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施用量齐跌,企业如何突围?
提質增效,擠壓式增長,將是一段時間內企業的增長路徑。
農資消費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肥料、農藥總量持續萎縮;另一方面,種植者對綠色、功能型農藥肥料的需求激增。
農資渠道也在變化。一方面,小戶、散戶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土地流轉加速,用戶體量增大,對原來的服務和售賣方式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市場在變化,企業也在變化。
企業不僅要看市場容量的變化,更要分析消費需求和使用場景的改變,然后根據市場的變化,靈活調整自身的策略。
有些企業在通過技術層面創新,推動肥料行業提質增效。
有的企業在營銷層面創新:從目標客戶消費特點,重新洞察消費需求;從品類和渠道特點,重新規劃銷售邏輯;從需求和市場空間創新,重新尋找增量路徑。
我們想通過“提質增效中國行·新春走市場”,來尋找那些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的重點案例,通過標桿的力量影響更多企業,一起推動行業前行。
增長,是企業永恒的話題。
對于化肥企業而言也不例外,所謂“增長治百病”。但是在目前化肥產量和施用量齊跌的情況下,企業如何增長?
總量萎縮,化肥企業紛紛加大產品升級力度
從2015年開始,全國農用氮磷鉀化肥(折純,下同)產量、施用量都在下降。產量從2015年7627.4萬噸的峰值下降到2022年的5471.9萬噸;施用量也從2015年的6022.6萬噸下降到了2021年的5191.26萬噸。
農用氮磷鉀化肥無論從產量還是施用量上而言,總量萎縮都是不爭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銷售噸位的增量從哪里來?無非是此消彼長的擠壓式增長!
但是,我們從市場規模上卻可以看出新的端倪。
數據顯示,中國化肥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55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912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9%。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3年中國化肥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072億元。
市場總量在下滑,市場規模卻在上升。只能說,每噸肥料的價格在上漲。
肥料價格憑什么上漲?扣除成本因素,價格上漲多來自產品升級。
我們從大部分化肥上市公司年報可以看出,企業都在對產品結構持續升級。通過新型肥料市場的發力使產品結構不斷升級,新型復合肥的銷量占比逐年提升,帶動復合肥整體毛利率趨勢向上。
變“量、價齊升”為“質的有效
提升,量的合理提升”
市場對于化肥的需求(包括價格的變化、品種的選擇),也是有變化的:從大而全的產品,到滿足需求的細分產品。
現在興起的不少化肥產品都以功能著稱:能解決針對性問題,田間效果更好,包裝也更為好看,同時施肥方式更適合現代化的機械,更簡單、省力。
對于新的消費群體(特色作物種植者、基地大戶)而言,新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會比較高。
不經意間,這些需求倒逼企業的考核目標產生變化,從噸位的增量轉變為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量。天脊集團就提出,以利潤發展為前提,要有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提升。
天脊集團銷售公司經理王福生預判,今年化肥行業向好。
首先,國家對農業、糧食安全、能源的重視程度都非常高,保證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包括去年糧食價格走高,整體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有很大的拉動。黨的二十大規劃2035年基本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前所未有。
其次,市場需求大。原材料價格,像磷礦價格非常堅挺,煤炭的價格整體穩定,合成氨的價格也較為堅挺。合成氨價格比較有代表性,說明煤炭、天然氣等上游資源的價格穩定。
“天脊盡可能把原來賣得好的品種保留住,另外適當開發其他的調整創新產品。除了主產品硝酸磷肥(增加不同的含量配比)之外,加大含鉀肥料的產能。一些基地大戶、農場主等都很愿意用一些品牌性的農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的追求,這是近年來的趨勢。針對這一類客戶,一定是化肥的品質為上,價格次之。國家注重高質量發展,企業也在高質量發展。”王福生介紹,“畢竟總的產量就那么多,企業的發展不能再以量的提高為主,而應重視質的提升、利潤的提升。”
“天脊目前的重點就是提高產能、保障品質和質量,保障供應(承擔河南5萬噸、山西3萬噸的淡儲任務)。主產品基本上在復肥一廠生產,高鉀肥料主要在二廠、共享工廠生產,像硝酸銨鈣、土壤調理劑、水溶肥等品類會放在子公司去生產。”王福生表示。
未來方向:廠商同頻,
提升核心渠道黏性
很多好產品無法被種植者接受,除了本身產品不適應之外,另一大原因就是渠道商的不作為。很多企業對廠商不同頻現象頗為頭疼。
為了做好差異化產品的銷售,今年天脊將營銷創新提到了四大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首位。
天脊在全國擁有400多家代理商,10000多個網點,其中包含800家專營店。由于專營店對品牌的忠誠度更高,其對品牌力的支撐也更大。據王福生介紹,今年準備繼續擴大專營店的數量,至今年年底,準備將專營店增加至1000家。
“我們對新市場新產品的開發,包括網絡的建設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前幾年開始的‘十百千萬工程’(10個大市場、100個優秀代理商、1000個專營店、10000個種植大戶)一直在持續。我們注重高質量發展,注重可持續,注重對代理商、銷售隊伍的培養。所以經營天脊二十年、三十年的代理商很多,從天一代到天二代,甚至天三代也有。”王福生介紹。
天脊經銷商渠道的穩定性強、忠誠度高,也是行業公認的。
據了解,天脊今年將重點推出“提質增效金網工程”,緊緊圍繞打造核心代理商去做各種工作。精準地對接核心用戶,針對核心用戶重點傾注資源和服務,提升天脊核心經銷商的數量和質量。
服務方面,天脊堅持打造標準化的農化服務站點。去年有四個農化服務站:河南社旗、山東青州、河北單縣、山西運城。由于這幾個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作物,其實也是在往經濟作物品質提升層面上發力。今年,天脊計劃將服務站擴大到十個。
“十家農化服務站點,百人農化服務團隊,再加上有農化服務能力的銷售人員,通過他們去輻射全國。既有陣地,又有隊伍,搞試驗示范,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王福生表示,農化服務除了解決問題,也在于發現問題,使產品更貼合市場,有更好的效果、更好的賣點。
轉型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要經歷長久的過程。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