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双控之下,秋肥后市易涨难跌?
秋季肥后期,市場沒有出現集中補倉的火爆行情,企業價格漲跌兩難,走貨推進整體緩慢。
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是近期各地降雨天氣影響秋收秋種進度,基層銷售尚未全面啟動,經銷商補倉熱情不夠;第二,原料近期震蕩波動,市場心態不穩,存在恐跌情緒;第三,肥料價格居高不下,從工廠到經銷商到零售商均不想庫存過多,市場以消耗現貨為主。
多重因素累積,秋季小麥肥后期也難起大浪,從以下幾點可以一窺后市運行狀況。
原料價格震蕩波動,復合肥成本仍居高位整理
復合肥作為二次加工產品,價格受原料變化牽制,漲跌走勢與原料相同,不過會因原料提前采購存在一定時間差。我們關注今年以來的原料價格走勢,可以看出較大的波動是在6~7月份,8月中下旬至國慶節后,行情高位回落整理,走勢較為穩定。
四季度尿素市場因上游能源產品價格高位,且限電、限氣影響較大,大概率高位盤整;磷酸一銨穩中窄幅盤整;鉀肥可能會受政策因素以及大合同簽訂情況影響。綜合來看,原料價格中高位整理中,對復合肥支撐力度一般。
四季度供應面收緊,社會庫存低位
2021年國內復合肥裝置開工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2021年平均開工率在38.22%,比去年同期低6.76%。供應面持續收緊,主因一是原料價格過高打壓了企業生產積極性,部分中小企業因原料不足的原因出現較長時間的停車現象,尤其在6~7月表現明顯,低點出現在7月第一周,國內開工降至15.1%,這也是在當時拉動價格的促進因素。
另一方面,限電、環保、疫情以及特殊天氣等因素繼續影響主要供應省份的開工,湖北、江蘇、山東以及河南區域較為明顯。當前開工率已經提前減負荷,預計整體開工率再降空間或有限,會較為平穩。
另外,今年社會庫存以及工廠庫存均處于低位,且后期供應面也將大概率收緊。隨著前期低價貨源的消耗,市面上中高價位的肥料流通率會增加。
下游需求穩定,且有宏觀政策加持
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度較高,各項政策傾斜、落地。今年玉米、小麥種植面積增加,后期剛性需求穩定,且農產品價格上漲也利于種植積極性,變相對化肥市場形成支撐。
同時,為維持農資商品價格穩定,保障國內農資供應,國家多部門也陸續出臺各種政策建議,并取得一定成效,對市場整體心態起到支撐作用。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原料價格會維持中高位整理,前期低價貨源伴隨秋季基層銷售展開而得到消化,供應面四季度會收緊,而市場剛需繼續存在。秋季肥預計調整幅度有限,市場關注點轉向冬儲定價以及預收情況。預計復合肥價格方面穩中整理的可能較大,企業會推出特色產品,市場銷售策略也會有相應的變化。