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摘草莓,邹城智慧农业让人大开眼界

作者:齐鲁壹点 2023/12/20 13:42:17
邹城的智慧大棚颇具科技感,机器人在穿梭中摘草莓;草莓既吹水暖空调、又享受地暖……邹城市不仅草莓产业基础丰厚,而且在栽培模式、种植品种、品牌文创等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让人们见识到智慧农业的更多可能。机器人摘草莓动作行云流水行进、识别、采摘、存放……12月13日,位于邹城市中心店镇的智慧大棚内,两名草莓采摘机器人颇为抢镜。它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大棚内,一旦发现红彤彤的成熟草莓,就伸出机器手臂自动摘取,轻

鄒城的智慧大棚頗具科技感,機器人在穿梭中摘草莓;草莓既吹水暖空調、又享受地暖……鄒城市不僅草莓產業基礎豐厚,而且在栽培模式、種植品種、品牌文創等方面也走在國內前列,讓人們見識到智慧農業的更多可能。


機器人摘草莓

動作行云流水


行進、識別、采摘、存放……12月13日,位于鄒城市中心店鎮的智慧大棚內,兩名草莓采摘機器人頗為搶鏡。它們穿梭在郁郁蔥蔥的大棚內,一旦發現紅彤彤的成熟草莓,就伸出機器手臂自動摘取,輕輕地放置到采摘框內。行云流水的動作,讓人忍不住驚嘆,農業還能這么高科技!

 

“經過前期對草莓顏色、形狀、成熟度等視覺訓練與軟件設計后,我們實現草莓的自動化采摘。”山東捷控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恩遷說,草莓采摘機器人主要由底盤和機器手臂兩部分組成,底盤負責移動和計算,手臂負責草莓摘取。“機器手臂上安裝了攝像頭,可對周圍景象實時拍照,并發送給底盤。一旦發現成熟草莓后,底盤會停止前進,命令機器手臂進行采摘。”


記者跟隨草莓采摘機器人的腳步,看到顆顆紅彤彤的誘人草莓正翹首以待。通過位于底盤的屏幕顯示器,還能實時看到機器手臂的視野。“您看這顆草莓,底盤判斷成熟度已達到97%,對其畫框進行圈定,表明可以采摘。”隨著指令的發出,只見機器手臂向莖部輕輕一剪,一顆完整的、凝著水珠的草莓被妥善取下。徐恩遷補充說,視覺的抓取和點位判斷,是草莓采摘機器人進行采摘的關鍵。


草莓采摘機器人由捷控機器人研發的底盤,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機器手臂結合而成,分為有軌機器人、無軌機器人兩種。其中,無軌機器人通過AGV設定全場景軌道路線、點位,確保行進在正確路線上。


5G化數字農業

溫度濕度智控


其實,不止機器人采摘草莓,這座智慧大棚大有來頭。它由山東至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至澄農業)打造,5G環境數據采集、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等都在此得到應用。


室內濕度59%RH、溫度17℃、二氧化碳423ppm、光照8604lux,室外溫度2℃、風力2級……在大棚內懸掛的監測大屏,可溫室環境信息面面采集,為草莓養護提供參考。“以往草莓種植多憑經驗,相關數值、做法沒有可靠依據。而5G環境數據采集技術,將各項數據實現量化,讓室內環境一目了然。”山東至澄農業工作人員王凌志介紹,溫度、濕度是草莓種植的關鍵,尤其冬季氣溫低,更要對棚內溫度做好保障。

 

“這個大棚約2900平方米,我們不僅安裝了8臺水暖空調,更為草莓鋪設了地暖。”王凌志指著條條管道說,地暖埋入草莓的基質中,確保其不受凍害。“當監測設備一旦感知到棚內氣溫低于10℃,空調、地暖會自動開啟;當溫度達到15℃時自動關閉,基本做到全程無人化。”王凌志補充說。


為推動數字農業建設,鄒城市農業農村局聚焦智力支持、本土人才培養幫帶、農業產能提升等方面,開展技術引進、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多方面服務,為中心店鎮及鄒城市草莓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該局還支持中心店鎮福美來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智慧種植,為數字農業推廣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現在草莓種植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京東智聯云、水肥一體化等設備,讓種植更規范、管理更精細,草莓品質、畝產都有很大提升。”福美來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廠長李慶建種植草莓10余年,通過智慧種植,草莓不僅口感更佳,畝產也提升了20%,十分可觀。


做強種苗“芯片”

既靠譜又增收


目前,中心店鎮種植草莓面積約11250畝,鄒城市種植面積26000余畝,之前草莓苗多為外購,畝均購苗成本約9000元,成活率平均80%左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深諳此理的山東至澄農業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劉翀高標準搭建了草莓苗培育中心。“我們與北京林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8家科研單位合作,進行種苗培育。組培中心可年產優質草莓苗2000萬株,溫室大棚亦可生產定植苗約300萬株,有效帶動周邊縣市區草莓產業的提質增效。”種苗實驗室工作人員郭慧敏介紹,實驗室內溫度嚴格控制在24-26攝氏度,每天進行14小時的光照呵護。“我們還對草莓苗進行脫毒處理,以減少病蟲害,使其更健康、更強壯。”


大源草莓采摘園負責人李洪振種植草莓3年多了,他有4個草莓大棚,每個大棚面積約1.5畝。今年4個棚里,都種上了來自至澄農業的草莓苗。不過,種苗之前他也打過鼓,“這里的苗靠譜嗎?”


存疑之際,恰好鎮里組織種植戶們到山東至澄農業現場看苗,“苗子粗壯,葉子光澤好、有精神,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好苗。”李洪振說。

 

李洪振的決定,換來的是臉上忍不住的笑容。“這批草莓苗壯實、健康,培育生長期間讓我省心不少。您看棚內的草莓苗郁郁蔥蔥的,長得多勻實喜人。”李洪振的園子,1個大棚平均8000株草莓苗,4個大棚共32000株,“這么多草莓苗,幾乎沒有死亡。”李洪振高興地說,成活率的提高,使草莓園每畝增產至少1000斤。


本地買苗不光品質靠譜,還帶來了額外收益。“最基本的節約了運費。更重要的是,本地買苗沒有緩苗期,實現當天買、當天種、當天生長。從外地購買的苗,要經過至少1周的緩苗期,這就會使草莓結果要晚一周。”李洪振補充說,草莓的價格受時間影響十分明顯,“提前上市的草莓每斤能賣到100元左右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