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科学施肥技术!
(1)合理控制肥料用量:在樹體和土壤養分基本平衡的情況下,主要以產量、樹勢和品種為依據確定施肥量。梨結果期果園,每生產50千克(1千克是2斤)果施純氮0.2~0.4千克,弱樹采用上限值,氮、磷、鉀比例為1.0∶0.5~1.0∶1.0。以施化肥為主的梨園與以有機肥為主的梨園相比,每生產50千克果增施純氮0.1千克,氮、磷、鉀比例不變。其中,梨樹對磷的豐缺反應不太敏感,但適當多施磷肥有助于改善果實風味、增加果實的香氣。注意在堿性土壤中磷肥過量有可能阻礙梨樹對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未進入盛果期的梨園(密植園一至三年生、稀植園一至四年生)以折合施純氮45克/株為基礎,氮、磷、鉀比例為1.0∶1.0∶0.8,每年較上年增加1/2以上。
(2)施足基肥:不同有機肥的有效養分不同(下表),應根據有機肥的種類確定施肥量,一般施用雞糞1.0~1.5立方米/株,或羊糞1.5~2.0立方米/株,或豬糞2~3立方米/株。化肥以全部氮肥的60%、全部鉀肥的40%和全部磷肥作基肥。梨樹是深根性果樹,根系發達,主根入土深,側根分布寬。因此,農家肥和化肥宜深施和分散施,不宜淺施和集中施。肥料淺施,易導致梨樹根系上浮;肥料集中施用,分布不勻,易造成局部肥料過剩或缺乏。梨樹基肥宜施在樹冠外50~100公分、深30~60公分的四周土層內。
常見肥料養分分析折合含量
(3)合理追肥:梨樹旺盛生長期為氮素吸收活躍期,休眠期氮素吸收量極少。因此,不建議梨農在10月至翌年3月之間追肥。一般認為,在基肥足夠充分的條件下,萌芽至開花期(3月)可以不追肥或少追肥。主要進行2次追肥,第1次在幼果膨大期(5月),將氮肥的25%和鉀肥的20%配合施用;第2次在果實膨大期(7月末),將氮肥的15%、鉀肥的40%配合施用。
(4)葉面施肥:在葉片生長到25天至采收期,結合病蟲害防治,可葉面噴施少量尿素、硼砂、磷酸二氫鉀等,補充中微量元素,同時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
及時防治梨樹病蟲害
8、9月份高溫多雨,梨樹易發生黑星病、黑斑病、黑點病等病害和梨黃粉蚜、康氏粉蚧、梨小食心蟲、梨木虱等害蟲,需及時用藥防治。
病害。已發生黑星病等病害的梨園,可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苯醚甲環唑乳油8000倍液噴霧防治。沒有發病的梨園也要及時噴藥保護,在雨后噴內吸性殺菌劑,如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雨前噴保護性殺菌劑,如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綠得保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等。
害蟲。防治梨黃粉蚜,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黃粉蚜入袋率超過20%的梨園,解袋噴藥再套袋。梨木虱發生嚴重,已造成葉片黏連的梨園,可先噴洗衣粉300倍液洗樹,再噴2%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防治。防治梨小食心蟲,可用25%高氯·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5%苯氧·高氯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康氏粉蚧,可用比本勝22%吡蟲·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