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越来越普的产品,如何重塑竞争力?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4/4/30 12:01:13
从少到多,从萌芽到百花齐放。水溶肥走过了推广到普及的历程。也实现了价格的平民化,昔日“王谢堂前燕”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水溶肥已经由软性需求转变到了刚性需求,水溶肥的发展格局变了,企业的竞争策略也发生了变化。2023年,水溶肥料产量为180万吨,和2022年相比增长速度为4%,相比前几年平均7%的增长率,增幅明显减少。在“特肥大肥化”的趋势下,水溶肥好像变得越来越普。如何重塑

從少到多,從萌芽到百花齊放。

水溶肥走過了推廣到普及的歷程。也實現了價格的平民化,昔日“王謝堂前燕”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水溶肥已經由軟性需求轉變到了剛性需求水溶肥的發展格局變了,企業的競爭策略也發生了變化。

2023年,水溶肥料產量為180萬噸,和2022年相比增長速度為4%,相比前幾年平均7%的增長率,增幅明顯減少。

在“特肥大肥化”的趨勢下,水溶肥好像變得越來越普。如何重塑水溶肥的競爭力?在水溶肥行業日漸“亂花迷人眼”的當下,如何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和價值化?是發展高價值差異化產品,還是極致性價比?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考量。

水溶肥市場在經歷巨變

水溶性肥料的定義是這樣的:經過水溶解或者稀釋、葉面噴施、無土栽培浸種蘸根、滴噴灌等用途的液體或固體肥料

水溶肥一般可分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機水溶肥料等。

和行業大咖談水溶肥,普遍的觀點是:與傳統肥料不同,水溶肥料是屬于技術高附加型產品,作為一種速效肥料,營養元素比較全面,水溶性好、無殘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葉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帶肥,實現了水肥一體化,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肥效快,可解決高產作物快速生長期的營養需求。

企業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肥特點適配出相應的水溶肥料,在農田、果園、大棚蔬菜中施用。不僅能有效促進增產,還降低種植的人工、耗水等投入,不僅具有經濟效益,同時還具有社會效益。

隨著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水溶肥施用作物的種類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水溶肥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我國水溶性肥料發展也呈現出從北方干旱地區向南方發展,沿海經作向內陸大田作物擴散的趨勢。

產品備案數量增加

我國水溶肥按作用功效可以分為營養類水溶肥和功能類水溶肥。

營養類水溶肥主要是由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和微量元素水溶肥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配制(這類產品目前一般只需要備案即可)。

截至2024年4月7日我國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備案情況(單位:個)

圖片7.png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產品備案數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不少。去年同期,大量元素水溶肥總備案數53568個,中量元素水溶肥53210個,微量元素水溶肥85784個,總計部級備案192562個。

而功能類水溶肥,就是特指具有某項特殊效用的水溶肥。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數據,截至2024年3月13日含腐植酸類水溶肥登記數量3358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登記數量為3174個。

截至2024年3月13日我國水溶肥登記情況(單位:個)

圖片8.png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水劑在水溶肥中的占比

圖片9.png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僅2023年登記的功能類水溶肥中,其中,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水劑199個、粉劑70個、顆粒2個;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水劑129個,粉劑84個,顆粒16個;含硅水溶肥料水劑17個;有機水溶肥料水劑169個,粉劑23個,顆粒4個。水劑占比大。

市場規模攀升

2014—2025年我國水溶肥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圖片10.png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共研網)

在和河北萌幫的對話中得知,目前水溶肥行業企業不斷增多,相應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攀升。

巨大的市場容量,吸引各大肥料生產廠家積極進行水溶肥的研發、生產。但縱觀現在的水溶肥市場,水溶肥產品的魚龍混雜、品質良莠不齊,高端水溶肥中仍以進口水溶肥為主。

大肥企業紛紛加入水溶肥市場

隨著種植戶及經銷商對水溶肥類產品的認知度及接收度逐步提高,特別是大量元素水溶肥新標準NY1107-2020推出后,大量元素開始實施備案制且不強行要求添加中微量元素,許多大肥廠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水溶肥領域,將水溶肥作為平衡大肥利潤的產品系列,且該類企業擁有成熟的分銷渠道,尤其是資源型企業,同時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使其在水溶肥領域異軍突起。但是,水溶肥與大肥不同,需要一定的使用技術及大量的田間推廣工作,加之農戶對品牌的固有認知為大肥企業,導致許多大肥企業并未如預想一般形成壓倒性優勢。

