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北马铃薯产业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4/3/17 10:20:20
        自马铃薯主粮化之后,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都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虽然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各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6802万亩,与顶峰之时2012年的7546万亩相差了744万亩。    &nbs

        自馬鈴薯主糧化之后,其種植面積和產量的變化都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雖然全國馬鈴薯播種面積有所減少,但隨著馬鈴薯產業的不斷升級和發展,各地區也出現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6802萬畝,與頂峰之時2012年的7546萬畝相差了744萬畝。


        元宵節后正值北方馬鈴薯2023年產季庫存薯以及南方馬鈴薯冬作區新薯陸續上市的時期。


        開年市場行情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接下來農戶馬鈴薯種植的積極性。但無論市場行情如何變化,總有一些種植戶和經銷商能夠把握住機遇,獲得盈利。


        北方馬鈴薯產業未來將顯著分化


        馬鈴薯產業,這個曾經被視為單一且傳統的農業領域,如今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


        尤其是北方一作區,隨著土地的不斷集中,絕大多數商品薯種植戶種植規?;揪S持穩定,可開發的優質土地越來越少,上萬畝的種植大戶,包括種薯公司基本上停止了擴張;隨著大型機械的普及,目前單人效率,也就是每一個勞動力的工作效率也基本固定為200—300畝。


        而且,當下人工、地租、農資等成本不斷增加,馬鈴薯價格基本是持平甚至小幅下降,因此,薯農們對薯業的未來發展深感困惑。


        分化成為未來馬鈴薯產業發展核心


        馬鈴薯產業的未來發展,正如綠洲農業劉光雷所描述的,將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


        這種分化不僅體現在種植區域、種植者、種植品種上,還涉及馬鈴薯作物服務商。這種分化趨勢不僅深刻影響著馬鈴薯產業的各個環節,還預示著整個產業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首先,種植區域的分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不同地區的馬鈴薯種植根據其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以及市場需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優勢。


        劉光雷介紹,從區域上來講,現在西北的鮮食薯已經在馬鈴薯市場占據優勢,這就導致壩上地區的鮮食馬鈴薯必須水洗(水洗的底層邏輯就是對抗西北市場)。而壩上地區的優勢則在于種薯和加工薯,壩上地區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薯種植,同時壩上地區非常大的基礎種植面積對于加工薯也非常有優勢。另外,這些年,隨著東北地區馬鈴薯市場的萎縮,加工薯和訂單農業產業也在逐漸往壩上地區轉移,當下壩上地區的加工薯也炙手可熱,市場空間比較大。包括河南、安徽等地馬鈴薯的南移等等,這些都是馬鈴薯種植區域分化的表現。這種區域分化有助于各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馬鈴薯產業的整體效益。


        其次,種植者的分化趨勢也日益明顯。隨著馬鈴薯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種植者之間的差距將逐漸拉大。


        好的種植戶收入越來越高,不好的虧損退出。劉光雷坦言,規模種植好的一年賺一兩千萬的大有人在,也有很多人賠錢含淚退出。所以規?;N植發展比較快,也是兩極分化的結果。不專業的小戶散戶越來越對抗不過大戶,好的土地、好的人才、資金、市場都逐步向優質的規模種植者集中。


        也就是說,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的種植者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而規模較小、技術落后、管理不善的種植者則可能面臨虧損甚至退出市場的風險。這種分化將推動馬鈴薯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再者,品種的分化也是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育種技術的進步,馬鈴薯品種將越來越豐富多樣,也越來越集中。


        “譬如希森、V7、雪川紅、久恩11、沃土5號等等,包括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加工薯大西洋、麥肯等品種越來越集中。”劉光雷表示,一些新品種對技術要求高,對水肥管理要求比較高,再加上氣候復雜,土壤也惡化得比較快,對于小戶來說,種植難度較大。加上市場更是風云變幻,對于小戶來講,銷售也比較困難。而種植大戶只要保持著在品種、土壤、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還是會穩步向前發展。所以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就逐漸淘汰出局了。


        當然,薯農不能光埋頭種地,還要抬頭觀察市場。馬鈴薯行業資深記者張煜表示,薯農可以從市場前沿了解C端的喜好,再有的放矢,繁育和種植合適的品種。薯農不能過度依賴自己熟悉的品種,要及時發現和大膽嘗試種植新品種。眾所周知,農業是長線產業,一個新的品種從上市到市場認可、接受至少得兩三年,如果能做到未雨綢繆,及時發現并種植新品種,等市場認可的時候,你已經先人一步做好了準備。


