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支撑!中国草莓持续高水平增长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2/2/4 10:13:39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浆果类草本果树,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果树种类之一,素有“浆果皇后”的美称。 我国于20世纪初引进国外草莓品种栽培,千家万户吃上草莓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草莓较高的经济效益使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选择种植草莓,草莓种植本身“短、平、快”的产业特性也使得草莓的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草莓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

草莓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漿果類草本果樹,是世界上栽培最為廣泛的果樹種類之一,素有“漿果皇后”的美稱。

 

我國于20世紀初引進國外草莓品種栽培,千家萬戶吃上草莓則是80年代以后的事了。消費市場的需求和草莓較高的經濟效益使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種植草莓,草莓種植本身“短、平、快”的產業特性也使得草莓的播種面積進一步擴大。

 

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草莓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中國是世界草莓生產大國

 

草莓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栽培,其栽培面積和產量在世界漿果類水果生產中位居第二,僅次于葡萄。

 

20092019年的10年間,世界草莓種植面積有小幅增加,從2009年的477.6萬畝增長至2019年的594.6萬畝,但產量有較大程度的增長,從639.95萬噸增長至833.71萬噸。而且,隨著設施條件和栽培技術的進步,世界草莓的單位面積產量也有了一定提高,從2680/畝增長至2985.33/畝。


22.jpg

 

全球來看,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草莓播種面積;其次是波蘭,2019年波蘭草莓播種面積為89.82萬畝,在全球占比為12.59%;排名第三位的是俄羅斯,擁有草莓播種面積46.68萬畝,在全球占比為7.85%

 

我國草莓產業在近十多年發展迅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2020年,我國草莓種植面積及產量整體均呈上升趨勢,種植面積由117.18萬畝增加至197.40萬畝;產量由200.86萬噸增加至344.9萬噸。我國草莓栽培形式多樣,有日光溫室栽培、拱棚栽培、露地栽培,從每年的11月初到來年的6月都有果實成熟。

 

我國草莓生產大省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山東、江蘇、遼寧、河北、安徽、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草莓產量超過10萬噸。山東省、江蘇省和遼寧省是我國草莓播種面積排名前三的省份。其中,山東草莓種植面積約為48萬畝,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19.2%,草莓加工出口占全國的80%,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遼寧丹東草莓整體收益較高,從9月底上市直至來年6月拔園,畝產為800010000斤。而在同樣種植紅顏草莓的江蘇地區,因土質、設施等條件差異,一般在12月底上市,來年4月份產季即結束,產量在40005000斤,收益遠不如遼寧丹東。201791日,原農業部批準對“丹東草莓”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其中,丹東東港市現已成為全國最大草莓生產和出口基地,全市草莓占地面積達19.1萬畝,年產量達30萬噸,鮮果年產值達60億元。東港市還是全國最大的草莓良種苗木繁育基地,除了滿足本地草莓生長需求外,優質種苗還遠銷至包括新疆、西藏在內的全國各地。

 

而在夏草莓種植方面,云南的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夏季草莓種植面積6萬畝左右,其中云南省會澤縣種植夏季草莓面積4.5萬畝。2021年會澤縣種植面積達5萬畝,是全國夏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

 

近年來,中國草莓單位面積產量持續高水平增長,單位面積產量增長至3557/畝,雖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作為草莓生產大國,草莓鮮果供應充足,進口規模較小,且多以冷凍草莓、草莓干為主。


國外進口的冷凍草莓,主要用于加工副產品使用,國內消費者主要食用的還是國產的新鮮草莓,進口數量對比出口數量微乎其微,所以國外進口的冷凍草莓和國內產的新鮮草莓是不構成競爭關系的。我國進口草莓的地區集中在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省。

 

中國草莓出口產品主要包括速凍草莓、單凍草莓、加糖速凍草莓等,出口品種以哈尼、達賽萊克特、全明星、甜查理等為主,主要產地為山東、遼寧、河北等省,銷往日本、歐洲和美國。

 

近年來,中國草莓出口數量及金額不斷增加。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4年中國草莓出口數量僅為1291.5噸,出口金額為322.2萬美元;2020年出口數量達5815.6噸,出口金額為1531.0萬美元。

 

從土地面積、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看,中國草莓出口仍有較大潛力。


23.jpg

 

