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市场有多重要?从六大农化巨头的财报可窥一斑
在大豆、玉米、咖啡和肉制品等關鍵大宗商品產量和出口增加的推動下,拉丁美洲農業行業在2022年實現了溫和增長。對農業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如數字農業、灌溉和港口能力的提升,支持了該地區的農業生產發展。
全球最大的兩個大豆出口國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再創新高。有利的天氣和種植面積擴大使巴西收獲了創紀錄的1.44億噸大豆。另外,由于價格高企和中國強勁的進口需求,巴西和阿根廷的玉米產量也有所擴大。預估巴西在2022/23年度出口4100萬噸玉米。不過惡劣的天氣、高昂的農用化學品價格和政治/經濟挑戰影響了中美洲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包括咖啡和香蕉等。
從經濟和政治層面看,拉美地區的高通脹率,特別是在巴西和阿根廷,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包括化肥、燃料、機械和運輸,這擠壓了一些生產商的利潤空間。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秘魯等國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動蕩擾亂了農業生產和貿易。進口農資的成本上升,削減了拉丁美洲農民的利潤率。
由于俄烏戰爭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和更高的運輸/物流成本影響了整個拉美地區的農業,增加了投入和分銷成本。
巴西緊縮的信貸條件和高利率使農民獲得種子、農藥和化肥等投入品所需的融資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阿根廷的進口限制和外匯管制也阻礙了農民獲得價格合理的農業投入品,影響了生產力。此外,阿根廷政府的財政和債務問題限制了對農業行業的公共支持和補貼,導致了該國農民的抗議和罷工。
與拉丁美洲貨幣相比,美元升值提高了該區域農業出口在全球市場上的相對競爭力。哥倫比亞和智利(智利比索在2022年對美元貶值超過15%)等國的貨幣貶值有助于提高以美元計價的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為生產者提供了緩沖,使其免受該地區成本上升和經濟挑戰的影響。
綜上所述,盡管強勁的大宗商品價格在2022年支持了拉美農業的發展,但當地經濟形勢嚴峻,包括通貨膨脹、貨幣疲軟和供應鏈問題,給許多農民帶來了不利影響,限制了生產擴張。該地區受益于出口導向型的農業,但高成本正在影響該行業的盈利能力。
六大巨頭中一半公司的最大銷售區域是拉美
盡管農業行業面臨的影響因素紛繁復雜,但依然不影響拉美地區繼續成為農業板塊快速增長的市場。聚焦以農業投入品為主要業務的跨國公司,我們可以看出,行業里領先的幾家跨國公司在2022年均在拉美地區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表1:六大巨頭2022年在拉美地區的表現
從表1中可以看出,全球排名前六的農業跨國公司2022財年在拉美地區的銷售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且都超過了20%。幾個公司在拉美地區的銷售額占集團農業板塊總銷售的比例均超過25%,先正達,UPL和富美實甚至超過了三分之一,對于這三家公司來說,拉美地區都是對公司收入貢獻最大的區域。對于拜耳作物科學,科迪華和巴斯夫,拉美地區是公司收入占比排第二的區域,第一大區域均為北美地區。綜上,拉美地區對各大跨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拉美地區成為幾乎所有領先的跨國公司最重要的市場與全球作物保護市場的發展情況非常吻合。在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拉美地區實現了最強增長。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農業年里,拉美地區完成農藥銷售額220.69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巴西為全球第一大農藥市場,其銷售額約達138億美元。
先正達
2022年,先正達最大的市場是拉美地區,約占合并銷售額的39%(2021年:33%)。公司在拉丁美洲的作物保護業務銷售額增長了43%,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了39%。除了需求超出供應的市場價格強勁上漲外,巴西和阿根廷的銷量也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特別是非選擇性除草劑的增長。
種子業務銷售額增長了27%,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了24%,主要歸因于產品價格上漲和巴西、阿根廷玉米種子銷售增長。
