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农业部农业展望报告:未来十年大豆供需趋势

作者: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2024/3/18 8:33:31
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2024农业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4年至2033年十年间全球农业发展的走势,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综合指标,如农场收入等诸多方面。它以特定的假设为前提,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前景(2023年8月前的预测)、USDA全球农业供需形势展望(2023年10月WASDE报告的数据),当前的美国政策(如《2018农业提升法案》,至2023年10月未出现新法案

今年2月,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了《2024農業展望報告》。該報告預測了2024年至2033年十年間全球農業發展的走勢,涵蓋了農產品、農產品貿易和農業綜合指標,如農場收入等諸多方面。它以特定的假設為前提,包括宏觀經濟發展前景(2023年8月前的預測)、USDA全球農業供需形勢展望(2023年10月WASDE報告的數據),當前的美國政策(如《2018農業提升法案》,至2023年10月未出現新法案)和當前的國際協議繼續有效。


報告對未來十年大豆供需走勢進行了預測。

 

1 宏觀經濟與國際貿易


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波動結束之后,近期全球經濟呈現溫和增長的積極態勢。盡管通脹壓力仍在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供應鏈的恢復使其影響有所減弱。從長期來看,通脹率仍將保持高位,這將繼續抑制展望期內的全球經濟產出,全球經濟增長率將繼續收縮。預計2024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增至2.7%,并在2027年后長期保持在這一水平。在2024-2033年期間,全球GDP實際年平均增長率預計為2.8%。


低收入國家GDP的實際增長預計將繼續高于高收入國家,這仍將是農產品需求的重要驅動力。展望期內,高收入國家的GDP年均增長率預計為1.8%,而低收入國家的GDP年均增長率預計為4.9%,是高收入國家的兩倍多。在主要經濟體中,預計美國GDP實際年平均增長率為1.9%;與2014-2023年的10年間相比,中國GDP增長將放緩,預計展望期內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5%。


報告預計,因短期內包括大豆在內的多種商品出口減少,2024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將自2022年創紀錄的1,961億美元降低14%,至1,695億美元。隨后出口將穩步增長,年平均增長率達1.7%,至2033年出口總額將達到1,965億美元。


2 美國大豆國內消費和出口需求概況


2024/25-2033/34年度

640 (5).jpg

2003至2033年 美國大豆國內供需及出口回顧及展望


種植面積:

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計將從2023/24市場年度的急劇下降趨勢中恢復,在2024/25年度增長至8,700萬英畝,隨后至展望期末保持平穩。


大豆價格:

預計美國及全球大豆產量將出現增長,期末庫存有所恢復,美國大豆價格將從2023/24年度的高位回落。名義大豆價格在2024/25年度為11.30美元/蒲式耳,隨后在2026/27年度下降至10.50/蒲式耳,之后隨著庫存使用比趨于穩定,價格也將保持在這一水平。


國內消費:

受到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對生物燃料指令的推動,美國國內豆油需求預計將持續保持上漲趨勢。若各級政府在2023年10月實施的政策持續到2033/34年度,生產生物燃料的豆油使用量將從2023/24年度的128億磅增加到2033/34年度的145.5億磅。受到動物產品產量增長的支持,美國國內豆粕需求預計將穩步增長。


出口概況:

隨著全球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消費回暖,美國大豆出口量在展望期內保持穩定增長。2023/24至2033/34年度間,美國在全球大豆貿易中的份額將由28%下降到26%,而巴西的份額將出現增長。由于美國國內需求強勁,預計美國豆油出口量在展望期初將保持較低水平,到2033/34年度將增至歷史最高水平。美國大豆壓榨能力提升,壓榨量增加,豆粕出口預計自展望期初將開始呈現增長態勢。


3 大豆及大豆產品的全球供需走勢預測


2024/25-2033/34年度


展望期內,大豆及大豆產品在農作物相關貿易中增長最為強勁,達到20.7%。推動這一增長的原因是全球食品消費偏好發生了變化,人們更偏重以家禽和豬肉等肉類為主的飲食,這在中上收入國家及中低收入國家中最為普遍。


預計到2033/34年度,中國仍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占全球大豆進口量的62.4%。其它中上收入國家及中低收入國家預計將占全球豆粕進口量的56%。盡管在展望期內進口量有所下降,但歐盟仍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豆粕進口市場。


到2033年,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三國仍將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及大豆產品出口國。