圖片11.png

經銷商倉庫的液體肥產品

農藥制劑企業期望通過水溶肥尋求破局

今年,農藥開始實施“一證一品”政策,農藥產品數量將急劇減少,許多制劑型企業將目光放到水溶肥或葉面肥市場,尋求新的出路。

原料價格逐步透明

在“特肥大肥化”整體趨勢下,水溶肥原料價格越來越透明,尤其是近兩年來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導致經銷商對水溶肥產品價格敏感度越來越高,對原料價格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進口品牌水溶肥逐步國產化

疫情三年,進出口業務受到極大影響,一些進口品牌甚至出現嚴重缺貨、有價無市的局面,為應對這一情況,許多已經具備一定品牌影響力的進口品牌紛紛選在國內建廠或代加工。疫情后,這一局面已基本成型,但對于個別區域尤其是高經濟價值作物區,進口品牌影響力依然存在。

加之一些小微企業無序競爭,終將導致水溶肥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行業內卷嚴重。未來只有有自己特色或技術壁壘的水溶肥生產商才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市場繁榮度可以,但是正如河北萌幫所述,目前,水溶肥行業正處于無序競爭狀態,百花齊放,沒有明顯的頭部企業,沒有第一品牌。近年來,隨著大肥企業、農化企業等紛紛加入,“特肥大肥化”與“大肥特肥化”趨勢日益突出,水溶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倒逼企業尋求新的突破,或是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或是技術服務團隊打造,或是線上線下結合。未來,市場整合不可避免,企業間的合并、收購已然開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壓縮。

增長率卻在降低

雖然水溶肥的登記、備案數量都在增加,但是從相關單位給出的2022—2023年我國主要特種肥料產量及同比增長率中我們可以看出,水溶性肥料在市場競爭中好像已經不占優勢。

2022—2023年我國主要特種肥料產量及同比增長率(單位:萬噸)

圖片12.png

中國銷售、生產的水溶肥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國產水溶肥料,一類是進口水溶肥料

據中化信數據,進出口方面,2023年進口水溶肥料繼續受到國產水溶肥料的沖擊,進口水溶肥料呈現穩中降的態勢,水溶肥料進口量為9萬噸出口量穩定在5萬噸左右。

進口的水溶肥料一般有兩種銷售方式園藝直銷渠道,直接與花卉基地或者園藝代理商簽訂合同,主要用于花卉種植;農資分銷渠道,通過代理的方式逐級分銷,主要用于經作。

園藝渠道相對穩定,銷量也相對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部分外企已經開始本土化,采取投資建廠、貼牌生產來應對貿易風險帶來的供應量減少

國產方面,2023年水溶肥料生產保持著4%的增長速度,產量為180萬噸,相比前幾年平均7%的增長率,增幅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有相對于其他肥料,水溶肥料整體的價位偏高,在“特肥大肥化”的趨勢下,競爭力略顯不足水溶肥料有特定的消費場景,水溶肥料一般用于我國西北等缺水區域,2023年的增量也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我國水溶肥料施用中,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為90%

水肥一體化進程加速

為什么每一個企業都仍然對水溶肥的發展抱有極大的信心?

就是因為,國家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支持。

從資源條件看,缺水是影響糧食生產的根本制約。

作物根系吸收養分,需要水分的參與,如果沒有水分的參與根系吸收不到養分。在農業生產上,將灌溉與施肥同時考慮可以增加水肥利用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水肥一體化”。

節水與水肥一體化技術可以相對精確控制灌溉量,可以直接將肥料輸送到根系周圍,所以具有節肥和精準施肥的優點;節水與水肥一體化技術利用管道進行施肥,結合施肥機等設備可以自動完成施肥和灌溉任務具有省工的優點。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關于水肥一體化的政策

微信截圖_20240506115245.png微信截圖_20240506115331.png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水肥一體化的前提條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然后通過多種方式施用。如葉面噴施、淋施和澆施、拖管淋施、噴灌施用、微噴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帶噴施)、滴灌施用、樹干注射施用等。

截至2020年底,我國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67億畝,低壓管灌、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5億畝,其中噴灌面積0.70億畝、微灌面積1.09億畝,居世界第一。據不完全統計,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已超過1.5億畝。同時,從產業發展上講,我國基本建立了符合國情的水肥一體化設備生產體系,噴頭及其附屬配件、滴灌管件、施肥裝置、過濾器等配套產品基本齊全。經過試驗示范,我國逐步建立水肥一體化技術相關行業標準。

