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切入河南经作增量市场的桥头堡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八朝古都開封市,在中國版圖上處于豫東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區位優勢獨特。在河南省農業版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河南農業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3萬公頃,下轄鼓樓區、龍亭區、禹王臺區、順河回族區、祥符區5區和尉氏縣、蘭考縣、杞縣、通許縣四縣。
開封市,種植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是全國重要的農業種植區,也是河南省典型的一個農業生產大市,更是一個經濟作物大市。花生、大蒜、西瓜、紅薯、馬鈴薯、胡蘿卜、辣椒、花椰菜、白菜、蜜瓜、番茄等經濟作物門類齊全,極大豐富。開封菊花、祥符區花生、八里灣番茄、杜良大米、杞縣大蒜、杞縣辣椒、平城紅薯、通許菊花、尉氏蒲公英都全國馳名。
在河南農業種植結構從從傳統的大田區向“大田+經作”轉變的浪潮下,開封市更成為眾多農化企業切入河南經作市場,謀求增量的橋頭堡。
從“一糧獨唱”到“百花齊放”
開封市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農業大市,糧食生產一直是開封市的王牌。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封市農產品種類以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品種相對單一,花生、蔬菜、瓜果等面積相對比較小、種類少。種植結構一度是“一糧獨唱”的格局,農業組織也以小農經濟的傳統模式為主旋律。
但開封市的種植結構經過10多年的努力調整,尤其是經過近幾年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合理調整,已取得顯著成果,確切的說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然,開封市的糧食為主的大田作物種植主線沒有改變,開封市的糧食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600萬畝左右、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360萬畝左右,近3年累計調減玉米面積近76.86萬畝。但開封市政府這幾年大力鼓勵和扶持發展花生、大蒜、紅薯、西瓜、胡蘿卜、辣椒、馬鈴薯、菊花、蒲公英、花椰菜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
尤其是優質花生、優質大蒜、優質西瓜、在果蔬的打造上開封市已初具產業化規模。截止到2018年底,優質花生面積達到190萬畝,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河南省第三位,優質大蒜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全國第二,西瓜種植面積達到60萬畝左右,蔬菜種植面積247.65萬畝,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68.19萬噸,瓜果類農作物產量251.09萬噸。
就像通許縣經銷商張翔所說,“這幾年,農民都是啥掙錢種啥,啥時髦種啥,有農業大環境的倒逼,更多的是結構調整的樸實動力。這兩年通許縣的種植結構急劇變化,農戶大面積減少玉米種植,改種花生的比較多,西瓜、紅薯、辣椒、大蒜的種植面積也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大蒜,在高價的刺激下,農戶都加大了種植,今年通許縣的大蒜種植面積依舊維持在高位,飆到了近30萬畝左右,相應我的大蒜肥和大蒜套餐比往年賣得紅火。”通許縣種植結構的快速調整也是整個開封市種植結構調整的直觀縮影。
從糧食到油料,從油料到果蔬,開封市的種植結構的調整從未停止。可以說,開封市的種植結構已從最初的糧食為主的“一糧獨唱”,逐步進入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百花齊放”格局,成為了豫東的菜籃子。
經作種植持續優化,農資市場容量龐大
這幾年,開封市經作上升的勢頭很迅猛,不斷縱深優化,特色小宗經作也逐漸成規模。多樣的經作格局也意味著開封市有著龐大的農資市場容量。
據前瞻數據庫數據顯示,2018年,開封市農用化肥使用量(折純量) 31.38噸,農藥2018年使用量4308.00噸,經作種植上來之后,農資容量不可估量。
以大蒜和花生的用肥用藥為例,種一畝地大蒜化肥使用主要以復合肥、有機肥為主,其中,復合肥每畝用量為2袋,有機肥每畝使用3袋,每畝大蒜種植的化肥總費用大概在1500元左右;農藥以蟲害的蒜蛆防治成本最高,需要打3-5遍藥,每畝花費100-200元左右,整體農資投入近2000元。