先正達在財報中分析,拉美地區在經濟方面的復雜性對公司的業務也有一定影響。阿根廷繼續經歷經濟和財政困難,這在前幾年也影響到巴西,有時導致信貸供應受到限制。在阿根廷,自2018年年中以來,經濟一直處于惡性通脹狀態,給流動性帶來了壓力。在委內瑞拉,將當地貨幣兌換成美元來支付進口商品仍然很困難。
拜耳作物科學
拜耳作物科學2022年在拉美地區的收入較上一年相比提高了29%。據公司分析,除草劑,尤其是草甘膦產品的價格和銷量增長對公司整體層面的表現影響顯著。殺菌劑的價格和銷量上漲,殺蟲劑產品的銷量,尤其是Curbix?產品在拉美地區銷量和價格的上漲對區域銷售貢獻良多。另外,種子業務方面,拜耳在拉美地區收獲了更高的許可收入。
科迪華
科迪華2022年在拉美地區實現了25%的銷售增長,主要反映出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以及公司差異化技術帶來的價值。銷量的增長得益于新產品的持續滲透,包括Enlist和Arylex除草劑以及Isoclast殺蟲劑,新產品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3%。
UPL
2022年UPL公司在拉美地區取得22%的收入上漲,主要得益于巴西除草劑、殺蟲劑業務的增長,阿根廷除草劑業務表現良好,以及公司NPP生物解決方案部門在墨西哥及其它拉美地區的強勁增長。
去年,拉丁美洲的作物保護市場出現強勁復蘇。作為最大的市場,巴西受益于天氣條件的改善,玉米產量大幅增加。在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產品價格高企和出口需求高漲的推動下,巴西大豆市場增長良好。在阿根廷,由于玉米種植面積擴大,產品價格有利,市場出現增長。
拉美地區是UPL近幾年重點耕耘的市場,公司從業務鋪設、產品推廣、農民服務、渠道下沉、數字化運營、第三方合作等幾方面同時加強投入,將拉美地區在集團的收入占比拉高至41%。
巴斯夫
巴斯夫表示,南美、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銷售額達到27.12億歐元,比去年增加36%,主要是由于價格的大幅上漲和積極的貨幣效應,這兩個因素都主要發生在巴西。略高的銷量,特別是除草劑和種子處理產品,也促進了積極的發展。
富美實
在強勁的產品銷量增長和價格上漲的推動下,2022年富美實公司在拉美實現了25%的收入增長。從公司整體層面看,新產品對公司銷售表現的貢獻顯著。2022年,公司約6億美元的銷售額來自過去五年推出的產品,占總收入的10%。2022年推出的新產品銷售額約為1億美元。
富美實稱,拉美地區的增長主要受到巴西和阿根廷的推動。在大宗商品價格和種植面積增加的推動下,所有細分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公司在市場準入方面的投資也促進了該地區的增長。
新產品推出策略:著力自身優勢,發力熱門領域
新產品的持續推出對跨國公司在拉美這一對新產品接受度較高的市場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出,各大公司推出的產品既有延續公司優勢品類的創新產品,也有在某一特定領域搶占市場份額的特色產品。
表2:六大跨國公司近期在拉美地區推出的新產品或戰略品種
舉例來說,巴斯夫在殺菌劑產品線上連續發力,推出了基于公司創新分子氯氟醚菌唑和氟唑菌酰胺的一系列單劑和混劑產品,應用范圍覆蓋大田作物和果蔬等高附加值作物。
富美實公司在繼續圍繞其殺蟲劑溴氰蟲酰胺推出應用于更多作物的新產品。
科迪華公司著重在生物制劑產品的推出,分別在近期上市了用于玉米的生物殺蟲劑Tezpetix Beauve,生物殺線蟲產品Lumialza,以及用于大豆和棉花的生物殺菌劑/生物殺線蟲劑Inlayon和用于甘蔗的Inlayon Eco。
生物殺線蟲產品是各大公司重點關注的領域。除了科迪華,先正達也推出了針對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生物殺線蟲劑ARVATICO,和針對甘蔗作物的CERTANO。UPL推出了針對大豆、玉米和棉花作物的Nimaxxa;巴斯夫推出了用于大豆作物的Elenquo。
除了不斷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各大公司也在積極提前布局未來的產品線,也因此加大了投資、研發和第三方合作。
先正達植保和Scheffer公司公布了一項為期十年的合作協議,約定兩家公司互相借助彼此的優勢進行發展。該協議旨在共同開發提取自微生物的生物制品,這些產品將適用于巴西農場,尤其是控制影響大豆、玉米和棉花的主要病蟲害的細菌和真菌。專注于土壤健康,通過結合傳統農藥與生物解決方案,實現更高程度的可持續種植。
UPL投資 50萬美元擴大和升級其位于巴西圣保羅內陸Pereiras的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將擁有七個實驗室,通過成為該公司的全球線蟲研發中心,為巴西和全球農業創造植物檢疫和生物解決方案方面的創新。
巴斯夫農業解決方案部門宣布未來七年內將在拉丁美洲推出約150款植保解決方案。巴斯夫表示,除大豆、棉花、水稻、果蔬種子外,還將推出生物技術產品和數字工具。通過未來十年推出解決方案,其創新管道的潛在銷售額預計超75億歐元。