正在突圍的水溶肥企業

據介紹,全國各省均有水溶肥料生產企業,累計超3000家,年產能超1400萬噸。

在中國進行水溶肥業務的外國公司主要有挪威雅苒、德國康樸、智利SQM、美國施可得、以色列海法、以色列化工集團等公司。

施用鄂中水溶肥料的山東大姜

國內企業專業做水溶肥的公司,不僅有河北萌幫、上海芳甸、上海永通等企業珠玉在前,還有瑞豐生態等企業璞玉在后,據悉,瑞豐生態的水溶肥設計產能預計今年將達到39萬噸。

而一眾上市企業更是顯示出了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云圖控股是水溶肥國際標準唯一主起草單位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憑借自己的原料、技術、品牌、渠道優勢在增效產品方面大放異彩;深圳芭田連續推出礦物質水溶肥海洋系列水溶肥芭田魚蛋白系列大量元素水溶肥等水溶肥料產品,推動好肥功能化、服務價值化方面有自己的建樹。

鄂中生態副總經理常云介紹,鄂中生態依托公司技術、資源優勢持續提高水溶性肥料重要原料工業級磷酸一銨質量,擴大產能,同時將大力發展磷酸二氫鉀、曼海姆硫酸鉀,并以此為依托開發葉面肥、功能型水溶肥;傾力打造大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顆粒水溶肥生產基地;加強與國內外功能性肥料增效研究單位技術合作,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要的高端功能型水溶肥產品。

 部分水溶肥企業情況

微信截圖_20240506115415.png微信截圖_20240506115428.png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企業都很看好水溶肥市場的消費能力。2023年7月27日,輝隆股份達成雅苒簽署戰略合作,將在高端水溶肥、營養方案推廣等方面深入合作。

很多企業都在和大平臺商們在尋找好的推廣模式及尋找讓產品上量的邏輯。

金正大集團營銷中心負責人董治中首先指出,水溶肥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糧食需求的提升,農業生產對高效肥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時,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使得水溶肥這種環保、高效的肥料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使得水溶肥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價格空間也逐步提升。

在競爭方面,水溶肥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競爭格局。除了傳統的化肥企業外,越來越多的專業水溶肥企業開始嶄露頭角。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差異化競爭優勢,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市場競爭的加劇也帶來了產品同質化、價格戰等問題,這使得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研發創新和服務提升,以贏得市場的青睞。

談到品類優勢,董治中強調,水溶肥以其養分含量高、吸收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等特點,成為了現代農業的重要選擇。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拓展,水溶肥的適應性也在不斷增強,可以滿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類型的需求。然而,他也指出,水溶肥的質量和穩定性仍然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金正大集團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強質量監控和管理,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從而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和信任。

在談到近兩年行業的新變化和現象時,董治中特別提到了“特肥大肥化”的趨勢。他認為,這一趨勢的出現是農業生產對高效肥料需求的必然結果。

如何重塑水溶肥的競爭力?

其實,我們在年初的時候,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做產品,要么往上走,滿足更精準的需求,提供更有技術含量的產品;要么往下走,用自己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做極致性價比產品。待在中間,沒有意義。

發揮原料優勢

在水溶肥生產企業中,有一部分是掌握著優質原料的企業。譬如:云圖控股、鄂中生態、海磷、好時吉等企業。他們可能會在成本方面優勢,用規模取勝,提供極致性價比產品。

鄂中生態副總經理常云表示,未來國產水溶性肥料一定是掌握在水溶性肥料原料資源生產廠家,他們有肥料原材料優勢,生產優勢及成本優勢。同時水溶性肥料在我國發展還要依賴肥料加工工藝技術的革新,將肥料生產過程控制比以往復合肥料摻混肥料更加自動化、智能化,最后就是依托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對功能性肥料助劑及營養復配技術的深入研究,水溶肥將在功能化方向取得突破。

圖控股復肥營銷中心特肥營銷公司營銷公司副總經理黃華軍表示,未來在水溶肥上的發展規劃將遵循:利用自有水溶肥全球優質原料,參與制定水溶肥行業/國際標準,依托自主研發及國際國內合作,已擁有成熟的水溶肥增效核心技術體系;繼顆粒水溶肥于2023年銷售獲得倍增,2024年規劃是在水溶肥粉劑和水溶肥液體全面發力,當前正在升級/新增粉劑,液體設備及產能,預計年度達到30萬噸粉劑,20萬噸液體產能;依據水溶肥和特肥戰略,成立特肥營銷公司,全面推動增效水溶肥特肥發展。

大肥化、大田化是方向

國內肥料企業紛紛關注水溶肥賽道,推出了不同類型的水溶肥產品。從農業農村部的登記產品數目以及上市的產品來看,水溶肥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新果園基本上都是水肥一體化,即便是沒有鋪設管道的老果園也在施用水溶肥。