種一畝花生,一袋復合肥少不了,后期根據長勢再追肥,這一項最少得200元;農藥上一畝地的除草劑,10元左右,然后就是花生的三遍藥(殺蟲劑、殺菌劑、控旺、葉面肥等),三遍下來,大概100元,農資整體成本在400元左右。
杞縣大蒜就有70萬畝,整個開封市有近百萬畝,花生190萬畝,而蔬菜在不同的茬口,在不同的時間段,用肥用藥也都有著很大的需求量。
據2019年開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開封市花生種植面積161.61萬畝,比2018年增加10.9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56.31萬畝,比2018年增加8.67萬畝。開封市還將通過政策引領在全市打造30萬畝辣椒、20萬畝胡蘿卜、17萬畝大白菜、11萬畝花椰菜、10萬畝馬鈴薯等蔬菜生產基地,使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以上。
經作還在持續優化,開封農資容量的蛋糕還在持續增大,越來越多的農化企業開始進駐布局。
為企業帶來新一輪上量機遇
京云盛豐(湖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CEO蔡建新表示,“河南農資市場一直是一個大蛋糕,開封市作為農企切入豫東市場的核心區域,這輪種植結構的洗牌,給眾多農企帶來了莫大的機遇。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演化,傳統的農資產品和銷售形勢會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如產品同質化、價格競爭、銷售手段的競爭、渠道單一等),但會促進新的銷售模式,新型產品的推廣銷售。”
河南新豫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清和福達花生網董事長劉電基也都表示,“開封市的這輪種植結構的洗牌,給眾多省代平臺商和農藥企業也帶來機遇,例如,拜耳的高巧花生拌種劑有望在開封市這輪種植紅利下迎來新的上量風潮;福達花生網的花生優質高產種植方案的研究與推廣將進一步在開封市的花生區大展拳腳,惠及更多的農戶。”
安陽市銳普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齊也直言,“河南大田轉經作,跟我們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非常符合的,加快了我們的發展。作為家門口的市場,開封一直是我們重點布局的戰略市場。開封市經作面積的持續優化,為我們在以大蒜蒜蛆為代表的的地下害蟲防治產品的銷售和品牌的塑造帶來新一輪的上量機遇。”
邁蒂斯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丹也表示,“開封市種植結構的調整對于我們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公司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針對經作研發的,區域經作面積增大,使我們的銷售重心轉移;原來立足果蔬市場,現在可以果蔬+大田經作雙管齊下,擴大市場份額,像我們針對番茄、辣椒、花生開花坐果難的產品,受到了農戶的一致好評,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復合肥、特肥、綠色農藥需求旺盛
開封市農資市場前幾年相對比較落后,然而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經作面積的快速上升,也和前幾年大不一樣,用肥、用藥水平、用藥結構趨向中高端發展。使這里成為復合肥、特肥、綠色農藥、包括新品推廣最合適的戰地。
大肥企業金正大、史丹利、新洋豐、鄂中、甕福、心連心、貴州西洋、祥云等;特肥企業邁蒂斯丹、西班牙艾益農、意大利瓦拉格羅、意大利拉塔瑞羅、阿道姆、深圳芭田;農藥上,諾普信、廣東真格、廣東天禾、海利爾、利爾化學、湯普森、江西正邦、陜西上格、陜西美邦、安陽銳普、拜耳、先正達、杜邦、巴斯夫等農化企業在開封市經作領域都有著亮眼的銷售成績。
菌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有機肥、功能性水溶肥、土壤調理劑等特肥和殺線劑、殺菌劑、小蟲防治藥劑和高效、低毒、安全的綠色農藥在這里都有著火熱的需求和巨大的市場容量。肥水一體化、微噴滴灌節水設配在這里也有著很大的市場。
貴州西洋實業河南區域負責人鄒會宇則表示,“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作為進入河南市場二十年的大肥企業說,開封也是西洋重振河南市場的重要戰地,經濟作物規模的逐年增加,貴州西洋也快速實現了轉型升級,在產品上不斷更新迭代,推出了諸多適合開封果蔬市場的新品,配備了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助力農民科學用肥,增產增收。”