好種、好苗是保證產量和品質的基礎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種子能夠改變一個產業。

 

目前我國草莓栽培品種已近百個,以美國和日本引進為主,也有一些自主培育的新品種。

草莓品種多樣,每個品種都有各自的遺傳基礎,具有一定的栽培性狀,只有在合適的條件下才能表現出該品種的優良性狀,獲得最大效益。

 

生產者對鮮食品種的一般要求為果實大、顏色鮮艷、果形正、硬度高、風味好、豐產性能強、抗病性好,但這種“十全十美”的品種目前尚未出現。

 

當前來看,種植面積最大的草莓品種當屬紅顏,其次有甜查理、寧玉、章姬、甘露等。其中紅顏、章姬為日本早熟栽培品種,甜查理為美國草莓早熟品種;寧玉為江蘇省農科院培育的國產品種;甘露也是一個新品種,沒有主要栽培病害;另外粉玉、紅玉品種普及率較低,寧玉+寧露大概占國產品種的70%80%

 

只有適合自己的品種才是好品種。在選擇品種時,除了考慮品種特性之外,如產量高、外觀品質好、內在品質優、果型正、貯運性好、繁殖系數高、抗逆性強等,還要考慮本身市場定位、栽培方式、品種適應性、生產搭配等,比如就近銷售的,應把品質放在第一位,遠距離銷售要考慮硬度、果形、果個大小、色澤等問題;再比如,在栽培面積50畝以下的可以考慮23個品種,以便能規模上市,形成品牌;超過100畝栽培面積時,就可以考慮早、中、晚品種的搭配,這樣既能應對上市時期,又能合理調節人力物力。對于新品種就一定在本地區先試種,沒有問題再大面積種植。


24.jpg

 

選好品種、種苗是保證草莓產量、品質、收益的基石。

 

“七分苗,三分管”,對于大多地區的果農來說,草莓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年的收入高低。不同來源、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種苗價格成本差異很大,一般大眾品種0.30.8/棵,每畝大概8000棵,取中間值,8000×0.5就是4000/畝。

 

建議種植戶從科研院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或專門的良種繁殖場購買草莓種苗,比如,遼寧草莓科技研究院,種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三級育苗體系建設完善,草莓脫毒種苗生產能力全國領先,已經輻射遼寧、北京、天津、四川、浙江、安徽以及新疆、西藏等多個地區。

 

不知根底的種苗不要盲目投入生產。河南中牟,許多草莓種植戶購苗一般從當地直接買入,多是露地培育為主的裸根苗。這種苗一般會出現兩種問題:一是質量,可能買的時候看著特別健壯,但是移栽后不久就會出現死苗、爛根的現象,即使后續能夠補苗,也會大大推遲上市時間,對種植戶收益影響很大。二是品種,很多時候農戶買回去的品種究竟是什么,沒有人能說得清,什么品種火就說是什么品種。

 

還有一些區域種植戶種苗自繁自育,會帶來苗木不純、退化、病蟲害嚴重、苗木質量無法保障等問題,制約著我國草莓的發展。

 

要想高收益,需要精細化管理

 

一般草莓種植者農藥、肥料、地膜、滴管、種苗成本加起來,基本每畝在5000元以上。若需要租地、請人,則再加地租、人工投入。

 

此外,大棚種植區域,如冬季最冷溫度在-2℃以上的地區(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江西、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區),要加上大棚的成本,普通鋼管大棚成本折合每年每畝6000元左右,質量好的要1.2萬元左右;使用溫室的區域,冬季最冷溫度在-2℃以下的地區(陜西、山西、河北、北京、內蒙古、東北等地區),溫室成本每畝要4萬元左右。相對來說,草莓的種植成本還是比較高的。而且草莓是需要精細化栽培的作物,上市時間、果形、果色、口感、風味等因素都直接影響著草莓的價格。草莓種植戶要不斷學習種植管理技術,不斷接受更為科學合理的種植經驗,在種植管理各個環節精益求精,這樣才能實現產量以及品質上的提高,最終提升收益。

 

做好病害防治,警惕新興病害

 

病蟲害對草莓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如,近些年,遼寧東港深受細菌性病害侵擾,莖腐病尤其嚴重。河南中牟前幾年種植春香品種,因白粉病全軍覆沒,之后改種甜查理,后又因紅葉病改種寧玉。

 