即便是經作上的水溶肥剛需猶在,但是大部分企業已經把目光投注大田。

鄂中生態副總經理常云表示,近兩年,我國水溶性肥料主要朝三個方向發展:第一,高含量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水肥一體化;第二,顆粒水溶肥在丘陵山區、干旱少雨地區經濟作物、大田作物的普遍化;第三是液體水溶肥的功能化,一方面追求能適應現代設施農業輕簡、高效施肥,另一方面結合國情適應特殊地區對水溶性肥料特殊要求。液體水溶肥主要應用在高端經濟作物,功能性要求比養分要求更多。

芭田股份指出在減量增效以及雙減的大背景下,種植者對于肥料功能的多樣化需求明顯,以往多用于經濟作物上的水溶肥,現在在大田作物領域也呈現出部分替代普通肥料的現象。出現了特肥大肥化,特肥大田化的趨勢。

今年年初,比奧齊姆的顆粒水溶肥產品利豐田上市,也標志著比奧齊姆特肥產品的大肥化。比奧齊姆中國區技術部部長孔勇表示,特肥是解決實際生產中特殊需求的差異化產品。在應用端,特肥大肥化和大肥功能化是目前行業的趨勢。

高效化、功能化產品更有生命力

“特肥大肥化”趨勢下,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將成為各大廠家爭奪水溶肥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作為第一家推行“肥料+方法+設施”三位一體灌溉施肥新技術模式的企業,芭田在水溶肥技術創新上持續發力,沉淀了技術料漿結晶工藝、灌溉肥料懸浮技術、創新中微量元素螯合技術等多項專利技術。2024年,芭田將持續創新產品和升級技術,為農戶提供更多差異化的功能水溶肥產品。

萌幫依托完善的產品體系、專業的農業技術服務團隊,以作物為中心,形成了生姜、陽光玫瑰、西蘭花、馬鈴薯、番茄、色素辣椒等多種作物全程營養解決方案,并根據日益變化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農戶需求等調整方案內容,豐富產品體系。

萌幫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興龍表示:“探索作物科學,致力于肥料的科學使用,既是萌幫選擇躋身肥料行業的初心,也是未來萌幫發展的不竭動力。”

萌幫將繼續踐行“研發領頭,四條腿奔跑,驅動雙輪戰車,實現多維共贏”的發展戰略。在特肥板塊,聚焦產品的優化與升級,深入探索作物營養規律、生長階段、土壤生態及農戶需求,研發更加科學的配比、更加宜的劑型。在生物板塊,深入開發MBT?酶解礦源腐植酸技術及阿耶波多?生物硅肥技術,從逆境管理角度出發,通過高活性的天然微生物及腐植酸等,活化土壤養分,打造作物自身的抵抗力,調理障礙性土壤,為作物營造健康的生長環境。特肥板塊與生物板塊的齊頭并進,共同構建了萌幫?發展的“雙輪戰車”,實現萌幫在水溶肥領域長期高速發展。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金正大集團營銷中心負責人董治中透露,金正大集團將繼續加大在水溶肥領域的投入力度,推動產品的研發和創新。集團將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集團還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提升在全球水溶肥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此外,金正大集團還將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關系管理,積極探索數字化營銷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營銷效果和客戶體驗。

瑞豐生態集團企劃中心總監梁天文則表示,瑞豐生態集團非常關注和看好中國農業土水肥一體化的發展,在水溶肥料未來的規劃上,從品類上不斷豐富包含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機水溶肥料等在內的新型水溶特肥的發展。為了實現集團公司在水溶肥料的快速發展,釋放公司在水溶特肥的產能,去年至今,瑞豐生態先后投產三個基地,合計39萬噸產能的水溶肥料。三個專注于水溶特肥新型工藝生產基地的先后建成與投產,將會有力促進瑞豐生態集團在水溶肥料領域的快速布局與發展。

業內很多專家則表示,肥料增效技術已經向高效化、專用化、功能化、精準化和低碳化等方向綜合發展,更加重視學科交叉與融合、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實現結合肥料施用技術向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等省力化、精準化方向綜合發展

中國農大教授陳清則認為,新型液體肥料原料來源可以更廣闊,譬如,功能性水溶性有機物質氨基酸母液腐植酸、黃腐酸及生化腐植酸濃縮糖蜜發酵液濃縮養殖場沼液、酒糟沼液、廚余發酵沼液堆肥物提取液豆渣微生物發酵液淀粉、味精生產廢液秸稈發酵液等等。

陳清教授提出兩個觀點:功能性液體肥通過工藝的篩選將生物刺激素應用到功能性液體肥

套餐施肥方案應用到種植環節,肥料減施,結合套餐施肥,做到精準施肥,科學施肥。

水溶肥的未來,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