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肥十年】慕恩生物段栌钦:专注微生物领域,坚持推广“微生物+”融合战略
過去十年,中國特肥市場在經歷了長期的產品技術革新和市場推廣后,產品趨于成熟,市場培育和用戶教育基本完成,關鍵是在追求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品質農業的新階段,特肥市場容量巨大,無論是大田市場還是經作市場,都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級市場總監 段櫨欽
未來十年,特肥的方向在哪里呢?為此,我們采訪了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級市場總監段櫨欽,聽聽他對當下特肥運營的思路和感受,一起助力特肥走得更遠。
特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段櫨欽認為,近十年特肥在市場中的應用與發展,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國家政策的引導與限制。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實施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力爭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這一政策的出臺,大大拓展了特肥發展的想象空間。
熱點經濟作物以及大田用藥水平的影響。影響比較大的經濟作物有香蕉、柑橘、葡萄;大田作物有水稻、花生、小麥、馬鈴薯等。經作的熱點是以2-5年為周期,2008-2011年以香蕉、芒果為主,近些年以沃柑、陽光玫瑰為主;而近幾年大田作物的關注度提高,在于國家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以及國際局勢的動蕩,帶動了主糧價格的上漲,因而提升了種植戶承包及種植大田作物的熱情。面對不同時期的熱點作物,特肥企業將針對其不同的作物需求,持續的投入資源進行新產品研發和推廣等工作。
終端消費者對作物品質的差異化需求。在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中,哪怕極小比例的特異化需求,當轉換為絕對數量的時候,這種需求都是巨大的。對于作物的安全、健康、營養、新鮮度、風味、口感等需求,或者奶茶蛋糕店專用的耐儲藏、耐運輸等特定需求,哪怕只針對細微的差別,都需要制定不同的種植方案去滿足,而在這些方案里,特肥一定是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同時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對于目前特肥市場的新變化,段櫨欽認為有以下三點:
近年來,由于設施農業的投入不斷增大,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因此特肥產品的劑型更多偏向于可以滴灌、沖施、噴霧、無人機使用的液體劑型產品和全水溶產品。
區別于以往的營養、品質、增產等籠統寬泛的宣傳方式,當今市場上的特肥產品,在研發及定位宣傳上,更多強調其獨特的差異化功效,如節水、抗逆、增甜、防病、轉色、抗旱、改土調土等等。
未來,特肥產品技術研究難度和深度會繼續加大,行業競爭會更卷。如微生物菌劑創新品種的篩選和研發、功能性代謝產物的精確產物分子研發、海藻提取物有效成分深度研究,以及類似腐殖酸、菌劑、大中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品類代表產品的相互融合等等,都是特肥產品進一步的研發方向。
聚焦“微生物+”解決方案
作為微生物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慕恩生物一直聚焦在微生物菌劑、菌肥在土傳病害、線蟲防治、種子健康、根系營養等領域的應用與研發。主要區域是經作區,包括廣東、廣西、云南、海南、山東、遼寧、陜晉、河南、福建等經作比較集中的區域。
土傳病害、線蟲防治、種子健康等領域都是目前行業比較關注,卻缺乏有效辦法和方案解決的領域。無論是化學藥劑、還是微生物菌劑,都不能完全解決,長遠來看,兩種方案融合的“微生物+”解決方案,是未來贏得市場的最好方式。
慕恩生物2019年5月份才開始迎著疫情出品以純微生物菌劑為核心的產品。到2022年底,生物農業板塊年銷售額相較去年增長258%,在疫情壓力下,連續三年保持業績高速增長。
站在微生物菌劑產品推廣的角度,主要痛點在于以下幾點: 渠道和終端的教育溝通、產品功能試驗示范等成本非常高;產品本身特性導致的產品力滿足與種植者的速效要求還有差距。如菌劑的持效期長,速效性慢等特點,與傳統的化學類產品有所區別;不論是渠道從業者,還是終端種植者,對微生物菌劑產品的鑒別能力普遍偏低,因而導致市場推廣、宣傳甚至定價都是系統性亂戰。
打造專業化運營團隊
特肥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的特肥運營團隊。
段櫨欽告訴我們,組建特肥團隊重點是找到志同道合的關鍵人物,結合其行業資源,整合相關從業人員加入;目前慕恩已經形成150多人的農業團隊,團隊包含營銷、技術、研發、培訓、推廣等不同身份,營銷人員總體上在為微生物菌劑產品在市場中的技術推廣做主導工作。
有了專業化的團隊,更能在擅長的領域做出成就。
據了解,未來,慕恩生物將繼續聚焦土傳病害、線蟲防治、種子處理、根系營養、地上部分保護等重點問題。同時結合自身22萬微生物菌株庫,開發領先全球的功能性新菌劑、菌劑代謝產物產品。重要的是,加大對應用端的研究,堅持示范推廣與“微生物+”融合戰略。
對于未來特肥的增量機會,段櫨欽總結以下幾點:如何切入化肥和農藥減量后的市場空間;結合大田作物、熱點作物、國家政策的關注方向,去開發新產品;與常規解決方案融合,形成更好的解決方案;加強研發,形成技術壁壘,提升自身產品品質。
在特肥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相信慕恩生物定能發揮自己專長,通過錘煉技術,真正幫助農戶解決痛點和難題,找到屬于公司的新一輪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