水果沒有水果味,蔬菜沒有蔬菜味,核心在于是因為人沒有人味!一切的結果都是做人的結果。做水果這門生意一定要秉持好初心和匠心。
歸根再出發,入局大生鮮
站在現在看未來是本能,站在未來布局現在才是本事。
千帆過盡,百果園依然可以茂盛地生長,雄踞水果生鮮零售風口的制高點,余惠勇始終是這個百億水果王國的核心“智庫”所在。百果園每一個關鍵性節點的重大部署,都由余惠勇親自制定并主抓執行。
不按常理出牌,恰是通向非同凡響的共性。進入2019年,余惠勇和他的百果園愈發不“安分”,大動作不斷。
4月16日,百果園在北京舉行了“百果園大生鮮戰略”發布會,正式加入到賣生鮮的行列中,并發布了百果園集團獨立生鮮平臺“百果心享”,涵蓋“心享商城”“心享會員”兩大業務線。
由賣水果到賣生鮮,由線下生鮮零售到線下線上雙輪驅動,百果園的版圖“野心”更為宏大,要直面的挑戰也更多。
其實,放眼整個零售,最難做的就是生鮮零售,作為一個大生鮮新玩家,在水果零售界深耕十幾年,面對生鮮電商余惠勇依舊很硬氣。“進軍大生鮮領域,我們也是考慮到消費者對好食材需求的多樣性,百果心享平臺除了水果,還開始做雞蛋、大米、南瓜、紅薯等食材,依然是從源頭精選,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豐富、更安全、高標準的產品選擇。”余惠勇表示。
談及2019年的總結,余惠勇表示,2019年是百果園的變局之年,更是“歸根”之年。百果園不受外界競爭變幻的牽引,一切以消費者為出發點,回歸商業邏輯的根本,回歸顧客價值,創新突變,再度揚帆起航。
而對于2020年生鮮市場的變化以及百果園的規劃,余惠勇透露,2020年生鮮市場還是個大洗牌的階段,混戰在所難免。
接下來市場戰略上,未來三年,百果園將繼續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開店,縱深實現品牌對消費者的滲透;同時,深扎根,繼續下沉渠道,延伸觸角,將銷售半徑延展至中國三、四、五線城市,力爭每一個縣城都能開出百果園門店,讓天下人都有好果子吃!
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御風暴;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余惠勇和他的百果園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