        最后,馬鈴薯作物服務商的分化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隨著馬鈴薯種植難度的增加和種植者對于服務商要求的提高,專業化的服務商逐漸嶄露頭角。這些服務商將提供全方位的種植技術支持、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種植者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高種植效益。同時,一些服務質量較差、技術水平落后的服務商則可能面臨市場的淘汰。這種服務商的分化將推動馬鈴薯產業服務體系的完善和升級,提高整個產業的服務水平和效率。


17-1.jpg


        價格分化愈加明顯,推動聚焦品質提升


        2023年馬鈴薯價格上半年走高,下半年降低。其實早在年初的時候就有專業人士說要警惕“薯業的春天”。


        2023年一作區馬鈴薯商品薯價格整體上高開低走,如武川3兩以上沃土5號8月上旬和中旬基本上1元/斤以上,下旬開始下降,8月底0.95元/斤;9月上旬0.90-0.93元/斤,中旬0.83元/斤左右,下旬0.78元/斤左右;10月上旬下降到了0.73元/斤左右,下旬下降到了0.70元/斤以下;11月0.50-0.70元/斤;12月下降到了0.50-0.65元/斤。


        也正是由于8月下旬之后一作區新薯價格和行情一直處于持續下行,導致2023年一作區存儲薯比例也增加不少。馬鈴薯網認為,從當前各產區入庫入窖以及前期庫存的情況來看,在需求增加有限的條件下,馬鈴薯行情或難發生反轉。


        好消息是2024年2月中下旬,春節之后薯市交易恢復,北方一作區各地庫內薯價格略有上漲。譬如山東膠州產區,受南方降雪影響,外來客商拿貨積極性有所提升,近日庫內薯價格每斤稍有1角左右的上浮,走貨速度有所加快。但這個所謂上漲主要是部分冷庫貨主尚未復工,產地呈現階段性供應偏緊導致的。


        不過在這些主產區都有一個明顯的信息—好貨要價偏硬,且走貨較快。


        談到當前馬鈴薯的行情,王旭東表示,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大,供應總量遠大于消費總量,價格上會出現分化,春節前品質差或一般的馬鈴薯0.5元/斤,可能還沒人收,但是品質好的就能賣到0.8元/斤。一定是品質決定收益,馬鈴薯種植不要一味只追求產量,品質一定是更重要的事情。


        “當下,馬鈴薯的行情都是對比出來的?!眲⒐饫妆硎?,對于地頭賣的種植戶來說很不錯,對于當前存在窖里的行情是很不好的,主要是2022年底和2023年初存的效益都不錯導致當前存窖的比例比較大。另外,當前在商品薯價格上出現了兩極分化,品質好的商品薯現在價格還可以在0.8-0.9元/斤甚至以上,品質差的可能在0.4-0.5元/斤。所謂行情不好,是因為馬鈴薯品質沒有達到高水準。所以馬鈴薯后市還是有機會的,但是品質一定要好。


        南方馬鈴薯冬作區優勢持續擴大


        冬作區的馬鈴薯在10月至11月種植,并在次年2月和3月收獲,具有明顯的“反季節性”,基于此優勢,多年來南方冬作區馬鈴薯價格相對穩定,且普遍略高于北方市場。


        雖然南方冬作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僅占中國馬鈴薯總面積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南方冬作區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等作物收獲后的冬閑田,潛力巨大。


        南方冬作區擴種明顯,北方“候鳥”薯農是生力軍。


        我國冬季馬鈴薯一般在12月底前完成種植,第二年春節期間開始上市,種植范圍主要在廣東惠州、江門,云南德宏、紅河、文山,廣西貴港、玉林、南寧、崇左等南方冬作區。總體上,南方冬作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僅占中國馬鈴薯總面積的5%左右。


        受2023年上半年馬鈴薯市場行情較好影響,薯農生產積極性高漲,冬季馬鈴薯主產區種植面積普遍明顯高于2022年同期。我的鋼鐵網農產品部門在云南南部、廣東、廣西的14個產區的種植前、種植中以及種植后進行了多樣本調研統計,最終調研數據顯示,這部分南方冬作區2023年種植面積約69.04萬畝,較2022年種植面積共計增加約13.70萬畝,增幅約為24.75%。


        近幾年冬種馬鈴薯的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生力軍是北方專業馬鈴薯種植戶。幾年前,在內蒙古和當地馬鈴薯種植戶交流時,就已經有不少專業的種植戶開始在南方冬作區包地種植馬鈴薯了。而當下,“北薯南種”更是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模式。譬如,自2015年開始,在廣東遂溪縣和黑龍江望奎縣之間,定期往返著一群“候鳥”薯農,他們每年11月南下種薯,次年4月北上返鄉。廣東冬季空置的土地與東北農閑期的農民完美搭配,衍生出“稻—稻—薯”輪種模式。目前,遂溪縣已成為廣東冬種馬鈴薯主產區,種植面積約5萬畝,今春總產值超3億元,帶動南北種植大戶300多戶參與。


