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水溶肥崛起,这家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進入減肥增效時代以來,特肥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作為特肥中的熱門產品,水溶肥也在逐漸崛起,甚至在一些地區呈現出部分替代傳統化肥的趨勢。
2015年成立的焦作賽固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固特”),聚焦于液體水溶肥,憑借強勁的技術實力,成為特肥領域的黑馬企業之一。
為探究水溶肥品類的未來,我們走進賽固特,與賽固特總經理林世巖深度交流,聆聽這位年輕企業家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運籌帷幄,脫穎而出。
誠信經營,從細節處解決大問題
對細節的把控,是一家企業從平庸走向卓越的關鍵。
在桶裝特肥中,就存在這樣一個細節問題:脹桶。看似簡單,卻會直接影響產品的穩定性。
2017年,賽固特就遭遇過一次脹桶事件,采取的應對措施也很果斷:凡是出問題的產品,無須核實,直接賠付120%。
對于這樣大膽的做法,林世巖解釋:“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核實損耗量,只能將所有產品當成試驗品,重新發貨。”
但賠償只是緩兵之計,想要根除問題,還是要從技術改進上下手。經過多次嘗試,林世巖和他的團隊終于在四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一,升級配方設計。讓發酵更徹底,減少二次發酵造成的脹氣。
第二,優化生產工藝。將原來直上直下的老式壓蓋機改良為傾斜式的,在蓋蓋子時先跑氣再壓緊,就不會再脹氣。
第三,改進內袋扎口方式。使用自動打扣機,扎口時死盯扣的力度,同時調整內袋厚度至透氣不透水的狀態。
第四,改良包裝桶的排氣孔。在每個桶上邊都安一個排氣孔,以對抗不同時間的脹氣,并延長透氣時間,減少脹桶。
正是這樣負責任的處理方式,讓賽固特成功將危機轉化為了機遇,非但沒有損失客戶,反而為后來的經營樹立了口碑,一舉成為桶肥企業的代表,也在專業度和品牌度上贏得了更多客戶的信任和合作。
智能化運營,“機器換人”降低風險
智能化、信息化的浪潮,必然也將在生產型企業中掀起新浪潮。
作為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企業,賽固特率先提出了“機器換人”的運營方式。
在賽固特生產車間,智能化元素無處不在,例如桶肥裝車環節,使用碼垛機器人使效率大大提升,原本一天只能裝30噸貨,現在可以裝80噸,而且只需要一個工人,大大提高了效率。
賽固特目前擁有成熟的袋裝、瓶裝、壺裝、桶裝灌裝線,年產能萬噸以上,基本實現了工廠智能化。
今后,林世巖還將繼續在智能化工廠建設上加大投資。作為年輕一代的企業領導人,他相信,智能化工廠不僅可以提供更加穩定、高標準、多樣化的產品來服務農戶,還可以更高效地向客戶交付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務實推廣,用真實數據征服客戶
在特肥推廣中,賽固特發現很多用戶輕有機肥、重大肥、過度用肥,導致很多作物出現死棵、爛苗、生長矮小等情況,這些情況需要特肥干預,但是由于農戶認知局限,特肥的推廣任重道遠。
面對困境,賽固特堅持不搞噱頭,用真實、清晰的數字去征服客戶。
林世巖表示,賽固特認真鉆研好作物,推出完善的全程高產種植方案,精確指導農戶合理施肥。然后再通過精準小型觀摩會,展現實實在在的效果。
賽固特技術部主管張亞奇告訴筆者:“無論是做試驗,還是做測產,賽固特都是隨機挑選,多次取樣得到平均值,力求最后數據的客觀、真實。”
林世巖認為,企業營銷無可厚非,但需要效果做支撐。現在農戶都很理性,產品有沒有效果他們心里也清楚,實事求是才能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在推廣上,賽固特除了堅持客觀真實,還善于利用推廣工具,如測產工具包、測數據工具包等。這些工具都是賽固特推廣團隊的下鄉必備,可以精準檢測土壤問題,更好地服務作物和客戶,大大提升了專業度和農戶信任度。
穩扎穩打,持續創新
眼前的成功是一時的,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就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
在研發生產端,賽固特在有機水溶肥、液體大量元素肥、微生物菌劑等產品上持續創新,保證產品和客戶的穩定性;在應用端,賽固特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價值。2021年上市的膨果類產品歐樂果,在梨樹、柑橘、吊瓜、西瓜、洋蔥上均有良好的表現,沒有過多推廣就取得了很好的銷售量。
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賽固特在產品上的創新也一直沒有松懈。比如當下土壤問題刻不容緩,生物有機肥與微生物菌劑迎來新機會,賽固特便在土壤改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力推新品。
同時,在原料選擇上,賽固特以綠色、環保、安全為出發點,在保證生產穩定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趨勢。
對于未來,林世巖相信,東施效顰不如穩扎穩打,企業寧愿發展慢一點,也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相信憑借這樣堅實的經營理念,賽固特一定可以在百花齊放的特肥領域脫穎而出,為更多經銷商和農戶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