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商: 坚持做“有温度”的肥料 ——访住商肥料中国区(北方)市场营销负责人张同磊
日月如流,尺壁寸陰。十五年,彈指一揮間。
十五年,對人而言,從幼小走向了青壯年,從懵懂走向了絢麗多彩;也意味著新的夢想、新的拼搏已經在路上。
十五年風雨征程,十五年堅守跨越,十五年,見證著住商的成長、進步與發展。
萬縷春風早拂面,李桂飄香染桑田。8月是丹桂飄香的日子,是豐收喜悅的季節,也迎來了住商在中國大地上的第十五年綻放。為此,《農資與市場》傳媒高端訪談欄目組對話住商肥料中國區(北方)市場營銷負責人張同磊,感受外企品牌在中國,用他人的眼睛洞察中國農業和農資企業的發展,期待給大家打開新的視野和認知。
世人尋找唯快秘訣,高手卻在磨練心性
《農資與市場》傳媒:張總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采訪,2020年8月18日將迎來住商在中國的第十五個生日,在表示祝賀的同時,能給大家描述下您眼中的住商嗎?
張同磊: 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住友化學的尿素和農藥產品,就開始了在中國的銷售。2005年8月18日,第一袋肥料在住商肥料(青島)有限公司(SFQ)下線,這也標志著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正式入駐中國,并與中方合作伙伴青島堿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開啟在中國的復合肥制造和銷售業務。
中國的復合肥市場,在2005年前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行業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逐步從無序走向有序、從產品銷售向品牌營銷、從同質化向差異化,從依賴進口到產能逐漸擴張轉變,也就是在這個時間,住商把脲甲醛復合肥制造工藝帶到了中國。
經過15年的發展,住商肥料已經成為了國內知名的高端肥料品牌,并且作為起草單位之一,讓《脲醛緩釋肥料》國家標準在2018年正式公布實施。
《農資與市場》傳媒:作為中日合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這十五年中,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從外企角度看待中國的農業和肥料產業發展,您有什么樣的建議?
張同磊: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肥料市場巨大,中國肥料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解決中國的溫飽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問題,比如化肥用量過大,不僅造成了肥料浪費和農業面源污染,更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站在未來看現在,住商肥料公司從成立伊始,就把節肥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脲醛復合肥作為事業的起步點。在當時,雖然以高端工藝和成本切入,有一個接受過程,但換角度看,起步就與肥料先進國家趨勢同步,其實是占領了一個制高點。
中國十五年前的復合肥市場,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的主要生態還是靠拼價格作為競爭手段。住商肥料從誕生,就以“單一養分只高不低、凈重量只多不少”這種超出國標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在當時的行業看來是很難理解的。但正是這種“不理解”,讓住商肥料脫穎而出,樹立了行業質量標桿,也讓行業人看到了用“拼質量”代替“拼價格”,是一個更高維度的競爭和可持續發展模式,對行業發展起到了帶動和助推作用。
《農資與市場》傳媒:從不被理解到現如今,住商究竟給行業交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張同磊: 住商肥料在最初2-3年的市場發展初期,定位以高效益的經濟作物為主,在山東、廣東、華東等經作區域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
2008年后,住商開始在大田作物上試驗和開拓,住商脲醛肥料在玉米、小麥上的優勢,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和發揮。
2010年,住商肥料與安徽隆平高科達成戰略合作,在業內率先開始推廣“種肥配套”的銷售模式。由此,住商肥料在大田區域的市場快速拓展。
2011年,佛山住商肥料有限公司(SFF)正式投產,住商肥料在全國市場的布局也迅速擴大。借助廣東工廠的區位優勢,利用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在東南亞、澳洲等地的網絡資源,住商肥料面向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出口也不斷擴大。
住商肥料的發展,一直帶有穩中求進的發展基因。住商肥料不刻意追求發展速度和規模,而是靠追求產品效果的驗證、服務的到位,以及推動客戶的發展,來帶動自身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我們認為才是有價值的,才能不斷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力量。
多維發展,產品技術是根,創造價值是魂
《農資與市場》傳媒:除了穩中求進的發展基因,住商自入駐中國以來,還有哪些獨特基因呢?
