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往细分领域延伸
腐植酸有六大功能:增強抗逆(抗旱、抗寒、抗鹽堿)能力、提高肥效(提高氮磷鉀利用率、提高中微量元素效率、提高光合效率)、提高質量安全(降低重金屬含量,降低農藥殘留,改善作物品質)、生態安全(土壤固碳,減少化合態氮揮發)、增加產量(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改良土壤(促團粒結構,調節微生態、調節酸堿度)。
據統計,2019-2021年,全球腐植酸肥料市場規模從6.7億美元增長至7.5億美元。
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腐植酸生產企業,各有優勢。
市場規模:將以11.8%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政策的手”和“市場的手”正在合力托舉腐植酸行業。
國家的減量提質政策,消費者對品質農產品的需求,都在大推動著市場對農業應用的腐植酸需求。促使腐植酸生產企業越來越重視腐植酸產品的研發、應用、服務和推廣。而腐植酸獨特的競爭優勢使腐植酸容易實現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安全穩定可靠。
由軟需到剛需
隨著農業產業的需求不斷增長,腐植酸的應用也在快速普及、高速增長。
腐植酸集成效應強大,微量高效,在改良土壤、刺激生長、增效化肥、提高抗逆、改善品質等方面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肯定和種植戶的普遍好評,在經作集中區,腐植酸正在從軟需向剛需快速演變。
行業發展迅速
近幾年,腐植酸行業發展迅速。產品劃分及統計路徑不同,市場容量數據差異很大,根據國內腐植酸制劑產品總量倒推,估計國內腐植酸市場總容量12億元—16億元。
也有將腐植酸增值肥料也計算在內的,這樣算的話2022年腐植酸肥料整體市場容量為150億元,預計2023年中國腐植酸市場規模將達到180億元。
腐植酸市場報告給出的統計與預測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與中國腐植酸市場規模達到65.16億元與18.84億元。預計從2022年到2028年將以11.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市場銷售腐植酸增值肥料(腐植酸尿素、腐植酸磷銨、腐植酸復合肥料)產量約為85萬噸(折純,下同),2019年增長至238萬噸,年復合增速近30%,由此初步估算2022年我國腐植酸肥料產量約為531萬噸。
2015—2023年我國腐植酸肥料產量規模(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
下游需求方面,農業為腐植酸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占比約為58%,其次為園藝,市場規模占比約為23%,另外,生態修復和營養補充劑的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為5%和11%。
2021年全球腐植酸肥料市場規模地區分布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根據腐植酸協會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腐植酸肥料企業超過4000家,在公司名稱中以“腐植酸”命名的生產型企業有337家。全國兩類主營腐植酸產品的生產企業有2470家,1120家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腐植酸專利高達5870個。其中主營腐植酸營養效素企業353家,主營腐植酸肥料企業2117家。
截至2023年3月25日,在農業農村部正式登記的腐植酸水溶肥產品達3798個,涉及企業2397家,居有機類水溶肥之首。
根據企查查數據,2020—2022年12月初,腐植酸新增企業是遞減的,共有147家。
2010-2022年中國腐植酸肥料相關企業新成立數量(單位: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注:2022年數據截至12.08
專利技術在增加
技術的創新和迭代對于各行各業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腐植酸行業也在迎來專利技術的黃金時代。
腐植酸農用技術現狀
根據腐植酸協會的數據,通過“中國知網”檢索近3年(2020—2022)申請和公布的國內外腐植酸專利總計5911件。其中,國內腐植酸專利申請和公布數量共計5467件,申請數量3997件,公開數量5454件;國外腐植酸專利申請和公開數量共計444件,申請數量225件,公開數量444件。
2020—2022年申請和公布的國內外腐植酸專利數量(單位:件)
(數據來源:中國知網、腐植酸協會)
為什么這么多專利技術?
這說明,在農業方面,在腐植酸這個細分行業立,科學家時代來臨了。大家愿意用更多的技術來武裝自己,去迭代產品,獲得新的優勢。
這也說明了技術對腐植酸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任何產業,其應用知識都是落后于理論發展的。腐植酸行業雖然還沒有達到市場增長的極限點,但市場發展需要不斷的產品創新以適應用戶的需求,比如產品工藝創新獲得成本優勢、制劑創新提高市場占有率、營銷創新獲得更大的市場。
我國主要腐植酸企業情況
我國主要腐植酸企業情況
國際方面,國外在原料選取上要求高,多為氧化程度高的風化褐煤,這不僅是因為其腐植酸含量高,更重要的是活性好,如利用美國北達科他州、德國萊茵集團和加拿大的優質風化褐煤,目前只有德國的褐煤氧化性最高,制成肥料后效果明顯高于其他產地的褐煤。
國外部分腐植酸企業情況
“腐植酸+”細分領域各自輝煌
應用領域廣闊、需求量大、機遇滿滿是每一個腐植酸領域從業者的認知。
但是,各主要生產企業也都坦言,行業也還存在問題:
1.忽略了產地、原料、工藝帶來的不同特性;
2.質量、價格參差不齊;
3.對市場的理性教育和對材料的深度理解;
4.忽略了田間的實際應用;
5.需要擴寬原料來源。
隨著腐植酸發展的深入,大家發現了腐植酸更多的可能性,腐植酸的廣譜功能已經無法再輕易打動使用者,比如僅告知用戶腐植酸可以改良土壤,可以促根、抗逆等,這些都不再成為打動用戶的點。因此,探究腐植酸在細分領域的突出功能,且以工藝優化該功能的覆蓋面和穩定表達,真正便于使用,便于觀測,且能穩定地被驗證的功能,那推廣就不會太費力。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法定代表人、名譽會長曾憲成一直強調腐植酸要擁有“三觀”:自主發展觀(“煤炭腐植酸營養效素+化學養分材料”推動腐植酸肥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集成發展觀(“腐植酸+化肥”推動肥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觀(腐植酸肥料田間應用前景廣闊)。
有專家指出,未來,我國腐植酸行業的發展和研究,將會在這四個方面著手:加強腐植酸機理研究;鑒國內外重點技術,進一步加強基礎技術研究;拓展腐植酸利用形式,增加產品附加值;低品位腐植酸的開發與應用。
小結:技術迭代、探究細分領域是價值成長之路
“所有的變革,都是在邊緣發生的。”
市場充滿機會,但是對于每個企業而言,機會并不均等。只有擁有獨特生產工藝和技術壁壘的企業才能經久不衰,所以,企業都在找自己優勢的點去切入。
腐植酸是個混合物,關于腐植酸特性及功能可挖掘的內容還非常多,隨著未來對腐植酸的深入研究,腐植酸一定能夠給我們的農業帶來驚喜。
相信,對于未來腐植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言,每一個腐植酸賽道上的堅持者、研發者,在給奔赴向春天的腐植酸高鐵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