此外,2023年3月,巴斯夫還宣布投資250萬歐元,用于提高其位于阿根廷的接種劑和生物制劑工廠Santo Tomé 30%的產能。Santo Tomé是巴斯夫農業解決方案部門的一家生產農業生物制劑的工廠,占地1.2公頃,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在該工廠,接種劑和生物制劑生產采用最先進的技術設備,符合最高質量標準并履行最嚴格的安全協議,保證解決方案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有效性。自2015年以來,巴斯夫在該工廠的產量同比增長超10%,促使巴斯夫自2019年起在產能擴張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而富美實則將信息素視為重要的發展機會。2022年7月,富美實以2億美元完成了對丹麥專門從事信息素開發的BioPhero的收購后,迅速擴展了其生物防治和生物刺激素產品的目錄。目前,公司正研究用于抵御秋季粘蟲、草地貪夜蛾、棉鈴蟲和其他害蟲的信息素技術。富美實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盡管生物制品在富美實存在了很多年,但一直沒得到如今這么多的重視、資源和精力,富美實還為該部門設定了具有野心的目標:到2025年,植物健康部門將在拉丁美洲實現1.5億美元的銷售額(目前年收入為8000萬至9000萬美元)。
與農民保持密切聯系是跨國公司在拉美地區的重要關切與行動方向
跨國公司在拉美市場也非常重視農民服務。先正達拉丁美洲和巴西作物保護區域主任Juan Pablo Llobet說:″我們認為,與農民保持密切聯系是很重要的,通過確保他們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組合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拜耳在巴西開設了其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農資的實體店。該單位的目標是作為″新渠道,確保該地區的農民能夠獲得種子和生物技術解決方案、作物保護產品和數字工具。″此外,拜耳還推出了由FieldView提供支持的Barter+,這是一種易貨貿易的商業模式,旨在根據每個農民的生產力,通過這種銷售方式定制交易。
先正達于2022年8月宣布達成收購Agro Jangada的協議,Agro Jangada是一家位于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的農業投入品經銷商。此次收購使先正達能夠將其最新的創新成果和科學技術傳遞給客戶,并借助Agro Jangada的技術和市場存在與現有的分銷網絡合作共贏,在該地區獲得進一步發展。
2022年6月,UPL宣布和全球農業綜合企業邦吉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提高生產力、巴西農民的盈利能力以及農業的可持續性。UPL和邦吉將成立新公司Orígeo,利用他們專業化的技術團隊,在對每個生產者從作物種植計劃到收獲需求了解的基礎上,為巴西MAPITOBAPA幾個區域的農民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Orígeo 將充分結合邦吉在融資、貿易和物流方面的專業知識與 UPL 在可持續農業投入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方面的供應能力。
UPL與創業公司AgriAcordo合作,成為連接農產品批發行業、經銷商和分銷商進行B2B交易市場的一部分。在這個平臺上,這家跨國公司可以提供其部分產品組合,其中有14000份記錄分布在生物和傳統作物保護解決方案之間。
2022年10月,巴斯夫宣布與全球灌溉技術領域最大的公司之一NaanDanJain建立創新合作伙伴關系。將巴斯夫以作物保護、種子和數字工具為特色的產品組合解決方案與NaanDanJain的創新灌溉技術相結合,有望為農民帶來盈利和可持續增長。其前景是,它將受益于更有意識地使用水,優化水資源、營養物和投入,通過減少每噸生產的水來達到生產力和土地使用的最大潛力。
跨國公司對拉美市場的展望
巴斯夫在其2022年度報告中預測,拉美市場的增長預計將在2023年大幅放緩。巴西的私人消費將不再像前一年那樣由財政措施支撐。鑒于全球經濟普遍疲軟,預計出口需求也不會提供任何額外的強勁刺激。阿根廷經濟正遭受非常高且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率的困擾。此外,政府增加支出的空間受到債務重組計劃的嚴重限制。
全球經濟放緩也將給原材料價格帶來壓力。拉美地區不太可能從2023年工農業大宗商品出口價格大幅上漲中受益。總體而言,巴斯夫預計2023年該地區的GDP將增長0.8% (2022年:+3.7%)。
拜耳預計,2023年全球種子和作物保護市場將繼續增長(+3%),盡管增速低于前一年(2022年:+12%)。該公司預計,由于種子價格將繼續反映農作物商品環境的上漲,價格將對增長做出主要貢獻。
預計農用化學品價格將上漲,反映出持續的通脹成本壓力。然而,就非選擇性除草劑而言,草甘膦的價格預計將恢復正常。此外,俄烏戰爭導致的持續高能源成本和供應鏈限制的情況可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