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特肥会】 冯卫东:特肥市场如何重启增长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3/7/4 10:29:40
 《农资与市场》传媒总编 冯卫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774.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13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467.1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04万亩,果园面积509.7万亩。其中,特色水果,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7.6万亩、犁种植面积151万亩,甜瓜种植面积16万亩,蓝莓种植面积11.7万亩,苹果种植面积2


微信圖片_20230704104653.jpg 

《農資與市場》傳媒總編 馮衛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遼寧省水稻種植面積774.6萬畝,玉米種植面積413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467.1萬畝,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504萬畝,果園面積509.7萬畝。其中,特色水果,大櫻桃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草莓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7.6萬畝、犁種植面積151萬畝,甜瓜種植面積16萬畝,藍莓種植面積11.7萬畝,蘋果種植面積204萬畝,西瓜種植面積50萬畝,榛子種植面積132萬畝。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250.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253.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255.jpg 

在用肥層面,2013—2021年遼寧省農用氮肥、農用磷肥、農用鉀肥、農用復合肥在施用折純量在逐年減少。

01
重新認識特肥

經過喧囂之后,特肥市場依舊火熱。尤其是在農藥、復合肥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特肥市場可以說是“這邊風景獨好”,行業發展欣欣向榮,并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需要我們用新的眼光去認識它。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404.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406.jpg 

 

一、特肥進入剛性需求

為什么說特肥進入剛性需求時代,這是因為種植端需求變局正在加速。截至2022年底,全國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4億畝。

走過十年,特肥熱度不減首先體現在登記端的火熱。2012—2023年以土壤調理劑、水溶肥、微生物肥料為代表的特肥產品登記數量逐年增長。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560.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562.jpg 

剛需大肥的特肥化,大量元素加特肥,復合肥加特肥,有機肥加特肥;很多應用環節剛需,緩苗、解決環境脅迫、水果的保鮮。

客戶經營從彈性需求到剛性需求;增長結構從彈性增長到剛性增長;品牌維新從彈性品牌到剛性品牌。

二、特肥進入平民時代

特肥從貴族走到百姓家, 肥料產品正在朝著肥料增效化、功能多元化、營養全面化、作物專用化、施用輕簡化、藥肥一體化、水肥一體化、綠色低碳化的方向發展。功能性、增效能力成為產品研發的新趨勢。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772.jpg 

特肥大田化成趨勢

現在特肥不再是經濟作物的專屬,已經延展到小麥、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大田經作物上。不同于在經濟作物上的推廣理念和思路與模式,在大田上推廣特肥,一要以技術為中心,二要講究性價比、三要重塑推廣心態,企業要專注研發生產,推廣和服務要交給專業的渠道商來做,才能把特肥做成大田上的標品。

未來的特肥市場,想在大田上做出成績,依靠的一定是創新能力、產品力和價值輸出。


02
重啟增長的四大路徑

一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要么第一,要么不同。

例如,南京金色莊園的吳中平就把可持續發展作為非常核心的發展目標,一定要實現草莓第一年好吃,第五年好吃,第十年、第二十年越來越好吃這一特點。

例如遼寧盤錦碩沅農業的關玉榮,專注番茄專業化服務,核心模式是施肥之前測測土、追肥之前測測葉,以作物為靶標,數據為依據,科學診斷。

遼寧豐之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爽就奉行用心服務,真正把老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他們無一都做到了“差異化致勝”。

二是練就自己服務大戶的能力。

我國土地流轉面積由2008年的1.09億畝快速擴大到2017年的5.12億畝,流轉率由2008年的8.85%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36.97%,年均上升2.81個百分點。2017年,流轉出承包耕地的農戶達7070.56萬戶,占家庭承包農戶總數的31.16%。

山東省耕地面積11457萬畝全省流轉土地2155萬畝,占耕地的23%,加上土地托管、統一服務等形式,全省土地經營規模化率超過了40%。

無疑,種植大戶正在加速崛起,抓住大戶,就抓住了未來。這就要求企業和渠道商要用數據說話,要比大戶更了解他的土地,要加速向農技服務深度轉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大戶服務模式。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481.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483.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485.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487.jpg 

三是做深作物,做優方案

從A拓展到B,叫創新和開辟,堅持把A做到極致,更是一種創新和開辟。——作物市場值得深扎。

我們的服務商能不能在某個作物上做深度的研究,做優方案。例如草莓、大櫻桃、蔬菜都是遼寧市場值得深扎的作物,每個作物有其周期性,洗牌過后,就是機會,我們沒有道理不深耕。例如,大連泰豐昌的孫樹波就在聚焦大連櫻桃,丹東的草莓。

通過聚焦核心及作物 ,讓農戶增產增收,實現種植作物的最終價值,才能真正贏得農戶的信賴和肯定。

四是做好數字化推廣

數字化推廣的核心是聚焦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然后盡最可能地去傳播放大,做勢能,做價值的延伸與復制,讓你的品牌被熟知,在市場流行。

線下做活動,線上做勢能,三位一體,立體引爆;服務商的“直播+業務”布局已經向全領域展開。例如,例如瓦房店“櫻桃姐姐”曲春媛,每天晚上8—10點半都會在快手進行技術直播。遼寧欣大光科技的姜大光也堅持每天早上5:30—6:30,每天晚上的20:00—21:00進行直播。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913.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915.jpg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1919.jpg 

用戶重塑“信任鏈”,讓用戶影響用戶,“信任鏈”+“推薦鏈”是當下最好的商業變現路徑。線上做勢能,讓用戶影響用戶。

用戶成為企業的消費者,只是用戶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開始。如果能讓用戶參與到企業的拉新、促活、轉化、裂變、渠道等運營環節,他們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引擎。

馮衛東:特肥市場如何重啟增長2051.jpg 

特肥市場的“春天”已經來臨,需要我們重新去認識,去探尋新的增長路徑,在“變”中做好“不變”的事。

重啟增長的路徑,找到自己的位置、練就自己服務大戶的能力、做深作物,做優方案、做好數字化推廣。

阻礙我們增長的不是市場環境的艱難,而是我們的思維和認知。

期待和祝愿我們現場每一個農資從業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自己重啟增長的新路徑,增長新曲線,開辟自己的專屬賽道,重獲增長,實現彎道超車,開啟增量新未來!

微信圖片_20230704104400(1).jpg

微信圖片_20230704103020.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