江西正邦豫南省區經理楊汝行表示,“開封市果蔬的病蟲害種類繁多,用藥水平高,市場比較大。大蒜、花生是正邦在開封市聚焦,實現上量的經作代表,致力于大蒜蒜蛆和花生三遍藥上重點發力。大蒜蒜蛆一般都是抗性大、繁殖速度快、一般需要打四次藥左右,成本在300-400元,產品以組合裝為主。”
在經作上上量,好的產品推薦出去,試驗示范三會要跟上,然后讓經銷商也了解產品效果、然后才能快速的推廣出去。阿道姆河南和河北區經理許懷遠表示,“開封市一直是我們切入河南經作市場的重點市場,產品主要聚焦作物的抗旱、抗寒、保花保果、轉色,經過三年左右的深耕已開始實現上量。”
西班牙艾益農河南區經理孫益旻認為,“大肥決定產量,特肥決定品質,早已成為共識,高價值的經作種植,復雜的種植結構,在給開封市地區帶來龐大農資需求的同時,也加劇了種植戶對品質的追求:非高品質的農資產品和服務,難以得到種植戶的青睞。當然也得益于種植戶對質量品質追求理念的轉變,艾益農的產品在開封市經作的銷量也逐年直線上升。”
不難看出,在開封經作市場,大肥企業、農藥企業和特肥企業都在穩定大田的基礎上,快速地切入經作市場,力求雙管齊下,實現增量。但經作上量不同于大田,服務更為瑣碎,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精力,產品、服務要更有針對性,要精耕細作,切實解決農戶痛點問題,切實為農戶省時省工,增產增收,才是企業立足開封市場的根本。
種植大戶增多,套餐銷售、農服走俏
開封市的土地流轉速度走在河南省的前列,農業托管服務也相對成熟。這幾年,開封市的土地流轉速度一直很快,出租、轉包、轉讓、股份合作、互換5種形式在農村一線最流行,流轉主體不斷多元化。再加上種植結構調整大環境的催化,種植大戶的崛起也成為開封市農業的一大亮點。
目前,開封市的種植大戶除卻種糧大戶,經作領域的大戶近幾年增長迅速。大蒜、花生、西瓜、紅薯、馬鈴薯、胡蘿卜幾大特色經作是種植大戶急速增長的重要領域。他們很多都是流轉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土地進行種植。例如,在杞縣、祥符區、通許縣、尉氏縣種植20-50畝,200畝左右的大蒜大戶都不在少數。
雖說這兩年開封市的土地流轉速度和面積略有下降,但農服市場卻蘊藏著巨大的潛力。但依然相應的吸引了不少專注于土地托管的農服組織,目前,金豐公社、田田圈、豐信農業等農服組織都在開封市布局發力。在尉氏縣,杞縣、祥符區不少種糧大戶和大蒜合作社都和金豐公社合作。
雖然這些農服組織都處于探索階段,但他們都在從不同角度,開封市的不同區域開展土地托管服務業務,全程化托管、訂單農業模式、技術托管是當前在開封市縣市的主流,他們也都在瞄準規模經營,做好大戶的基礎上,嘗試向土地托管的服務商的角色轉變。
大戶的增多,規模化種植的提升,對服務環節需求增多,飛防在開封市農業上有了巨大的需求熱潮。大蒜、辣椒、馬鈴薯、紅薯大戶在打藥服務上都有著旺盛的需求。
在開封市的四個縣市里,有的大戶自購無人機進行作業,但這方面,零售商操作起來更具優勢。不少基層零售商謀求轉型成集成服務商,購買無人機(大疆無人機居多),或者加入飛防組織,例如標普,自己經過系統的培訓成飛手,為農戶提供精細化的打藥服務。
以有著70萬畝大蒜種植的杞縣為例,飛防在這里有著火熱的市場需求,20-200畝的大戶眾多,據悉現在大蒜每畝地噴灑農藥的費用是5-8元,價格親民,省時省力,在大戶中間廣受歡迎,零售商可以從提供的這些農技服務中收取到可觀的服務費,實現突圍。
除卻飛防,大戶的崛起還極大地拉動了套餐的熱賣,為專注全程解決方案的運作的經銷商和零售商帶來增量新路徑。“種植大戶增多,套餐式銷售比前幾年好做,套餐式服務解決病蟲害防治,是農戶真正需求的,在祥符區的花生、紅薯、大蒜上我的返苗套餐和增產套餐銷售上量都很不錯。”開封市新農藥推廣中心總經理朱磊表示。
金正大親土一號、史丹利、新洋豐、芭田、海利爾、江西正邦、陜西湯普森、四川國光、綠業元等肥料農藥套餐在開封市的經作市場都有很好的市場空間,主要以提質增產套餐為主。綠業元的蕓樂收套餐在開封市的大蒜、花生、紅薯、辣椒上的銷售更是一騎絕塵,風頭無兩。
當前,很多農化企業在開封市的經作區都在大力強化套餐技術營銷,不再是單純的賣產品,而是賣技術。例如在農藥套餐上,套餐都涉及土壤調理劑、殺蟲劑、殺菌劑等,通過套餐化綜合管理,增強作物抗病蟲能力,減少農藥使用量,為農戶節約成本。當然,將套裝產品組合在一起必須要有企業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
不過套餐雖好,競爭也很慘烈,不少經銷商無奈的反映,在農藥套餐上,有時候品牌企業的套餐反而干不過一些一批不具備三證的套餐農藥,出現了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
變化帶來機遇,機遇就意味著市場份額。開封市,這一傳統的農資大市場,正在進行著一場種植結構的大變革,不斷涌現出新的紅利和生機。這個切入河南經作增量市場的橋頭堡將會釋放出無限的農資增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