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花生大会|| 谢焕雄: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概况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 謝煥雄
近10年中國花生機械化發展快,空間大。花生機械化 區域不均衡十分突出。
花生播種:經歷人工—簡單農具—單一作業—(可旋耕、起壟、播種、施藥、覆膜)復式播種作業,產品幾十種、企業幾十家。
花生播種機目前已有多種機型,功能也在不斷完善,基本可滿足壟作、平作、畦作、覆膜與不覆膜等各種不同種植農藝要求。
花生種植機械化研發重點是要提高取排種可靠性,提高播種質量,降低漏播率,提高適應性、可靠性和作業質量。
免放苗覆膜播種:膜上播種、苗帶膜上壓溝覆土免放苗播種;——解決省工問題
麥秸硬茬地免耕(壟作)播種機:消除秸稈障礙一體化播種,實現碎秸清秸、起壟播種、播后覆秸——提高復種指數;
適于丘陵山區的坡耕地、小田塊、重黏土播種機:實現高質順暢播種——提高適應性;
適于糧油復合種植的花生-玉米一體化播種機:實現不同種植比例模式同步播種——穩糧擴油(戰略性、應急性)
提高現有播種設備的 適應性、適配性、可靠性與智能化——提高性能質量(精良、精量、精準)。
未來花生播種機研發發展方向是多元化、高質高效化、多功能一體機。
花生收獲:經歷人工——簡單挖掘——分段收獲——半喂入聯合收獲和撿拾聯合收獲等復式作業。
各種各樣花生收獲機已有幾十種、企業幾十家,無機可用問題基本解決,但好機顯少問題仍較突出,提高適應性、可靠性和減損降污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3大優點:
集成度高,一次下田收出英果,節約農時,作業順暢性較好;
英果破損率很低;
秧蔓可飼料化利用,殘膜影響不大。
3大問題:
規模種植陰雨天干燥設施與設備要跟上;
對花生品種、種植管理及適收期要求較高;
效率還不夠高。對種用、鮮食、烘烤等壟作覆膜種植較為適宜。
3大優點:
效率高,可以一次收12行;
田間晾曬節約干燥成本,且便于收獲后暫存;
對花生農藝要求不高,適應性較好。 對油用、食用等壟作不覆膜種植較為適宜。
3大問題:
損失率高,尤其是裂莢率很高;
覆膜種植時,易造成秧膜纏繞,膜秧分離處理難度大,不易飼料化利用;
秧干濕不一,工況復雜時,果雜分離難度較大。
3大優點:
果秧兼收;
覆膜花生秧蔓飼料化利用;
植株田間快速晾曬干燥。對覆膜種植,秧蔓飼料化利用較為適宜。
3大問題:
割秧可能造成花生落果損失;
植株變短,撿拾可能造成落果損失;
損失率高,尤其是裂莢率高。
近幾年丘陵山區花生收獲機械也取得了新進展,有半喂入花生聯合收獲機、撿拾聯合收獲機等機械。
一是檢查調試好收獲機,使機具在最佳狀態下高質高效作業;
二是準確把握適收期和作業條件,在最佳的時機收獲;
三是選擇適宜的機械化收獲方式與機具;
四是及時烘干,減少霉變;
五是 加強機收培訓與監督;
花生殘膜機械化回收技術
現有設備:減少收獲損失,提高適應性、可靠性——提高性能質量;
殘膜收獲與資源化利用:殘膜回收、膜秧分離——解決殘膜污染問題;
三段式收獲設備研發:割秧、挖掘晾曬、撿拾收獲——探索新的收獲模式;
秧蔓收集與飼料化利用:干濕秧蔓分段收獲、果秧一體化收獲、打捆打包;——飼料化利用提高總體效益;
丘陵山區用收獲機:在坡耕地、小田塊、重黏土條件下實現高質順暢收獲——提高適應性。
總的來說花生是我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優質優勢油料作物,亟待加快機械化發展, 又是一個實現機械化難度比較大產業。
中國花生機械化總體發展較快,2022年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67.05%,耕、種、收機械化分別達82.56%、59.50%、53.90%, 花生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為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但總體來看,與美國相比,與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相比,中國花生機械化生產水平還明顯偏低,區域機械化發展不均衡亦較為突出,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任務依然艱巨。
中國在其復雜的自然、社會和農藝條件下,快速推進花生機械化,尤其是收獲機械化發展,發揮了花生種植大國應有的領頭作用,所取得的成效和經驗為其它發展中國家推進花生機械化發展提供了中國借鑒。
2025花生綠色高產種植大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