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东北地区:特肥也是大市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9:45:34
“特肥氛围起来了。” “特肥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特色经作势头迅猛。” “整个东北都感觉特肥的机会来了。” 这是很多特肥企业和经销商对于东北市场的认知。 因为经作种植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东北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农资企业,特别是特肥企业的重视,成为特肥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传统特肥区域杀成一片红海时,东北特肥市场“热”了

“特肥氛圍起來了。”

 

“特肥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

 

“特色經作勢頭迅猛。”

 

“整個東北都感覺特肥的機會來了。”

 

這是很多特肥企業和經銷商對于東北市場的認知。

 

因為經作種植規模大、農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東北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農資企業,特別是特肥企業的重視,成為特肥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當傳統特肥區域殺成一片紅海時,東北特肥市場“熱”了起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東北地區糧食總播種面積3.57億畝(黑龍江2.18億畝,吉林8581.95萬畝,遼寧5315.4萬畝),占全國糧食總播種面積的20.24%;糧食總產量2889.12億斤(黑龍江1573.54億斤,吉林807.84億斤,遼寧507.74億斤),占全國總產量的21.15%;合計增產達152.58億斤(黑龍江65.34億斤,吉林47.24億斤,遼寧40億斤),對全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7.15%


51.jpg

 

無論是糧食播種面積還是產量,都占據全國糧食總面積和總產量的五分之一,東北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糧倉”。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東北地區有著中國面積最大的東北平原,有著富饒而封閉的“馬蹄形”,有著3.8億畝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所以,其也一直是農資行業的大市場。

 

2020年,東北地區農業總產值7332.8億元,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587.1萬噸。

 

除糧食作物外,東北還盛產甜菜、花生、花卉、中草藥以及溫帶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寒暖農分異,干濕林牧全,麥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形象地道出了東北農業種植的多元化和區域化特點。

 

也正是因為豐富的物產和多元的種植結構,東北地區對特肥的需求量超過了300萬噸,成為特肥企業爭相布局的又一熱門大市場。

 

智研咨詢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東北地區特種肥料需求量為201萬噸,市場規模為103.16億元;2020年特肥行業需求量增長至323.27萬噸,市場規模達到178.04億元。



未來,隨著肥料“減量增效”的繼續推進和特色經濟作物的進一步發展,東北地區的特肥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據智研咨詢預測,預計到2028年,東北地區特肥市場規模將達到268.9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

 

特色經濟激發特肥需求

 

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東北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用肥結構以復合肥和摻混肥為主,農資行業對于東北市場的定位一直是大田作物區。

 

但這并不意味著東北只有玉米、大豆、水稻這些大田作物,在東北地區,蔬菜、果樹、甜菜、中草藥、西甜瓜等經濟作物也有一定的種植規模,且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大和集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東北地區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552.38萬畝,其中,遼寧經作種植面積1140.9萬畝,居于三省首位,經作種植正在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大棚蔬菜、大棚櫻桃、大棚葡萄、大棚草莓等設施種植已成規模。


54.jpg

 

據《2020年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遼寧省2020年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1140.9萬畝,比上年增加48.5萬畝。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為464.4萬畝,增加24.2萬畝;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為488.4萬畝,增加20.1萬畝。全年果園面積為537.6萬畝,比上年增加8.4萬畝。

 

其中,果樹種植主要集中在以大連、營口、丹東、鞍山為代表的遼東半島;蔬菜種植區域的分布,則是從大連、營口一路沿渤海灣向西到錦州、葫蘆島,包括遼中地區的鞍山、沈陽等地。

相較于糧食作物,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效益更高,農戶更舍得在農資上投入,對特肥的認知也在逐漸提高,特肥需求強勁,是遼寧省最主要的特肥市場。

 

2020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黑龍江全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707.63萬畝。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228萬畝,增長3.6%;油料播種63萬畝,下降19.0%;瓜果類播種面積60萬畝,下降5.5%;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77萬畝,增長66.4%

 

根據黑龍江省農業部門的統計數據,黑龍江省特色經濟作物的面積已超過1000萬畝。其中,蔬菜461萬畝,設施蔬菜播種面積145萬畝;鮮食玉米面積201萬畝,產量170萬噸;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0萬畝,產量52萬噸;果樹面積85.6萬畝,產量79萬噸;漢麻種植面積26.85萬畝,其中花葉用3.3萬畝,纖維用23.55萬畝;西甜瓜95萬畝,甜菜、花生、向日葵、籽用南瓜、烤煙、花卉等68萬畝。

 

雖然兩個部門的統計數據有所出入,但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黑龍江省的作物種植結構正在優化,特色經濟作物已成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格局。

 

未來,黑龍江省特色經濟作物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根據剛剛發布的《黑龍江省“十四五”特色經濟作物發展規劃》,到2025年,黑龍江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總面積在1200萬畝以上。


55.jpg


隨著特色經濟作物的持續優化、調整,當地種植戶也開始對特肥產品感興趣,開始關注沖施肥、葉面肥以及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特肥產品。

 

在吉林省,種植結構以玉米、大豆為主,但苜蓿、花生、鮮食玉米、蔬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加。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吉林省蔬菜種植面積為189.98萬畝、花生種植面積為358.77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為95.25萬畝、果園面積40.67萬畝、甜菜種植面積1.64萬畝等。

 

這些附加值高、區域集中且頗具規模的經濟作物,正在改變吉林市場傳統的用肥結構:常規復合肥產品的市場氛圍和份額逐漸被稀釋,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水溶肥、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為代表的新型肥料和特肥產品迎來發展熱潮,并有成為主流之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