17-2.jpg


17-3.jpg


        就這樣,“北薯南種”不僅盤活了黑土地上的閑置勞動力,還盤活了南方冬天的閑置土地資源,也讓南方種植戶真正了解到規?;C械化的種植模式以及相應的管理方法。


        然而,盡管華南地區已經開展了相當規模的冬種馬鈴薯種植,但其適宜冬種馬鈴薯種植卻還未開發的土地面積仍高達2億畝,顯示出該地區馬鈴薯種植的巨大潛力。這意味著,在華南地區,還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被用來種植馬鈴薯,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南方冬作區的馬鈴薯主要用于出口和鮮食消費,只有粵西湛江地區的農墾農場,每年種了少量的大西洋加工薯。以云南為例,馬鈴薯的種植品種最多樣,以鮮食品種為主,有當地傳統的合作88、麗薯6號、青薯9號、云薯902,近年還引進了實驗1、沃土5號及希森系列;加工原料薯有云薯304,當春季馬鈴薯食品廠缺少原料時,淀粉含量較高的合作88、希森6,也經常被食品廠采用。


        廣西、廣東、云南等也是馬鈴薯出口主要省區。2022年廣西馬鈴薯出口金額為9877.35萬美元,全國排名第一;云南馬鈴薯出口金額為2370.8萬美元,全國排名第三;廣東1100.47萬美元,全國排名第六。


17-4.jpg


        春季新薯陸續上市,以“反季補位”瞄準市場高位期


        根據市場調研,廣東等南方馬鈴薯呈現明顯的“反季節性”。


        每年1月是深冬,全國沒有成規模收獲馬鈴薯的地區,僅四川自貢市的榮縣及富順兩縣有少量新馬鈴薯上市。但是,幾千畝的面積及過高的售價,一般都是自銷本地及周邊市場。云南西部的中緬邊境,也有少數農戶強挖尚未成熟的馬鈴薯,在當地高價銷售。


        2月春節前后,粵中、閩南及滇西區域的冬種馬鈴薯率先收獲上市,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廣東惠東、增城及恩平,福建漳浦、廈門,云南德宏州的盈江、梁河及芒市。


        進入3月,粵中、閩南地區的馬鈴薯開始收尾,廣東產區轉移到粵西地區的江門、陽江及湛江,但種植面積零星;福建轉移到東部區域的平潭、長樂,種植面積也是不成規模;云南德宏州馬鈴薯開始收尾,產區轉移到臨滄及普洱兩市,種植面積也是零零散散;廣西南部各縣市的春馬鈴薯開始少量上市,率先收獲的地區為北海、欽州及玉林三市各區縣;四川的彭州市也有少量土地出產。


        截至2024年2月底,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新薯已陸續有所采挖上市。據我的鋼鐵網農產品部門調研了解,廣東產區畝產量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云南盈江春節前農戶因急于騰地再種西瓜,畝產量普遍偏低。春節后(元宵節之后),如若沒有極端天氣影響,南方冬作區新薯將陸續大量上市。


        根據錢大媽平臺的采購地圖,其馬鈴薯來源呈現明顯的季節性。錢大媽平臺華南區蔬菜采購部采購經理彭竹林介紹,7月以采購山東滕州馬鈴薯為主;進入8月,所購馬鈴薯主要來自內蒙古、陜西榆林;而來年1月之后,內蒙古的馬鈴薯品質開始逐漸走下坡路,這期間,采購源將轉向廣東惠州等地。


        這意味著,南方馬鈴薯冬作區可以利用優勢自然條件,進一步推廣薯類作物反季種植,同北方薯區形成“互補”,推動全國薯產品上市時間的輪動,從而穩住價格。


        基于反季“補位”的優勢,近年來,廣東等地馬鈴薯價格相對穩定,且價格普遍略高于北方市場。


        2023年上半年中,5月為各地價格高位期,這一時期恰好處于北方冬儲馬鈴薯消耗殆盡之時,也為廣東馬鈴薯提供了高位市場窗口期。


        相比于2022年,2023年北方馬鈴薯采購價下降了約20%。雖然受消費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年前薯業行情不甚理想,但是馬鈴薯網信息顯示,2024年2月21日,云南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江心坡馬鈴薯新薯價格較2月20日穩中有漲,麗薯6號箱裝200克以上、希森3號箱裝175克以上收購價參考均為2300元/噸,且均較2月20日價格上漲100元/噸,收購客商漸有增加。


17-5.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