張同磊: 我認為離不開兩點,就是產品和技術。產品,是營銷的本源;技術,則是產品的核心立足點。
住商肥料引進的脲醛復合肥工藝,在日本有多年的規模化生產的成熟經驗,其相關技術參數掌控非常精準。同時,住商肥料聘用日本資深肥料專家加藤先生、渡邊先生作為生產技術顧問,聘請町谷先生作為農化顧問,并帶領一批國內知名農業院校畢業的高素質、高學歷專業團隊,依據中國農業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在核心工藝基礎上,做出不斷地精進和豐富。
在營銷方面,住商肥料一直堅持踐行價值營銷理念。我們相信企業存續的前提,就是為用戶和客戶創造價值,產品銷售只是一個載體。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省工省力,幫助客戶獲得更好的效益,幫助農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經營的本質是利他,有了這樣的價值觀,很多豐富的營銷模式,會自然地生長出來。
比如住商堅持多年的大型客戶培訓會,沒有訂貨,只有培訓和價值輸出。我們相信客戶強大了,住商肥料就能更強大。在上半年的疫情期間,住商的線上銷售就做得很好,銷量也有大幅增長。之所以客戶的反應和跟進速度非常快、配合度非常高,就跟我們打造的這種廠商一體化的培訓賦能機制有一定關系。
《農資與市場》傳媒:張總,您提到了產品、技術及價值,這點我們是十分認可的。那么除了現在大家熟知的住商“脲甲醛”復合肥,未來住商的產品體系及研發是怎樣的呢?
張同磊: 經過15年的市場耕耘,住商肥料成為了國內高端肥料的代表性品牌之一,也成為了脲甲醛肥料的代名詞,但 脲醛肥料并不是住商的全部。
一個企業的產品戰略,我認為有兩個發展路徑。一是路越走越多。產品由一條主線發展成了多條主線,這需要企業有強大的技術儲備和資源投入能力,但也很容易迷失方向。二是路越走越寬。即核心路徑不變,同時不斷拓展延伸和發展壯大,但品牌的市場身份認同度是長期統一的,方向是不變的。住商就是第二種模式,在不變的基礎上,有不斷的創新和變化,我們認為這樣的變化,才是更有意義的。
當然,這么做的底氣,也是來自于對產品核心工藝的自信。現在國家倡導減量增效,農民也需要省工省力、保護土壤,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速效加長效的脲醛緩釋肥料,就適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
自2016年以來,住商肥料不斷深化產品研發,在脲醛工藝的基礎上,研發出能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質的住商尚品、活土增效、夢豐醛能等“脲甲醛+”緩釋增效產品系列,更好地滿足了多層次的用戶需求,也讓品牌不斷保持勃勃生機。
通過住友商事的全球運營網絡,我們同時引進了施倍多、施壯格、施普朗等高科技含量新型特肥產品。以聚焦生根、改土、低溫下高效施肥等功能,把功效做精做小,把市場做透做強。同時和住商復合肥料形成套餐,依靠成熟的網絡和服務能力,這些進口特肥產品,在近幾年銷量也獲得了快速增長。
于變中創新,于不變中發展,構建住商新未來
《農資與市場》傳媒:站在未來看現在,布局現在著眼未來,張總如何看待當下和未來的中國農業和肥料發展市場?住商有怎樣的規劃?
張同磊: 需求單一時代銷售以產品為中心,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銷售則是以用戶需求和作物需求為中心。所以,要一只眼睛盯需求,一只眼睛盯核心工藝和高品質標準,讓兩端更好地契合起來。
住商服務的用戶,從傳統小農戶到幾百萬畝的國營大農場;服務的作物,從果蔬等高效經作,到玉米、小麥、水稻等大田作物,都有賴于我們豐富的產品結構。在15周年之際,住商也制定了三年規劃,在2019年的銷量基礎上,爭取三年內實現50%以上的增長。同時繼續擴大產能,在西北、東北等新興市場,創造更大的市場份額。
《農資與市場》傳媒:未來幾年住商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走?您希望住商未來給同行的印象是什么?
張同磊: 住商肥料經過15年的發展,得益于廣大客戶和用戶的深度信賴,這份信任不僅是住商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發展中最難能可貴的財富。在未來,住商也將堅守初心,再續輝煌。
堅持引進來。持續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高科技產品,以及關于種植和土壤改良的先進模式。
堅持產品和服務的高品質。這是住商的立足之本,力量之源,堅決不能變。
加強同國內科研院所和農技部門的合作。讓脲醛緩釋增效產品,有更好的應用方案和應用效果。
打造價值服務體系。未來將同國內600多名經銷商一起,攜手應對行業變化,持續賦能客戶,共同打造更具價值的服務體系。
作為住商的一名老兵,我希望住商肥料在服務三農的大道上,保持可信賴的、令人尊重的、持續輸出價值的,并且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品牌形象,持續打造高端作物營養和土壤改良綜合解決方案。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我想就是“溫度”。
行穩致遠,住商將與中國農業一起,相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