4 全球大豆貿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640 (6).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大豆進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全球大豆進口量將增加4,480萬噸(增長25.3%),達到2.216億噸。


未來十年,中國對大豆的需求將推動大豆貿易持續增長:


  • 2024/25至2033/34年度,預計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將從1.041億噸增至1.383億噸。預計生豬和家禽養殖行業擴大,豆粕需求也將隨之增長。


其它主要進口國家及地區也將實現增長:


  • 東亞地區(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大豆進口量預計增幅為7.2%,到2033/34年度達到820萬噸。畜牧業生產的適度擴張,預計將為擴大豆粕使用提供支持。


  • 由于谷物使用量增加,替代蛋白質來源消費量增長,及牲畜數量保持穩定,歐盟的大豆進口量增幅受限,預計在2033/34年度從1,390萬噸增加到1,430萬噸。


  • 由于家禽和生豬產量的增長及對豆油需求的增加,預計到2033/34年度墨西哥的大豆進口量將增加13.3%,達到750萬噸。


  • 亞洲其它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的大豆進口量都將呈增長態勢。


  • 北非及中東地區的許多國家大豆產量極低,預計將通過進口來滿足逐漸增長的飼料需求。該地區進口量到2033/34年度將超過1,670萬噸,增幅達到25.2%以上。


640 (12).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大豆出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預計到2033/34年度,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三個主要大豆出口國的出口量將占全球大豆貿易的90%。


  • 預計美國大豆在全球大豆出口份額中的占比將從2024/25年度的約29.6%下降至2033/34年度的26.2%,出口量將達到5,810萬噸,增幅為10.9%。


  • 預計到2033/34年度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將增加3,200萬噸,達到1.332億噸,增幅達31.7%。展望期內,其大豆出口量將占全球貿易的71.6%,從而鞏固該國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國地位。未來十年內,該國大豆種植面積將穩步增長。


  • 預計到2033/34年度,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將增加約55.1%,達到850萬噸。中國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國。該國大豆出口量仍遠遠落后于巴西和美國。


  • 其它南美國家,如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也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其大豆的出口總量將增加約19.3%,到2033/34年度達到1,080萬噸,為全球大豆的出口量貢獻170萬噸的增長量。


  • 到2033/34年度,預計加拿大的大豆出口量將從2024/25年度的470萬噸提升至590萬噸。烏克蘭大豆出口量的則穩定在200萬噸到220萬噸水平。


5 全球豆粕貿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640 (11).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粕進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多個地區采用現代飼養方式,拉動市場需求廣泛增長。受此推動,至2033/34年度,預計全球豆粕進口總量將攀升10.7%,達到8,130萬噸。


  • 展望期內,預計歐盟仍是全球最大的豆粕進口市場,至2033/34年度,其豆粕進口量將下降1.8%至1,650萬噸。隨著歐盟生物燃料產量擴大,預計將有大量低成本的菜籽粕供應。此外葵花籽粕的供應量也在增長。但出于營養價值考量,牲畜飼料中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用量增長受到限制,將支持養殖行業繼續使用豆粕。


  • 預計東南亞、拉丁美洲、北非和中東將成為較大的豆粕進口市場,原因在于飼料需求不斷增長,而其擴大國內油籽生產的能力有限。其中,家禽市場消費量和生產規模的擴大,以及大豆壓榨產能有限,是其進口豆粕的主要驅動力。


  • 預計東南亞地區的豆粕進口量將占全球豆粕貿易預期增長總量的39.2%。預計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的豆粕進口總量將從2024/25年度的1,480萬噸增長到2033/34年度的1,750萬噸,增幅為18.2%,將在推動全球豆粕進口增長中做出最大貢獻,占全球豆粕進口總量的34%。


  • 北非和中東國家的豆粕進口量將增加78.7萬噸,至2033/34年度,占全球豆粕貿易增長總量的10%。其中,伊朗、埃及、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豆粕進口國,其豆粕進口總量在該地區豆粕進口量中占比約53%。


  • 展望期內,預計南美州的豆粕進口量將增長30%,從770萬噸增長至1,010萬噸。其中,因國內肉類消費量增長,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成為主要的豆粕進口國。


  •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豆粕進口量將從270萬噸增長至2033/34年度的320萬噸。


640 (8).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粕出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和美國仍是全球前三大豆粕出口國,至2033/34年度,其豆粕出口總量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將高達約88%。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的占比分別約為39%、31%,美國的占比則略微降至約占18%。