因此,植保方面,草莓種植戶要做好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莖腐病4大病害防治,同時還要警惕新興病害。

 

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是種植戶比較熟悉的病害,市場上也有相對成熟的農藥可實現有效防控。但是草莓生產上整體可選用的藥劑有限,易造成農藥超范圍濫用,產生果品質量安全隱患。

 

截至202217日,我國草莓用農藥登記產品僅124個,其中殺菌劑數量最大(100個),占總數的80.65%;其次為殺蟲劑(16個),占總數的12.9%;植物生長調節劑(4個)、殺線蟲劑(2個)和除草劑(2個)占比較低,分別為3.23%1.61%1.61%


25.jpg

 

在殺菌劑中,防治對象主要為白粉病和灰霉病,登記證數量分別為53個和41個。很多地區草莓灰霉病已出現對登記藥劑的抗藥性報道。

 

此外,防治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等的藥劑,以及殺線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登記藥劑數量均較少。比如,泛菌屬和假單胞菌屬這兩個病原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導致我國草莓苗致死率高達20%30%,且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新型殺菌劑、殺線蟲劑及植物生長調節劑數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這背后也是一個廣闊的市場。

 

此外,消費者對于高質量高價格無公害草莓產品需求量的增加,生產方偏向減少農藥的使用,綜合的或者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成為農戶的首選,如,“拜耳更好草莓”全程解決方案,覆蓋了草莓從定植到營養生長期、開花坐果期、結果膨大轉色期到采收期的全生命周期病蟲害防控需求,可以提升根系動力,預防死苗,并有效防控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及蚜蟲、薊馬、紅蜘蛛等主要蟲害。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主要是速效肥料

 

草莓連續開花結果,從定植到開花結果需要較多的肥料,管理較好的肥料投入要超過1000/畝。據了解,每生產1000千克草莓,需吸收610千克氮、2.54千克磷和913千克鉀。

 

草莓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與深耕結合,如,每畝豆粕或是大豆(腐熟)50100千克,生物菌肥適量(一般情況下每畝用量23千克)。有機肥料能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活性物質等能促進草莓根系的生長和提高果實品質。

 

追肥主要為速效肥料,追肥期、追肥量和追肥次數取決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長發育。一般可以在發芽前、開花前、收獲后或花芽分化后進行,生長初期每20天進行一次追肥,然后每30天進行一次追肥,追肥的次數一般56次。花前葉面補充中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減少小果、畸形果,有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膨果期可根施黃腐酸鉀或海藻類肥料,外加一些高鉀水溶肥料(畝用35斤)。除了鉀肥,微量元素對草莓果實的品質影響更大。鈣、鎂、硼、鐵、錳、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有利于風味物質的合成以及甜度的提高。可在坐果后使用鈣鎂硼及其他微量元素肥葉面噴施23次,有利于提高果實的口感。

 

調好土壤,保養好根系

 

草莓植株非常嬌嫩,自身根系也比較弱,而且抗性也非常低。草莓秧苗從上一年的8月底移植之后,要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和連續結果,養好根系是草莓植株健壯生長的重要基礎。

根生長在土壤里,因此如果草莓生長的土壤環境不好,勢必會影響草莓根系的生長以及對養分的吸收,自然也就無法實現增產提質。

 

目前,影響土壤環境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重茬種植,二是盲目大量施肥。重茬種植容易誘發草莓病害的發生,比如河南省中牟縣姚家鎮草莓育苗期的炭疽病,山東省莒南縣草莓栽培期的黃枯萎病。這時首先要選用一些抗性品種,比如甜寶二號(美國六號)等。還要注意科學合理施肥,增施微生物肥料和腐植酸等肥料,防止土壤鹽漬和板結,最重要的是使土壤活化,增加根系活化。

 

病蟲害防治、合理施肥、調理土壤等這些都是草莓種植管理的基礎。除此之外,草莓的種植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比如大棚放風,什么時候放風好,放風的時候風口要開多大,什么時候適合放風排濕等等;再比如為了提升產量品質,可以蜜蜂授粉,或者配置授粉品種,蜜蜂如何放?授粉品種面積比例如何?選什么樣的品種?只有把這些細節做好才能真正實現草莓的增產增收。

 

