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人鼓吹价格的威胁论,我们认为玉米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国家将加大玉米保供稳价工作力度2021年,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高位,2021年3月最高收购价达到了2938元/吨的价格。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基本在1.1元/公斤,收购价比2020年同比增长9%,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份,玉米收购价从2.3元/公斤增长到了2.56元/公斤。
總是有人鼓吹價格的威脅論,我們認為玉米價格大漲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2021年,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高位,2021年3月最高收購價達到了2938元/噸的價格。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基本在1.1元/公斤,收購價比2020年同比增長9%,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份,玉米收購價從2.3元/公斤增長到了2.56元/公斤。

(數據來源:前瞻研究院)
高盛在其最新研報中上調了對玉米、大豆和小麥價格的預測:到夏季,玉米可能達到每蒲式耳(一蒲式耳為25.401公斤)7.75美元,大致折合1.93元/公斤。我國今年對糧食的政策,仍然是穩定的策略,國家將加大玉米保供穩價工作力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糧食安全。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穩,穩物價就有了堅實的“壓艙石”。我國稻谷、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將穩定播種面積和產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糧食量足價穩,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工作力度,挖掘國內潛力,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國際資源國際資源,加強儲備調節,保持供需平衡。2022年1月農業農村部供需報告顯示:2021/22年度玉米產量2.73億噸,消費量2.88億噸,進口量2000萬噸,供大于需略有結余。我國玉米消費大致分為:食用、飼用、工業用、種用四類。

(注:系列1為食用,系列2為飼用,系列3為工業用,系列4為種用。)玉米作為四大主糧之一,其不僅在食品上使用,而且還承擔著飼料用糧的主角,并且玉米在其他的用途上應用量也比較大,比如用于生產酒精、玉米淀粉、味精等應用上,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2021年,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2021年玉米的減產,加上消費需求旺盛,供需平衡局面被打破,這些成了推高玉米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應重點關注需求、進口、谷物替代等因素對玉米市場的影響。因飆升的價格以及國內供應緊張,令買家轉向更廉價的海外替代品。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玉米進口量較前一年增長近兩倍,創下紀錄新高。我國2021年玉米進口量總計為2835萬噸,超越了2020年創下的1130萬噸的年度紀錄高位。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占進口總量的 69.9%)、烏克蘭(占 29.0%)。

主要出口到贊比亞(占出口總量的 56.4%)、老撾(占 34.5%)、俄羅斯(占 7.3%)。去年的進口量大應該只是個例,隨著我國種植面積及產量的提升,進口量或將會減少。2021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同比增長3090萬畝,達6.627億畝,增長近5%。2021年玉米產量為2.726億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去年的玉米種植面積有所增長,但是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畝均單產并不高。以夏玉米的主產區之一河南為例,2021年夏季暴雨致使農作物受災面積1307萬畝,其中玉米受災867萬畝、水稻10萬畝、大豆48萬畝、花生181萬畝、其他201萬畝。

我國玉米的單產還有潛力可挖:2021年玉米單產419.4公斤/畝,2020年,中國玉米單產421公斤/畝,美國為735公斤/畝。1996年至2019年,美國玉米單產年增長8.5公斤/畝,良種貢獻65%;中國單產年增長4.5公斤/畝,良種貢獻45%。農業農村部唐仁建部長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曾表示:“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挖掘增產潛力,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要大力發展大豆油料,選育優良品種,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措并舉擴面積、提產量。”
讓我們以某合作社為例,來看看農民種植一畝玉米大概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吧。
共計:377元/畝
該合作社的畝產在1000~1200斤,可能有人會說合作社的畝產沒有代表性。即便是按國家統計局2021年玉米單產419.4公斤/畝,收購價格2700元/噸計算,收益也還行。另外,農業農村部今年將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也已被列入農業農村部2021年114項主推技術之一。該技術集高效輪作、綠色增收、提質增效三位一體,屆時也將促進農民的增產增收。有人擔心農資投入成本或將減弱種植意愿,這個擔憂其實也沒錯。但是,我想提醒一下:我們所想的國家都能想得到。農資補貼、種糧補貼等等,以及新技術帶來的產量的增加來對沖農資的投入成本。當然,種糧苦,種糧累,這些都存在。播種下去的希望,總能得到期待的收獲。總體來看,短期內國內玉米供需趨于基本平衡,價格大幅漲跌的可能性不大。無論什么時候,看到新的消息,先想一想,或者先緩一緩,等等再看它,或者就有不同的收獲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