  • 由于國內壓榨產能增長、國內豆油需求擴張以及全球豆粕價格下跌,預計美國的豆粕出口量將從2024/25年度的1,470萬噸增加至2026/27年度的1,500萬噸。隨著生物燃料原料需求增長放緩,壓榨產能擴張將在2026/27年度后趨于平穩。至2033/34年度,美國的豆粕出口量將下降到1,430萬噸,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也將從2024/25年度的約20%下降至約17.6%。


  • 預計阿根廷的豆粕出口量在10年展望期內將增加480萬噸,至2033/34年度達到3,150萬噸。2019年,阿根廷一度取消出口關稅措施,刺激大豆產品出口而非出口大豆,相關措施也促進油籽壓榨產業規模擴大。2020年中期,阿根廷再度提出差異化的出口關稅措施,對大豆征收33%的出口關稅,對豆粕和豆油征收31%的出口關稅。阿根廷的大豆生產成本較低,且擁有具備競爭力的大豆加工能力和運輸基礎設施,將有助于保障其豆粕出口量的增長。截至2023年10月,阿根廷的稅收政策保持不變。


  • 預計巴西的豆粕出口量將增長約19%,至2033/34年度達到2,540萬噸,在全球豆粕出口量中的占比將從2024/25年度的約29%略微增長至約31.2%。由于來自阿根廷的暫時性競爭和中國市場大豆需求強勁,巴西家禽和豬肉的產量擴大,預計將推動其國內豆粕需求的增加,從而限制豆粕出口量增長。


  • 預計至2033/34年度,印度的豆粕出口量將穩定在100萬噸,原因在于其國內禽、蛋、奶類生產中豆粕飼用需求增加,持續限制豆粕的出口供應。


  • 預計展望期內歐盟的年豆粕出口量將穩定在70萬噸。


6 全球豆油貿易展望


2024/25-2033/34年度


640 (10).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油進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受到食品和工業需求的推動,預計展望期內全球豆油進口量將增長約15%,至2033/34年度達到1,380萬噸。但全球植物油貿易仍以棕櫚油為主,因此,豆油貿易的增長仍取決于與棕櫚油市場份額的競爭。


  • 印度的豆油進口量在2033/34年度占其貿易總額的32%以上,到2033/34年度將增長約 25.2%,達到450萬噸。盡管在印度進口的植物油中棕櫚油占最大份額,但其也是全球第一豆油進口國。人均收入預期提升,食用油需求有望繼續增長;然而單產低、國內種植面積擴大潛力有限,限制了油籽產量的增長。棉花等高價值作物持續替代油籽作物,有望支撐豆油及其它植物油進口量的增長。


  • 預計展望期內中國的豆油進口量將從36萬噸增至120萬噸。


  • 預計東南亞的豆油進口量將增加3.4萬噸,在2033/34年度達到30萬噸。


  • 北非、中東和拉丁美洲的人口與收入增長也將推動其豆油需求及進口量的增長。


  • 預計南美的豆油進口量將增長6.1%,達到160萬噸。其中,秘魯、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為主要的進口國。


  • 預計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豆油進口量將保持在約56萬噸。


640 (9).jpg

2003至2033年 全球豆油出口情況回顧及展望


阿根廷、巴西、歐盟和美國是全球四大主要豆油出口國。預計到2033/34年度,四個國家的大豆油出口總量在全球的總占比將達70%左右。其中阿根廷豆油出口量在全球總量的占比預計為46%,而巴西、歐盟和美國的占比分別近11%、8%和5.4%。


  • 未來十年,預計美國和巴西將增加豆油在國內生物燃料生產中的應用。美國豆油出口量因此在短期內有所下降,展望期內至2033/34年度增長到75萬噸。2024/25年度巴西的豆油出口量為150萬噸,在2025/26年度降至120萬噸,隨后在2029/30年度出現增長,至2033/34年度達到150萬噸。


  • 預計2033/34年度阿根廷的豆油出口量將攀升至630萬噸,比2024/25年度增長14.5%。阿根廷是主要的豆油出口國,榨油產能龐大,但國內豆油市場規模有限。盡管出口量仍有增長,但由于國內生物柴油生產中豆油用量提升,阿根廷豆油出口量增長勢頭有所放緩。


  • 除阿根廷和巴西以外,預計展望期內其它南美國家的豆油出口量將增長12.5%,達到120萬噸。


  • 展望期內,預計歐盟的豆油出口量將維持在1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