而對于在多年農資競爭中存活下來的新型服務商而言,種植管理技術已修煉成“基本盤”,服務形式也越來越多元,有的以技術見長,有的以設施見長,有的以產品套餐見長…… 譬如,新安植保為全國的建德莓農提供草莓從土壤修復到草莓栽培、營養、病蟲害防治、采摘以及配套的大棚薄膜、噴灌滴灌設備等全程集成服務。

 

再如,青島佳墾2013年引進日本佳特成熟的草莓技術,經過反復磨合,反復驗證,反復調整,完成本土化改良,目前核心種植技術如夜冷技術、營養杯育苗技術、定植后管理技術(包括定植深度、吊噴、株行距、起壟、滴灌管道、全自動換氣裝置)、精準施肥、科學用藥等。以夜冷技術為例。這一技術在日本已經非常成熟,主要做法是夜晚將苗放入冷庫內低溫處理,白天取出來受陽光照射,可提早進行花芽分化,使草莓在11月底以前達到比較高的產量。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機器人技術在草莓生產中的應用,草莓生產逐步趨于智能化和機械化,未來這些領域的更多技術手段將用于草莓生產中。例如,德國、日本研發的草莓果實色選采摘系統、草莓種苗高溫噴霧殺菌系統等,極大地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減少了農藥的使用。

 

需求增長勢頭強勁,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喜愛和追求營養價值高的漿果,對草莓的需求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草莓表觀需求量由2014年的248.5萬噸增加至2020年的344.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5.6%

 

目前中國市場草莓產品主要分為三種:新鮮草莓、冷凍草莓、草莓干。現在市場消費量最大的是新鮮草莓。根據中國園藝協會草莓分會的統計,新鮮草莓在零售市場的銷售量占總量的85%,而冷凍草莓和草莓干主要用于二次加工,制成果凍、果醬、糖果和調味乳制品等,占總量的15%

 

草莓一般一年種植一次,且在89月正常定植,來年5月上市,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可以提前到元旦、春節期間上市,鮮果的銷售期長達半年時間。

 

銷售季節正值冬春季節,各種新鮮水果種類少,銷售價格高,種植草莓能夠取得較高的經濟收益。但是草莓鮮果旺季時間較短,元旦前后上市的早熟品種價格比春天旺季時高34倍,而持續到7月的晚熟品種最高時能高達5倍。


26.jpg

 

在批發市場,這個價格差也十分明顯。如左上圖新發地紅顏九九草莓,2019-2020產季初上市最高批發均價超過40/斤,元旦假期之后就跌到20/斤以下。春節前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產區草莓摘下來運不出去,對草莓產業打擊非常大。2月新發地批發價不足10/斤。2020-2021產季初上市最高均價38.5/斤,元旦假期之后也同樣跌到20/斤以下,2月份春節期間價格有所反彈,但與元旦之前相比價差明顯。2021-2022產季元旦假期結束之前,九九草莓維持著30/斤以上的高位。初上市頭茬果其實是產量最低的一茬,趕早、量少,所以它的價格才貴。

 

市場并不是“我有好的農產品,而你有銷路,就可以直接對接”這么簡單。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哪些是批發的?哪些是供給超市的?哪些是供給高端人群、社區和生鮮配送的?要將草莓分級篩選,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后,按需供應。

 

全國范圍內,草莓產業鏈最成熟的當屬遼寧丹東,產區集中,價格信息相對透明,形成以紅顏為主的集中產區。農戶不直接對接銷售渠道,代購將農戶的果收走,然后給各個分選點或經營者經營。當地草莓多以外銷為主,品質優、貨源充足、周期長,冷鏈物流體系發達,可直供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

 

另外,外銷的地區還有山東煙臺、青島,陜西西安,安徽長豐,江蘇溧水、句容等,草莓品質不錯,銷售上走比較高端路線。山東臨沂、河北保定地區種植的甜查理適合批發。河南中牟種植品種上比較散,一般供內需。

 

除了傳統渠道,近幾年草莓銷售還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比如這幾年,丹東草莓合作社和農戶一起,聯合阿里巴巴從種植端精準把控草莓質量、規格、標準,以提升品質,并借助淘寶直播、芭芭農場等業務帶動銷量,從而幫助農民增收。

 

讓草莓賣出更高價,農產品的品牌打造始終是提升產品價格的關鍵因素,要打造品牌,既對品質和產量有要求,更需要一整套的營銷包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