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秋分 农事忙纷纷:玉米田间示范观摩树标杆
正所謂,“白露過秋分,農事忙紛紛”。在這個金秋時節,各地的玉米迎來了大豐收,郁郁蔥蔥的玉米地,裹挾著飽滿的熱情。如何判斷玉米是否優質高產,與它的田間性狀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系,一般從以下表現來進行。
根系發達,扎土深,抗倒效果好,根系吸收功能強、功能期長,是玉米獲得豐產的基礎。
支持根:在地上部莖節上長出的根叫支持根,又稱氣生根,一般在玉米拔節至抽雄期,在地表的1~3莖節上輪生出來。相同品種,水肥條件越好氣生根越多,常有3~6層。
節根、毛細根:節根又叫次生根,是玉米根系的主要部分。在玉米3~4葉期開始生長,逐漸增多,起到吸收養分的作用。節根、毛細根看數量及長度(分布范圍),通常數量為50~90條,分布范圍1平方米,長度可達到地上莖稈高度的一半以上。
莖桿無論粗細,要求堅實有彈性。韌性好、硬度強的玉米莖桿,抗倒性強,運輸養分能力高。另外,基部節間較短也是利于抗倒伏的優良性狀。
玉米株高一般在2.5米左右為佳,穗位較低,一般在1.2米以下較佳,穗下節間短穗位較低,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強。穗位整齊,利于機械化收獲。穗上節間長的利于采光和通風。
玉米的完全葉一般由葉片、葉鞘和葉舌三部分組成。每個節上著生1個葉片。
可察看葉片的完整程度(病害及蟲害的情況),葉片顏色(綠色越深代表葉綠素含量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對比相同位置葉片的寬度,一般來說,同一位置的葉片越寬,光合作用的面積就越大,玉米的長勢越好。玉米的果穗葉及其上下兩片葉稱為棒三葉,這三片葉的好壞直接影響玉米棒的生長狀況,可重點比較。
農業生產中,如果做青貯,則需要葉片適當寬大,用作飼料玉米,葉片稍窄更有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葉片正面外翻也是一好的性狀,能提高單位面積的光合效率,從葉片性狀角度分析利于密植,葉片硬度要適中,過硬易兜風,造成倒伏!
大小:
黃淮海平原地區,在種植習慣上正由大穗型向中小穗品種轉變,中小穗密植型品種豐產性、穩產性強,高肥水條件下易獲得更理想的高產,同樣在水澆條件差、土地瘠薄的地塊,耐密品種比稀植大穗品種實際產量更高。
穗行數:
穗行和行粒數、粒重搭配合理,就能實現合理的單穗粒重。黃淮海地區14-16行為宜。行數太少難以獲高產,穗行超過16行易出現禿尖,并且多數不耐密。
粒重:
粒重是產量因素中非常關鍵的因素,籽粒大小一樣的品種,角質層豐富的品種粒重高、產量高。
出籽率:
其它性狀一致的情況下,出籽率高,品種產量潛力大。
籽粒品質:
①容重高是品質優良的表現,各種不同用途的專用品種對淀粉含量、各種氨基酸含量、含油率等要求不一樣。
②感官性:粒色、粒型、淀粉結構,如:籽粒橙黃色、角質型品種,商品性好。
注:文章部分內容引自中國農業技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