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问:疫情期的销售如何开展?
首先是動起來,在線上、在家能做的就盡量動起來,積蓄勢能,積攢資源。
疫情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疫情讓我們的銷售發生了很多方面的變化。
交通阻隔,物流受限,行業面臨出不了門、運不出貨的窘境。
還有就是會銷、面銷嚴重制約,觀摩會、預定會、促銷會等面對面會議取消,面對面的活動恢復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目前我們可以用其他工具和手段來替代面對面活動。
既然線下不行,就轉為線上,這也是很多企業在做的自救方式。
疫情對于農資銷售的影響
農資銷售主要體現在需求、認知、交易。
先說需求,農資作為剛需一直存在,目前只是需求有所縮小。“不怕無銷售,就怕無消費。”只要有消費,銷量就不會斷,我們就等待井噴時代的到來吧。
再說認知,“三會”停滯,需要構建新的推廣場景。
所以目前的疫情促使我們的營銷轉型,從傳統模式轉移到新型的營銷模式,甚至發生巨變。
如何布局線上新營銷
我們現在能干什么,就是動起來,凡在線上、在家可做的,先做起來。
綠業元,已經開始了遠程的視頻面試;河南瀚斯,正月十一,在線上召開了訂貨會,一天收了100多萬元;青島德地得大年初六開展了線上的農民會,有2000多人參加;深圳芭田的公眾號,有50多位農技專家在線上問診;廣西冠良,召開了云會議;湖北鄂中啟動應急方案等等。
成都云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闞夕國認為,企業要做好準備,有貨賣、賣好價、為客戶賦能。疫情過后,經銷商可能面臨四個痛點:有錢無貨,有貨發不出,有貨價格高,打款無貨。企業要為經銷商做好這幾點準備—充足的備貨、物流準備、充足低價原料儲備。
正邦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歐陽波表示,要在線上進行密切的業務交流,提前鎖定客戶訂單,并錄入到公司ERP系統,精準生產之外,也讓資金盡快回籠。在營銷方面,在線上培訓;同時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品牌、產品的宣傳;把服務搬到線上來。
青島德地得農化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德剛認為,把線下服務搬到線上,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大年初六德地得在線上做了培訓課,課程近兩小時,在線的種植者有近7000人。年前訂貨率也達到往年二三月的60%,所以針對疫情,公司的預售提前做了。
原來的經歷和場景發生了變化,企業都在積極應對,也有不錯的局面。
所以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變得更強大。”
疫情期營銷做什么?
動起來,積蓄勢能,積攢資源,攢用戶、攢渠道、攢產品、攢品牌。
農資銷售如何動起來?
第一步,由下向上:零售商先動起來, 哪里有客戶,就從哪里動起來,哪里的農戶能夠到田間地頭,零售商也可以做到無接觸送貨,只有零售商先動,市場才能活起來。
第二步,由上至下:廠家帶動起來,哪里有開門的商家,有開門的經銷商,就跟著動起來,有組織、有方案、有準備地動起來。
不銷售就是最好的銷售,圍繞客戶價值提出解決方案,疫情過后,線上交易會提升,線下場景會更珍貴。
另外,大家想一下自己的品牌要素是不是齊全。微博、微信、頭條號、抖音號等,這些線上的工作,品牌要素都要補齊。搭建新媒體矩陣,實現內容多元化、分散風險、協同放大的宣傳效果。
此外,疫情期間,有實力的做公益。沒實力的可以借勢,如尺度適宜的話,做一些PR(公關)都是可以的,攢自己品牌的人氣。
而品牌傳播,是在為疫情之后銷售做背書。
首先是動起來,在線上、在家能做的就盡量動起來,積蓄勢能,積攢資源,攢用戶、攢渠道、攢產品、攢品牌四個方面來開展銷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